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民族人民世代相承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今年6月10日是我国第一个文化遗产日,主题被定为保护文化遗产,守护精神家园。
藏毯、绍兴黄酒……这些或熟悉或陌生的名词之所以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原因就在于其制作技艺具有不可替代性和民族性,而且历史悠久。同时,这些散发着历史芬芳的制造技艺为这些产品带来了独特的魅力,使其在市场上备受关注。因此,如何合理利用、传承发展这些制作技艺不仅是文化领域的事,也是经济领域的事。
本报记者在第一个文化遗产日即将来临之际,寻访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几个传统产品制作技艺的“前世今生”,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传统技艺的特色和魅力,更可以看到其在现代化生产中如何被传承和创新,从而使其焕发出更加迷人的光彩。
在近日公布的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青海省湟中县的加牙藏毯制作技艺被列为89项传统手工技艺之一。能够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藏毯制作技艺的悠久历史和无可替代的民族特性不言自明。更令人欣喜的是,藏毯正在成为青海的特色产业之一,吸引着世界的目光。
记者了解到,加牙藏毯有迹可循的历史应该追溯到清代。据《湟中县志·手工业》记载:“清嘉庆年间(1796~1820年),宁夏地毯工匠大、小马师来湟中加牙村,村民马得全、杨新春二人拜其为师,学习裁织地毯技艺。其后马、杨两家的地毯技艺世代相传。民国二年(1913年),加牙村有织业学校1处,与村民共做马褥、地毯。产品花样新奇、精致,在县内及甘肃武威等地销售6000余条。”由此可见,加牙藏毯距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而且其早在上个世纪初,就已经名声在外了。
根据西宁藏毯协会会长许国成的介绍,加牙藏毯之所以能够得到世人的青睐,其精良的制作工艺和百里挑一的材料功不可没。据史书记载,加牙藏毯全部用手工编织完成,织毯匠人将用橡壳、大黄叶根、槐米、板蓝根等天然植物染色的毛线环绕在绕线杆上,织完一行,就将毛线扣全部拉紧,再用刀具将杆上的绕纱割开。于是,在毯面出现的效果是层层毛线的断面,这一制作工艺被称为手工连环结。等整片藏毯织完后,织毯匠人再用剪刀对其进行打磨。值得注意的是,在早期,织毯匠人没有图纸,完全是按照脑海中构思的图案进行编织,最后织出的图案与事先设计的完全一致。这种高超的“凭空织造”技艺令人拍案称奇。
在材料方面,加牙藏毯采用被誉为地毯编织最佳材料的西宁大羊毛来编织,编出的藏毯具有图案逼真、轮廓清晰、色彩鲜艳、反复踩压不变形等多项特点。更神奇的是,一块藏毯至少可以用上10年,而且使用年代越久,光泽越明亮。
在经过200年的沉寂之后,加牙藏毯的制作工艺终于在上世纪50年代开始被广泛认可。于是,西宁等地开始出现了专门的藏毯生产厂,掌握着传统技艺的加牙织毯匠纷纷涌向西宁,加牙藏毯业从传统的自给自足的家庭作坊生产走向了较大规模的工业化生产。
几十年来,从最早的青海第一地毯厂到现在全国最大的藏毯生产企业藏羊地毯(集团)公司,加牙藏毯的制作工艺被一次次改进,已经形成了洗毛、纺纱、织毯等工序的专业化分工,青海的藏毯产量也呈现几何级增长,年平均增幅达到50%。目前,青海藏毯98%用于出口,2005年出口额达到了2252万美元。据了解,在青海省“十一五”规划中,专门提到了藏毯的发展目标:到2010年,青海省藏毯生产量要达到2000万平方米、销售收入达到10亿元、出口创汇达1亿美元,从业人员16万人,从业人员总收入要达到5.6亿元。
为了保护藏毯制作技艺,规范藏毯业的发展,青海省于今年3月专门出台了《青海手工藏毯地方标准》,对藏毯的制作技艺、选料、质量控制和安全性能指标等都作出了硬性要求。“青海藏毯业要发展,我们就必须要保护好藏毯的历史,保护好传统的制作工艺,这才是青海藏毯最值钱的地方。”许国成如是说。
令人高兴的是,藏毯已经被列入了今年的中国名牌产品评价目录。这意味着藏毯已经在我国地毯行业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而有了中国名牌产品护航,青海藏毯的世界之路必然更加宽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