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伟大的企业多是从制造业中诞生的。无论“瑞士造”、“德国造”、“美国造”,还是“日本造”,它们不仅成为本国经济实力的后盾,也是本国卓越人才、管理智慧与民族精神的象征。“中国造”何日能以高昂声音叫响世界而成为中华民族的品牌背书?拒绝粗放型生产方式,学习日本的精益制造才是正确出路。
中国改革开放30年,大多数企业基于国内庞大的市场需求,走过了一条粗放型生产、高资源消耗、严重环境污染的快速发展之路。以至于有人把廉价劳动力、低成本、低价格、低利润,甚至血汗工厂等同于中国制造的代名词。长期以来,一些制造企业的浮躁手段与粗制滥造让人痛心疾首,并深受诟病。浮躁的背后,既反映出企业的急功近利、唯利是图,也反映出整个社会在日益强大的物质面前精神的贫困。当然,中国制造也包括像华为、海尔、联想这样勇闯国际市场的中国优秀企业,只是这样的企业在中国还少之又少。
对于OEM企业,人们曾用“微笑曲线”来形容中国制造的现状,外国品牌位于两端,分别以研发和营销获取高额利润,而微笑曲线的底端便是微利的中国制造。2008年金融危机袭来,中国8万家中小企业顷刻倒下而使国人有所醒悟。今天,已有更多中国企业重视自主研发和知识产权保护,正在掀开由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新的一页。综观西方企业发展史,几乎所有伟大的企业都产生于制造业及金融业。那些蜚声世界的伟大企业与品牌,不仅是本国经济实力的背书和本国卓越人才、管理智慧的象征,也是本民族坚韧意志与执著精神的缩影。近年来,人们不断发问:为什么中国制造不出伟大产品?没有伟大企业,谈何伟大产品。也许,中国的商业土壤还不够肥沃,市场经济及企业实践还不够长。但是,如果中国制造企业不善于学习,不积极进取,不敢向机会主义、急功近利等浮躁思想宣战,中国永远也诞生不了伟大企业、伟大品牌。近年来,在房地产的利益驱动下,很多大型制造商摇身一变而为地产大腕,这不仅是中国制造,也是中国经济的悲哀。包括“中国企业只做销量不做品牌”等观点,实际上都是粗放型社会需求背景下的一种本能反映,也是对营销的一种曲解。“好产品自己会说话”,但它的重要标签是品牌。企业的终极目标在于打造品牌,制造产品的本身也是制造品牌,这也是企业在营销上唯一正确的长期投入。因此,不应将品牌与产品、销量对立起来。
日本制造的一个重要宗旨在于“造物就是造人”。“日本造”之所以蜚声国际,人才是其根本保障。而制造产品的过程就是培养和造就人才的过程,优秀的人才又会反过来促进产品质量的提高,推动企业发展,形成良性循环。这也是20世纪60年代JIT准时生产模式、70年代TPS精益制造模式备受日本及世界推崇的重要原因。没有精益制造模式,丰田就不可能取代通用,戴尔就不可能超越IBM。50年前,日本制造也曾经是“低劣质量”的代名词,日本同样也经历了一个从单纯加工到精益制造的过程,而日本制造真正的改变就是从质量管理做起的。日本企业的成功证明,将低附加值产品转化成高附加值产品,提高产品质量反而能大幅度降低成本,在生产环节降低成本10%,就相当于营业额增加100%。
无论制度化、科学化、标准化,还是现代化流水作业,控制这一切的根本要素是人。中国传统文化极为重视人的问题,认为人的自我完善才是决定一切成败的关键,然而,由于传统主流文化自身的重要缺陷,很难为现代人在市场经济时代重建自己的精神大厦。因此,当前企业界的“国学热”及推波助澜的“中国式管理”,正将企业引入一个新的误区,对此,企业界需要有清醒的认识。全球化时代,科学的管理模式只能是中西合璧,唯如此,中国制造才可能在未来成就伟大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