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93年温州率先实施质量兴市以来,这种“有中国特色的区域质量管理模式”被迅速推广至全国。目前,全国已经有900多个市县开展了质量兴市。虽然各地经济发展的情况不同,质量兴市的侧重点也有所区别,但是,有些“关节点”却具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共性,只要解决好这些问题,质量兴市也就成功了一半。
在刚刚结束的全国质检系统质量兴市经验交流会上,如何破解这些质量兴市“关节点”也成为了大家交流的焦点所在。记者特地记录下了一些“独家秘籍”,以飨读者。
关节点之一如何形成质量兴市联动机制
问题:
光靠质检部门,质量兴市根本就开展不起来。这已经成为了大家的共识。但是如何能够调动和协调好政府各部门和社会各界的积极性,使得质量兴市能够顺利有效地开展,这里面就有一个联动机制的问题。
对策:
温州市:质量兴市就是由温州市政府最先提出的。这么多年来,“市长换了好几个,但是对质量兴市的重视却一直没有变。”温州一直坚持党政主要领导亲自抓质量,由市长亲自担任质量立市领导小组组长,而温州市人大、市政协还坚持从对政府加强法律监督和民主监督的角度,监督政府各部门把质量立市工作落到实处。
瓦房店市:瓦房店市政府将各职能部门在质量立市工作中应负的各项责任纳入到政府年度工作目标管理之中,并组织乡镇、街道办事处和有关部门与市政府签订《质量立市责任状》,每半年进行一次考核,连续两年考核不达标的,对主要领导调整工作或降职使用。各有关部门每年也分别与企业签订《质量立市责任状》,形成三级责任联动。
上海市浦东新区:从2004年起,浦东新区结合新区建材专项整治工作,根据“政府监管、行业自律、企业自我规范”的工作指导思路,在主要企业中设立质量技监服务工作站。工作站主要履行宣传、服务和监督三大职能,有效地整合了政府部门、行业、企业的工作力量,形成了“三合一”机制。
扬州市邗江区:从2002年开展质量兴区以来,邗江区逐步建立起了区、镇、企业三级质量网络,即全区建立质量兴区领导小组,由“一把手”区长担任组长,统一领导全区“质量兴区”活动;各相关职能部门制定各部门的“质量兴区”实施计划;全区各镇、各街道办事处也成立各自的“质量兴镇(街道)”领导小组;各企业也建立了自己的质量管理领导小组。层层联动,确保质量兴市工作落实到人。
关节点之二如何监管提升中小企业的质量管理水平
问题:
中小企业占到我国企业总数的90%以上。中小企业往往都存在规模小,质量管理水平低等“先天不足”,做好中小企业的质量监管工作无疑是质量兴市的关键一环。同时,如何对中小企业进行扶持培育,使其做大做强,也是质量兴市工作的重点所在。
对策:
青岛市:为进一步加强中小企业质量管理水平,使之尽快发展壮大,形成名牌产品的后续队伍,青岛质监局率先在黄岛分局进行了中小企业名牌产品培育试点工作,成立了“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小企业名牌创业中心”,向有创名牌潜力的企业倾斜,在质量、标准化、计量以及生产、市场营销等方面给予企业指导帮助,利用质量技监工作在检验、检测、技术标准信息等方面的优势,促进企业在强化质量基础管理的前提下争创名牌。
温州市:针对温州中小企业“特别多”的现实,温州在推进质量兴市的过程中,一直坚持抓好中小企业的质量基础工作。通过普及宣传、培训指导、典型示范、监督检查等手段,大力加强中小企业的、标准化、计量等技术基础工作,推进区域和行业的质量提升工程,“首先保证不出事,然后扶持好企业做大事”。
包头市:针对全市中小企业质量意识较差,质量管理基础薄弱,影响和制约全市总体质量水平提高的状况,包头市发布了《关于加强全市中小企业质量工作的意见》,积极引导中小企业大力开展全面质量管理工作。一方面实施中小企业负责人质量知识培训工程,“抓领导、领导抓”,目前,全市已有500多名中小企业负责人通过了质量管理基础知识培训,另一方面在全市大力推进群众性质量改进活动,努力提高广大职工质量工作的有效性。与此同时,由质监部门牵头,在企业内推行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等科学管理方法,帮助企业提高质量管理水平。
江阴市:针对大多数中小企业技术素质低,管理基础薄弱,质量检验手段缺乏的特点,为了帮助中小企业提高质量水平,江阴市质量技监局开展了对中小企业的委托检验服务工作。质量技监局下属技术机构利用自有的检测手段主动为企业提供委托检验,帮助企业在原材料进货验收和成品出厂检验方面把好质量关。同时,质量技监局对在各级质检中产品质量不合格的企业积极帮促整改,以提高产品质量水平。
中山市:中山市近两年把质量兴市工作的重点放在提高区域特色产品质量上,大力开展对重点镇区、重点行业和重点产品的专项质量整顿工作。而该工作重点就是将提高区域特色产品质量水平与加强对中小企业的监管工作结合起来,在充分分析行业产品质量状况和中小企业质量水平的基础上,认真制定切实可行的整顿方案,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专项质量整顿。
关节点之三如何让名牌成为区域经济的发展先锋队
问题:
名牌对于企业、对于区域经济的促进作用毋庸置疑,但是,如何鼓励、扶持、培育、保护名牌企业,如何激发名牌对区域经济的推动作用却是“各有各的困难”。
对策:
温州市:2004年,温州提出打造“品牌温州”,从打造企业品牌、产品品牌转为全力打造产业品牌。温州目前已经形成了以品牌企业为主体的大企业集团和以产业集群为特征的区域强势品牌群,发挥温州电气、鞋革等轻工业产业的特色优势,提高对国内外技术、资本的吸引力,通过市场化和社会化运作,放大名牌辐射作用,带动行业和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整体提高,使产品品牌、企业品牌和区域品牌相互促进。
上海市闵行区:为了创造一个企业争创名牌的氛围,闵行区定期举办企业家座谈会,把获得名牌称号的企业和有条件争创名牌的企业组织起来,召开质量管理、实施名牌战略经验座谈会。通过座谈,企业之间能够进行交流,政府部门也可以了解企业在培育名牌、保护名牌方面的困难。另外,对有条件争创名牌的企业,政府还不定期组织专家进行现场指导、诊断,为其出谋划策。
常州市武进区:武进区探索出了一套名牌的“滚动培育”机制,即质量技监局对全区的规模龙头企业进行全面的调查摸底,建立名牌企业和争创名牌企业的质量档案,全力扶持一批市场宽、前景好的企业,并主动帮助企业完善质量、标准化、计量体系建设,提高企业对产品质量的控制能力,从而建立了一支争创名牌的企业梯队。
杭州市萧山区:萧山区把扶优扶强作为实施名牌战略的切入点,建立了区领导联系重点企业制度。区领导经常带领职能部门到企业现场办公,为名优企业发展创造条件。在政策服务上,积极向名优企业倾斜,采取征地、贷款优先、税费优惠等办法,促进名牌企业的快速发展。
莱阳市:莱阳市政府为了培育出更多的名牌,专门安排质量技监、经贸、民营经济发展局等部门牵头,对本市规模以上的100余家企业进行了登门走访调查,重点对初步达到申报名牌条件的企业实施现场指导和跟踪服务。
关节点之四如何提高区域质量管理水平
问题:
企业的质量管理可以学六西格玛、零缺陷,可是区域质量管理却没有“课本”可学。区域质量管理不仅涉及企业、政府,还要涉及环境、资源等多方面,复杂程度可想而知。
对策:
宁晋县:宁晋县把提高经营者质量意识和劳动者的质量管理素质作为提高区域质量管理水平的关键环节来抓。通过以会代训、分片培训、现场指导等方式,逐乡逐村对企业厂长、经理及管理人员进行培训教育。县职教中心、技工学校和各有关部门、各企业的在职职工培训也都设立了质量管理及相关课程,把质量教育作为培训和提高劳动技能的主要内容。
包头市:包头市政府要求各职能部门在做好日常管理工作的同时,根据市政府编印的《服务企业指南》,制定重点帮扶企业计划,组建专家顾问团,开展调研活动实行捆绑式服务等方式方法,深入企业帮助建立标准化、计量、质量管理和安全管理四大体系,提高企业的质量管理水平。通过对重点帮扶企业的培训,以点带面,提高区域质量管理水平。
瓦房店市:瓦房店的经验是通过各种宣传培训形式,把质量管理理念灌输到每一个市民心中,从而提高区域质量管理水平。比如,市政府出资将《产品质量法》、国务院《质量振兴纲要》和瓦房店《质量立市纲要》印成宣传挂板,发到各乡镇、街道办事处和企业;市委组织部和宣传部将质量立市和质量法律法规纳入全民教育计划;在党校增设质量理论教育课等。
上海市浦东新区:浦东新区通过将先进质量管理的理论、方法、手段等引入新区经济发展中来提高区域质量管理水平。比如,他们于2003年引进了顾客满意度理论,并在全区开展顾客满意度测评,用顾客满意度指数测评来评价新区经济运行的整体质量状况,推进区域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区政府还提出要把六西格玛的管理理论和方法用于政府部门的管理工作,以提高政府服务市民的质量和效率。
南京市浦口区:浦口区长期坚持利用电视、广播、报刊等新闻媒体,开辟“质量兴市”访谈专栏和“质量征文”专版,鼓励社会各界来为质量兴市出谋划策。他们还每年组织开展质量管理知识竞赛,分期分批举办各类质量管理知识培训,目前,企业法人代表及质量管理人员培训率达95%以上。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几乎所有的与会代表都认为以上这四个“关节点”对于顺利开展质量兴市、发挥质量兴市的作用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记者特地记录下的这些“秘籍”都是各地在工作中总结出来的一些特色做法,也许并不适用于其他地区,但是在这些“秘籍”背后的观念却值得推广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