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气灶具可以说和消费者的生命安全息息相关,其质量问题主要集中在产品结构要求、燃气通路气密性、熄火保护装置、一氧化碳含量等安全指标方面。但就是这样一种对安全系数要求较高的产品,相关标准还停留在1996年出台的《家用燃气灶具标准》上,明显地落后于产品升级换代的要求。而在新的标准制定中,记者了解到,热负荷等问题成为延缓标准出台的原因。
热负荷搅局
家电业向来标准之争不断,家用燃气灶具的标准之争也是一波三折。
2002年9月,中国标准化协会和中国五金制品协会在北京举办了GB 16410《家用燃气灶具》强制性国家标准研讨会,由此拉开了《家用燃气灶具》标准修订工作的大幕。但时至今日,该标准依然没有通过,原因只有一个——存在争议。
据一位不愿透漏姓名的参与标准制定企业相关负责人介绍,在有关争议中,炉头的“热负荷”成为争议的焦点,特别是要求炉头材料耐温度达到700摄氏度以上。对这一要求外资品牌站在了反对一方。
据专家介绍,欧洲标准规定,炉头的热负荷在2.9kW上下浮动不超过10%,略低于1996年的国家标准大于或等于2.91kW的规定。新国标中则规定,为了满足中国烹饪的需要,两个炉头的灶具必须有一个炉头的火容量达到3.5kW,即热负荷必须大于或等于3.5kW,炉头材料耐温度达到700摄氏度以上。一些外资品牌认为,这是国内企业借标准修订来设置技术壁垒,限制海外厂家的进入。但参与新标准制定的帅康新闻办副主任王建新在接受《中国电子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虽然这一要求对绝大多数灶具厂家来说都是一种技术挑战,但提高热负荷是根据我国的国情,以及爆炒的烹饪习惯确定的,这关系到节约能源、有效环保等层面,是值得肯定的。
挑战嵌入式灶具
热负荷之所以引起厂家的强烈关注,原因之一就是近几年嵌入式灶具的迅速崛起。
据有关专家介绍,3.5kW的热负荷对台式灶具没有多大障碍,矛盾集中在嵌入式灶具。因为嵌入式灶具的进风方式最好是上进风。专家评价说:“这种方式的炉头有可靠的安全性——玻璃面板不会因回火而爆炸,保洁性强、对维持健康的大气环境也很有益。但是,它的进气量稍小,炉头热负荷很难达到高标准要求。”
专家还介绍说,目前国内多数所谓“上进风”型的灶具实际上并不是真正的全封闭“上进风”,而是采用“侧进风”、“后进风”“下进风”“立体进风”等半封闭式的炉头,这样看似许多所谓“上进风”型的炉头就可以达到3.5kW的热负荷。这就是为什么修订后的标准被国内多数企业所接受的重要原因。
记者也从占据灶具主流位置的帅康、华帝、方太、老板等几家企业了解到,目前嵌入式高端燃气灶具的炉头,采用的多是著名灶具炉头生产企业意大利萨巴夫(SABAF)公司的萨巴夫完全上进风炉头,但是萨巴夫炉头火力小、火的聚中性差、中心小火一般不能单独调节使用,难以满足国内消费者的需要。而且作为占灶具成本三分之一的炉头,从国外购买注定将导致成本居高不下。
虽然我们自主研发的非完全上进风炉头的火力能够满足中国烹饪需要,但多数存在安全隐患。因此,目前来说,谁能解决这看似矛盾的两个问题,在解决嵌入式燃气灶设计的“先天不足”上取得突破,谁就能掌握市场竞争的主动权。
考验技术实力
根据我国的发展规划,未来的家电产品都将向节能、环保、安全方向发展,燃气灶具也不例外。对于热负荷的提高,最直接的影响就是面板,但据北京鉴衡认证中心的负责人称,由于目前我国燃气灶具的生产企业大部分是小型企业,因其规模小,技术水平低,所以企业没有充足的资金用于新产品的开发及提高产品的质量。以不锈钢灶面为例,按照要求灶具面板所用不锈钢板厚度不得低于0.3mm,优秀企业灶面不锈钢厚度可达0.4mm甚至0.5mm,而一些小厂家的劣质产品灶面厚度不足0.2mm,在使用时极易发生塌陷情况,造成人身伤害。其次与热负荷相关的另一重要技术是热效率。在旧的国家标准中,燃气灶的热效率原规定是55%以上,新标准补充嵌入式燃气灶后,相关标准明确为大于50%,降低了5个百分点,这实属绝大多数生产厂家一时无法从设计上去达到热效率55%以上的规定。
但有专家为记者算了一笔账,如果企业产品的热效率实测值高于国标20%左右,这就意味着如果每个用户按月消耗10公斤液化石油气,换用热效率高的燃气灶具后,一年可节省液化石油气24公斤,如果全国按1000万户用户计算,一年则要少消耗24万吨液化石油气,这是何等惊人的数字。技术的不达标,对于灶具来说,还可能引发的后果是在使用时排放出的一氧化碳严重超标,而一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极难察觉,其与血红蛋白的结合力为氧的200倍-300倍。正因其结合力大,结合后不易分离,含有一氧化碳的空气一旦进入肺部,血红蛋白即迅速与一氧化碳结合,血红蛋白便失去输氧能力,人体组织便陷入缺氧状态,最终导致窒息。
燃气具产品技术问题还远远不止这些,而消费者根本无法判断。整个行业需要的不仅是标准的约束,还需要厂家的自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