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中央电视台3.15晚会曝光了河南孟州等地违规在饲料中添加“瘦肉精”养殖生猪的问题,引发了消费者对于“瘦肉精”的广泛担忧。
事实上,2001年前后,广东省河源、顺德等地先后发生了由于食用了“瘦肉精”猪肉而导致数百人甚至近千人出现不良反应的事件。2002年2月,农业部会同卫生部和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联合出台了《禁止在饲料和动物饮用水中使用的药品目录》,将“瘦肉精”列为禁用药品,并将“瘦肉精”列入年度例行监测计划。
“瘦肉精”是一种药物
所谓的“瘦肉精”其实是一类能够促进瘦肉生长、减少饲料使用、使肉品提早上市的药物。常见的“瘦肉精”包括莱克多巴胺(Ractopamine)及克伦特罗(Clenbuterol)等。在我国,“瘦肉精”主要是指克伦特罗(学名盐酸克伦特罗),属于是一种肾上腺类神经兴奋剂。该药品为白色或类白色的结晶粉末,无臭、味苦,熔点161℃,溶于水、乙醇,微溶于丙酮,不溶于乙醚。
20世纪80年代初,美国一家公司开始将克伦特罗添加到饲料中,增加瘦肉率。但如果作为饲料添加剂,其使用剂量是人用药剂量的10倍以上,才能达到提高瘦肉率的效果。据研究,肥猪饲喂瘦肉精后,逐渐发生四肢震颤无力,心肌肥大心力衰竭等毒副作用。更重要的是,由于其用量大、使用的时间长、代谢慢,所以直到上市,在猪体内的残留量都很大。这个残留量通过食物进入人体,主要危害是:出现肌肉震颤、心慌、战栗、头疼、恶心、呕吐等症状,特别是对高血压、心脏病、甲亢和前列腺肥大等疾病患者危害更大,严重的可导致死亡。
检测并不难
目前,国际上普遍食用的检测“瘦肉精”的方法主要是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毛细管区带电泳法(CE)和免疫分析技术(IA)。2001年,我国农业部首先组织制定了饲料中盐酸克伦特罗的测定标准,即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
而在日常检测中,用试剂条检测生猪猪尿是目前最为普遍的检测方法,其结果准确且只需要十几分钟便可以出结果,成本约为20元,但是该方法只能针对活猪。
两种办法可识别
为了避免购买到“瘦肉精”猪肉,消费者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识别:一是看该猪肉是否具有脂肪(猪油),如该猪肉在皮下就是瘦肉或仅有少量脂肪,则该猪肉就存在含有“瘦肉精”的可能;二是看猪肉的颜色,“瘦肉精”猪肉的瘦肉外观特别鲜红,后臀较大,纤维比较疏松,切成二三指宽的猪肉比较软,不能立于案,瘦肉与脂肪间有黄色液体流出,脂肪特别薄;而一般健康的瘦猪肉是淡红色,肉质弹性好,瘦肉与脂肪间没有任何液体流出。另外,购买时一定看清该猪肉是否有盖有检疫印章和检疫合格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