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查询网-电话:010-62993931

沈建芳:上海日立如何建立技术创新体系

点击数: 【字体: 收藏 打印文章 查看评论
 

上海日立经过这几年的摸索建立了一套自己的创新体系。

一、加强技术中心建设,确立“引进消化自主开发”的思想

1.建立技术中心,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近两年来空调行业出现了激烈的竞争局面。一大批世界知名制冷企业纷纷以零部件供应、技术贸易、品牌移植和资金融入等方式进入中国市场。这种环境下,成立于1993年的上海日立电器有限公司却在短短的5年里获得了一年一大步的跳跃式发展。产量从1994年的31万台猛增至1999年的230多万台,增长了7倍,销售收入从3.1亿元提高至13亿元,主导产品的市场占有率达33%以上,稳居国内第一,出口量也逐年递增。上海日立更深切地体会到了“技术才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技术创新是拓展市场、竞争取胜之本,上海日立取得的成绩完全是得益于技术上的领先。只有对引进技术进行消化吸收,并自主开发,使企业始终站在科学技术的最前沿,才能保持企业的长盛不衰。为此,我们于1997年建立了自己的技术中心。

2.强化中心建设,使之成为真正有实力的科研机构
为了加快企业创新的步伐、保障技术的研究和开发,公司每年投入销售额的3%用于技术中心的建设和开发,先后为中心增加了噪音振动、压缩机寿命、冷量、启动、断排、转子测试、焓差测试试验台、三维坐标测定仪、圆度仪、粗糙度仪、工作站等多种国际上最先进的设备,建立了博士后工作站;同时公司也加快了高层次人才的引进,使中心拥有了一支具有高水平开发能力的科技队伍,在中心50多名科技人员中有博士2位、硕士20位、大学本科34位。这些年轻人的平均年龄在30岁左右,他们富有朝气、勇于钻研、不断进取、永不言败。上海日立技术中心的快步发展得到了国家的支持,1998年2月被国家经贸委认定为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

3.立足消化吸收,走“引进消化自主开发”的道路
  作为一家合资公司,我们摸索走出了一条“引进消化自主开发”的道路。通过技术改善和技术攻关,我们较好地满足了客户的要求,如将压缩机的保护器外置式转为内置式、特殊三角底角设计等,并且解决了压缩机噪音、振动等技术难题。1994年公司生产的产品完全采用日本图纸,到了1998年我们已能自行开发出连日本日立公司都没有的2.8匹大功率压缩机,现在我们正在开发更为先进的双转子压缩机和R407C环保型空调压缩机。

二、以技术中心为核心进行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

以技术中心为核心,上海日立又建立了层次化的技术创新体系,由决策层、执行层和操作层三个层次组成。

第一层次 技术委员会

第二层次 技术开发中心和技术开发部

第三层次 试制小组

技术委员会的建立是为了确保技术创新活动决策的科学性和准确性。技术中心则是企业创新体系的核心,下设研究开发项目组、综合实验室、情报专利室、发展战略研究室和CAD/CAE室等,承担了公司重大产品项目的开发和超前的中长期科研项目的研究。

在目前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中,空调制冷行业的竞争将越来越激烈,同时全球制冷行业又处于一个技术变革时期。当前,世界家电发展的两大趋势是黑色家电的数字化和白色家电的绿色化,而白色家电的绿色化的两大课题是保护臭氧层进行氟利昂替代即CFC和HCFC的替代及节能降耗。氟利昂替代和节能这两大世界性技术难题已成为行业发展最大的技术障碍,如何尽快在技术上进行突破,形成成熟领先的技术将是决定企业成败的关键。

上海日立技术中心经过调研论证,围绕这两大世界性课题进行了“环保型压缩机”、“双转子压缩机”、“变频控制器”等多个项目的开发,目前这些项目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果。这些产品的开发成功将提升现有产品的技术能级,带动整个空调压缩机行业的技术发展。

三、以技术中心为基地,培养和造就一支高层次专业人才队伍,并将技术和人才向全公司辐射

1.加强人才的引进和培养
公司在发展中逐渐体会到人才的重要性,树立了“人才不是成本而是资本”的新观念,两年之中为技术中心引进本科生24名、硕士生6名、博士生1名。同时公司也不忘人才的再培养,公司采取培养和使用相结合的方法,每年拿出工资总额的2%作为员工的培训费用,送技术人员进修,并多次选派技术人员去日本、美国等国家培训和考察,为科研人员开发素质的提高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2.建立一系列人才激励机制,提高科技人员的积极性
公司建立了项目负责制,对项目负责人和专职研究开发人员实行了大H工资体系,使科研人员的工资与行政人员的工资平行。在这一工资体系中,项目负责人能享受到行政上的科级和部级待遇,从而克服了过去科研人员不当官工资上不去的弊病,使技术人员在科研岗位上也有获得高工资的机会,因此大大地提高了科研人员的积极性。

另外公司还设立了科技奖励制度,根据科研项目的大小、难易程度设定了一定的奖励额,奖励完成科研项目的开发人员,使公司技术人员的收入与其工作绩效有机地联系起来。

3.以技术中心为核心向公司其它部门辐射技术、输送人才
在良好的机制之下,技术部门培养了大量优秀的专业技术人员。使他们拥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娴熟的专业技能。同时公司将技术开发中心作为一个人才的摇篮,为公司的制造、生产技术、品证部门输送了很多高层次的技术人员,使公司在生产管理上也拥有一批技术能力较强的人员以适应高技术含量产品的生产,确保了我们产品的高技术水准。

四、技术创新带来丰厚的收益

上海日立走的是一条高起点发展之路,在对原有日本技术吸收的同时努力发展自身的技术力量、提高技术能级,根据中国市场的特点和国内用户的需求,在原有基础上进行改良、创新,不断开发出适销对路的新产品,使产品从引进时的7种扩大到现在的108种,制冷量覆盖0.8~2.8匹形成了系列化,填补了产品空间,成为国内规格品种最为齐全的供应商。在开发产品的同时,我们也注重产品国产化的研究,目前压缩机原材料和主要配件的国产化率已达到95%,部分零件质量超过了日本水平,这一切使我们的产品技术水平始终处于国际先进水平。科技进步有利地支撑着企业的快速发展,仅去年,这些新开发机种的产销量占了公司产销量新增部分的七成以上,技术的领先成为企业参与市场竞争坚强的后盾

作者:rfm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04年11月17日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内容
用户信息中心
本月排行TOP10
  • 还没有任何项目!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管理登录
Copyright ©2010 - 2015 北京中标金质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电话:010-62993931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后屯南路26号专家国际公馆5-20室
备案编号:京公网安备11010802008867号 京ICP备09034504号 新出发京零字第海1403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