标准查询网-电话:010-62993931

标准与品牌并举 打假与服务结合

点击数: 【字体: 收藏 打印文章 查看评论
 

  如何从农业生产、农村经济的内在规律出发,找准服务新农村建设的着力点和结合点,是质量技监部门必须关注和认真探索的一个历史性课题。

  首先,标准惠农,从标准化建设着手改变农村经济增长方式。以农业标准化服务为载体,发挥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的标准化、计量、质量职能优势,是促进农业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发展农村经济的必由之路,是实现农业产业化的重要途径,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农产品质量以及国内外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通过建立完善农业标准化体系,强化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配套创新农业标准化推广机制,健全发展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网络,规范扶持诚信高效标准的农村消费市场等一系列措施,改变农村经济增长方式,切实增加农民收入。

  其次,品牌兴农,以品牌经济助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大力推行农产品品牌战略,以品牌产品来占领市场,努力提高农业的市场竞争力和持续发展力。一是政策激励。地方政府可出台覆盖广、力度大、具吸引力的奖励政策,打造龙头企业和精品名牌,引导更多的农产品加工企业抓质量、创名牌、求效益、促发展。二是深度加工。加大扶持力度,引导企业以资产、品牌为纽带,实行重组、兼并、联合甚至上市,成长为支撑当地农业发展的企业。三是保证质量。有条件的企业要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并通过ISO9000或HACCP(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体系)、ISO14000、GMP(良好操作规范)体系认证。四是积极申报。要帮助支持企业积极申报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名牌农产品的认定工作。

  第三,打假护农,以打假下乡整治农村消费环境。质量技监部门应从自身的职能出发,重点把住“三门”。一是把住“厂门”,不让不合格产品出厂。建立涉农企业产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通过生产许可证、建立电子监管档案、按照质量状况划等定级等办法对企业实施有效监管。二是把住“乡门”,不让不合格消费品进乡。按照“重心下移、服务前移”的思路,将质量技术监督工作覆盖到千家万户、田间地头。通过形成点、线、面的监管网络,建立起联防联治、群防群治的长效监管机制,做到质量问题早发现、早查处、早解决。三是把住“家门”,确保问题消费品不入户。广泛开展“质量宣传进农家”活动。通过形式多样的宣传,面向农村消费者宣传辨假识假知识,使他们明白自身权益,增强自我保护意识与防范意识,自觉抵制假冒伪劣商品。

  第四,服务促农,以服务优先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长沙市质量技监部门以实施质量振兴战略为契机,以提高乡镇企业产品质量水平和市场竞争能力为目标,深入开展“个十百千工程”:一是进行质量共建活动。开展对乡镇企业的产品质量技术状况普查,建立动态监管电子档案,一旦发现企业出现质量技术问题,质量管理专家和专业技术人员就组成“质量诊所”上门服务,将技术服务渗透到企业生产的全过程。二是办好十件实事。通过办好名牌免检申报、生产许可办理、出厂能力评定、标准审核备案、计量器具校验、认证认可服务、委托检验服务、原辅材料把关、名牌推广宣传、打假保优工程等十件实事,提高企业的质量管理水平和市场竞争能力。三是帮扶百家企业。在全市确定100家生产规模较大、带动能力较强的乡镇企业,让负责干部和技术人员与企业结对帮扶,为企业展开面对面、点对点的服务。四是整改千家小厂。通过技术培训、上门指导、定期抽查等办法,引导小企业、小作坊严格自控措施,规范生产行为,确保质量达标。

  (作者单位:湖南省长沙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作者:段方英 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 发布时间:2006年06月26日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内容
用户信息中心
本月排行TOP10
  • 还没有任何项目!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管理登录
Copyright ©2010 - 2015 北京中标金质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电话:010-62993931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后屯南路26号专家国际公馆5-20室
备案编号:京公网安备11010802008867号 京ICP备09034504号 新出发京零字第海1403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