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查询网-电话:010-62993931

山东烟台质监局“十一五”工作纪实

点击数: 【字体: 收藏 打印文章 查看评论
 


  “十一五”期间,山东省烟台市质监局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全面落实山东省质监局党组和烟台市委、市政府的部署要求,突出加快发展这一主题,努力推动全市质监事业不断实现新的突破,为推动全市转方式、调结构,实现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和谐执法 奏出时代最强音

  作为体现政府执政能力的质监行政执法工作,担负着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正常运行的重任。自2005年开始,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大背景下,烟台市质监局紧紧围绕提升行政执法工作的合法性、合理性、科学性、服务性和效能性,建立实现行政执法与服务地方经济之间的和谐有序关系,促进行政执法手段和目的的协调统一等方面内容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率先提出并大力推行“和谐执法,阳光办案”实践活动,大力推进依法行政。几年来,该市质监系统办案正确率始终保持在100%,当事人满意率达到99%以上。

  创建网上办案系统。将网络技术与行政执法程序有机结合起来,对查办案件、审批、审理、监督、管理等各个环节实行程序化运作、网络化管理,最大程度地减少人为干扰。这项工作自2006年8月1日开始在全市系统全面推广,其间经过多次调整完善,目前已经成为整个实践活动的重要支撑内容。

  推行“两表一卡一书”。即“违法行为整改情况反馈表”、“行政执法意见调查表”、“行政执法监督卡”和“行政执法建议书”,将违法行为是否得到有效纠正,作为执法办案的目的和处罚的依据,并征求企业对行政执法过程的意见和建议以及需要的服务事项,自觉接受当事人监督。开展说理式执法。在执法过程中,向行政相对人下达“质量技术监督行政执法相对人权利义务告知书”。在“处罚告知书”后添加附件,内容为行政处罚所依据的法律法规条款的详细内容。

  落实“案件二次审理”和“案件回访”两项制度。对积极主动消除或者减轻违法行为危害后果的行政相对人,该局采取“案件二次审理制度”,对其依法从轻或者减轻行政处罚,鼓励有违法违规行为的行政相对人及时纠正违法行为,并通过积极回访,了解行政执法人员在执法办案过程中有无行为、语言不文明、行为举止不规范的情况,同时了解违法行为的纠正情况以及企业的需要等,从而最大限度地增强沟通、增进理解、化解矛盾。

  为了保障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正确行使自由裁量权,烟台局在行政执法案件内部集体审理的基础上,大力推行“开门审案”。邀请人大、政协、政府法制部门、监察、检察及新闻媒体等部门的专家参加公开审理,直接对行政执法行为行使建议、指导、监督和评议权。同时,邀请行政相对人和相关企业代表参加并允许发言,让行政相对人了解社会各界对其违法行为的评议,切身感受执法部门的严格监督、公正处理。在烟台市金质网上公布了该局的自由裁量参照标准,做到阳光裁量。

  烟台市质监局开展的“和谐执法,阳光办案”实践活动,紧紧围绕“和谐”这一中心理念,在依法行政、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同时,积极帮扶企业提高经营管理水平,构建了诚与情相结合、法与理相结合、治与扶相结合的新型执法模式,不仅提升了行政执法办案质量和工作效率,还促进了行风廉政建设,优化了经济发展环境,受到了广大企业的赞同,得到了山东省质监局党组和烟台市市委、市政府的肯定。自“和谐执法,阳光办案”实践活动推行以来,该局案件执行率和执法满意率分别达到97%和99%以上,复议和诉讼案件3起,没有出现一起复议变更和诉讼败诉的案件,企业的违法行为整改率由60%提高到90%以上。

  两个安全 谱写民生新诗篇

  2006年12月中旬,全国各地媒体和各大网站纷纷转载《北京晚报》关于烟台德胜达龙口粉丝“吊白块”事件的报道,一时间形成了对龙口粉丝极为不利的宣传攻势,这一百年传统品牌再次面临着生死考验。当时,烟台市质监局按照省质监局的统一部署,处乱不惊,果断出击,执法、检验两个轮子同时转,使德胜达龙口粉丝“吊白块”事件在最短的时间内被正名,充分体现了烟台市质监局应对突发事件的执政能力和水平。

  第一时间内处置食品安全突发事件,是烟台市质监局在食品安全监管方面的一个缩影。“十一五”以来,该市质监系统积极履行食品安全监管职能,强化食品生产企业质量安全意识,确保了“食以安为先”。

  据记者了解,食品工业是烟台市四大支柱产业之一,有食品生产加工企业2000多家,2009年实现销售收入1250亿元,占该市工业总销售收入的14%,其中有1000多家企业生产内销食品,属于质监部门监管范围。为把好生产关,烟台质监局对所有食品生产企业实施严格的日常监督检查制度,重点检查企业的生产设备、生产条件是否符合法律要求,是否按照法律的要求对原材料进行进厂验收、对生产过程进行严格监控并做好记录、是否开展成品出厂检验等,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纠正。同时,坚持对食品实物质量进行抽检和重点区域、重点行业治理整顿的机制,也确保了烟台市食品质量的安全。蓬莱市葡萄酒生产企业比较多,围绕葡萄酒质量的监管,蓬莱市质监局创新监管手段,研发了葡萄酒质量安全监管信息系统,制定了国内首个《葡萄及葡萄酒质量安全溯源体系管理规范》,利用电子手段对全市葡萄酒生产企业实行分类监管和动态监管,提高了蓬莱葡萄酒的整体质量水平。

  目前,该市涌现出一批国内外有影响的产品如葡萄酒、粉丝等,涌现出一批有影响力的食品骨干企业如张裕、喜旺、龙大、鲁花、双塔等。这些企业和品牌不仅提高了烟台的城市知名度,还带动了全市经济发展。

  针对部分特种设备普遍存在的数量大、流动性强、危险性大等特点,烟台市质监局注重强化调研,探索创新,着力推动影响和困扰特种设备工作开展的难题逐步得到解决,有效提升了特种设备安全监管工作的整体水平。其中,该局与山东省标准院共同研发的电梯维保电子监管信息化系统分别被省质监局和国家质检总局推广。

  据记者了解,自2008年起,烟台市质监局率先在全国首家研发并推行了电梯维护保养电子标签信息化动态监管系统。该系统利用信息化技术,由电梯维保单位在每次维护保养后即时将相关内容通过附有读写器的PDA手机录入贴附于电梯内的电子标签中,并通过GPRS上传到质监部门的数据库系统中。安全监察人员利用PDA手机中附有的读写器,对电子标签进行扫描或者登录网站,即可查出电梯维保单位是否按规定的时间间隔和项目内容进行维护保养。这样,就如同有了“千里眼”,安全监察人员不用到现场,就能随时掌握各台电梯的维保情况,大大降低了电梯的安全风险,有效解决了人员监管难以到位的问题。目前,该市在用7143台电梯,已发放电子标签6140台,电梯维保电子监管由2009年底的75%上升到85.9%,电梯维保电子监管的比例、总量始终位居全省首位。

  该局出台的工业气瓶打永久性标志的管理办法以及推进车用气瓶充装管理自动控制系统改造,都大大加强了对特种设备的安全监管。据悉,质监部门利用气瓶打码设备,直接将中文等永久性标志打在气瓶肩部,通过编码打码,有利于质监监察机构掌握企业气瓶的真实数量,检查过程中可以直观地查验气瓶信息,确保检查效果,同时,也有利于落实企业特种设备安全主体责任意识,从源头上促进了对气瓶的监管。目前,烟台市已有6000余只工业气瓶顺利打上了永久性标志,提高了监管成效。加快推进车用气瓶充装管理自动控制系统改造工作也得到了烟台市政府的大力支持,通过加强气体充装站的管理、加强车用气瓶普查登记、加强监管执法,确保气体充装站安全运行。目前,该市26个充装单位已有24个单位与山东省标准院签署了合同。全市6518辆燃气汽车中有5535辆粘贴了电子标签,取得了明显成效,2011年5月将在全市实行车用气瓶充装自动控制系统,届时全市的车用气瓶将全面纳入动态管理。

  质量名牌 刷新城市竞争力

  多年来,烟台市质监局持续深入开展质量兴市工作,走以质取胜道路,尤其是近年来加强了省长质量奖争创、市长质量奖培育以及优质产品基地建设等,有效实现了全市工业、农业、服务业和谐、快速地发展,有效推动烟台向着“文明、富庶”的目标大步迈进。

  “十一五”期间,烟台市质监局全面推行质量建档工作,对该市工业企业实施动态质量普查建档,全面掌握企业的质量状况;加大优质产品生产基地创建工作力度,在先期取得优异成绩的基础上,于2010年制定了《烟台市创建山东省优质产品生产基地工作规划(2011年-2013年)》,确定了莱阳肉制品和蓬莱造船及配套产品两个产业集群及其中的3家企业申报2010年-2011年度争创山东省优质产品生产基地和龙头骨干企业,进一步加大对烟台汽车及零部件、烟台葡萄酒创建山东省优质产品生产基地的管理力度,进一步提升国家葡萄酒及白酒、露酒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和国家机动车配件监督检验中心对集群的服务能力,并在今年的优质产品生产基地考核复评工作中受到了省考核组的好评。

  全面推动省长、市长质量奖争创工作,该市的张裕葡萄酿酒有限公司、南山集团有限公司获得省长质量奖,中粮长城葡萄酒(烟台)有限公司获得省长质量奖提名奖,冰轮集团谢本善同志获得山东省质量贡献奖。2010年7月21日,由烟台市市长张江汀签发第119号政府令,发布实施了《烟台市市长质量奖管理办法》。烟台市质监局积极邀请专家授课,对《卓越绩效评价准则》和《卓越绩效评价准则实施指南》进行了系统的学习,对全市企业贯彻落实卓越绩效评价准则,提高质量意识起到了很好的指导作用。同年10月20日,烟台市市长质量奖的申报程序正式启动,有28家企业和15名个人提报申请。

  “十一五”期间,山东烟台名牌战略步履铿锵。2010年,烟台市拥有中国名牌产品28个,山东名牌产品200个、山东名优农产品13个和山东省服务名牌37个,国家地理标志产品8个,授权使用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企业147家,烟台汽车及零部件和烟台葡萄酒两个产业集群被省政府授予“创建山东省优质产品生产基地”。到2010年底,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3809家,比2005年增加1175家,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1000亿元、利税1000亿元、利润800亿元,分别是2005年的2.9倍、2.4倍和2.6倍。

  名牌是城市的名片,是城市竞争力的表现。在烟台市大刀阔斧实施名牌战略的过程中,通过政府的政策鼓励、职能部门的扶持培育和龙头骨干企业的辐射带动,名牌正以巨大的无形力量助推“烟台制造”腾飞。

  如今,烟台的名牌产品已由单个的名牌,发展成为“名牌集群”。龙口粉丝集群就有中国名牌3个,山东名牌6个;葡萄酒集群有中国名牌4个,山东名牌6个;烟台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集群有中国名牌2个,山东名牌9个。烟台市政府确立的机械、食品、黄金、电子信息四大支柱产业中,有名牌91个,占名牌总数的49.46%,烟台确定的八大振兴行业中,有名牌138个,占名牌总数的75%,其中食品行业尤为突出,有名牌47个,占名牌总数的25.54%。

  在名牌战略的带动和辐射下,烟台正逐步形成名牌产品带动名优企业、名优企业拉动支柱产业、支柱产业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格局。

  “虽然现在全市名牌战略取得了可喜的发展,但是依然存在问题。有的企业不注重品牌宣传,有的企业科技创新能力不足,在当前调结构转方式的大环境下,如何把品牌从名牌做到产业,又如何把产业做大做强,既是问题,也是方向!”烟台市质监局局长岳尧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科技兴检 开创质监新局面

  近年来,烟台市质监局科技工作强力实施“科技兴检”战略,加强技术机构能力建设、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和科技人才队伍建设,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目前,烟台市质监局结合当地实际,本着服务当地经济、服务当地产业的原则,一批高起点、特色鲜明的实验室已建成,拥有3个国家级质检中心和7个省级质检中心,形成了“三国七省”重点实验室格局,基本满足了产业发展的需要,事业发展有了宽阔的平台作基础。食品、机械、黄金是烟台的支柱产业,都建设了相应的重点实验室,黄金矿、机动车配件、粉丝、葡萄酒、水产品、石材、密封材料等生产企业比较多的密集型产品也都具备了相应的重点实验室。

  采访中,记者获悉,烟台市质监系统重点实验室建设得到了烟台地方政府的重视和支持,烟台市市长张江汀做出“立足我市实际,加大工作力度,争取有更多的国家级和省级质检中心落户我市”的批示;烟台市政府拨付1500万元用于建设国家机动车配件质检中心;海阳市政府无偿提供3.67公顷土地用于建设省建筑机械质检中心;招远市政府提供3000平方米办公楼供省黄金矿质检中心无偿使用;莱州市政府为省石材质检中心无偿拨付土地;龙口市政府出资80万元更新重点实验室装备。

  围绕经济建设、社会民生的热点,烟台市质监局加大设备投入,优化资源配置,本着服务社会、高效高质的原则,全面提升实验室的检测能力和服务能力。2010年9月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将“国家蒸汽流量计量烟台检定站”更名为“国家蒸汽流量计量站”,为了更好的服务政府节能减排工作,按照省级、市局的规划,2010年论证通过了大口径热量表检定装置、DN500口径水流量标准装置的自主研制开发,预计2011年上半年可完成设备的安装调试工作。

  国家机动车配件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的筹建完成设备投资4000余万元,现拥有主要设备240余台套设备,其中大型设备78台套。新建实验室面积8000m2,其中恒温恒室实验室面积280m2。重点建设了精密测量中心、失效分析中心、精密测量实验室、理化实验室、环境实验室及部分总成类产品实验室。中心目前拥有大型高精密三坐标测量机、扫描电子显微镜、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和X射线荧光光谱仪等一批国际先进的设备和影像仪、圆度仪、万工显、各类拉力试验机及安全玻璃、摩托车头盔、离合器总成、汽车V带、交通灯具、蓄电池、汽车内饰、制动软管、制动器衬片、减震器、曲轴、组合开关、组合仪表等产品检验的国内先进的检测设备,实现了对85%以上的机动车配件产品的能力覆盖要求。

  为产品质量提供技术保障、为经济发展提供技术服务、为领导决策提供技术参考,是烟台市重点实验室建设和发展的根本所在。据介绍,国家葡萄酒质检中心针对前几年低档葡萄酒添加剂使用混乱的情况,率先开发了对合成色素、甜味剂等项目的检测,并建议国家质检总局对葡萄酒进行规范整顿,使我国葡萄酒行业迈上了健康发展之路,合格率由2004年的64%提高到2007年的90%以上。烟台市质监局依靠真实可靠的检测数据和果断的处置措施,2007年成功处置了德胜达龙口粉丝事件和水城葡萄酒事件,有效捍卫了龙口粉丝和烟台葡萄酒的声誉,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和一致好评。

  “十一五”期间,烟台市质监局坚持以实验室建设为依托,以科技人才队伍建设为基础,以自主创新为核心,科研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形成了省质监局、国家质检总局科研项目的层层开花结果。科研项目从质量检测方法研究拓展到质量指标体系的研究、专利成果等各个方面,涉及质检、锅检、标准、计量、执法等各个领域,并不断将科研成果应用到实际工作中,有力地推动了技术机构检验能力的提高,拓展了质监事业发展空间。

  “十一五”期间,全系统有9个项目获国家质检总局立项,10个项目获省局立项,3个项目通过国家级鉴定,3个项目通过省级鉴定;13个产品获国家专利;共在国家级刊物上发表科技论文64篇。连续11年开展了自主创新活动,共开展自主创新项目2327项,有903个项目获得烟台市质监系统自主创新成果奖。2010年,烟台市质检所荣获质检总局“科技兴检”先进集体;《葡萄原料对干红葡萄酒品质的影响研究》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干红葡萄酒质量指标与质量体系的研究》获国家质检总局“科技兴检”三等奖。

  标准化战略 夺取竞争话语权

  截至“十一五”末,烟台市49家企业参与或主持起草的156个“烟台标准”,成了中国相关行业产业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在企业间的竞争很大程度上表现为标准的竞争的背景下,烟台企业无疑掌握了标准的制定权和市场的主动权。

  据了解,以前由于漠视标准,烟台企业曾吃过不少苦头。为摆脱这一尴尬局面,“十一五”期间,烟台市质监局大力实施标准化战略,积极引导该市居全国领先地位的龙头企业参与制定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张裕集团是较早参与制定国家标准的烟台企业之一。早在2004年,就成为对我国葡萄酒工业未来发展有着深刻影响的葡萄酒新国家标准——GB15037-2006、GB/T15038-2006的全国仅有的4家起草单位之一。张裕集团有10名技术人员参与了标准的起草,不仅为我国葡萄酒业的长远发展做出了贡献,也进一步夯实了该集团公司在国内葡萄酒行业的领军地位。

  由忽视标准到如今抢着参与制定标准,烟台企业的标准化之路越走越宽。“十一五”以来,仅烟台欣和味达美食品有限公司一家企业参与起草的国家标准就达12个。龙口科达化工有限公司起草的《卤代海因》、玲珑集团作为第一起草单位起草的《轿车轮胎湿路面相对抓着性能试验方法》、烟台港集团自主编制的《水路散装水泥熟料运输损耗规定》等一大批国家标准、行业标准获准实施,使烟台企业在技术标准层面拥有了更多的“话语权”,在抢占市场竞争制高点中创造了更多的先机,同时也大大提升了“烟台制造”的整体水平。

  在烟台市质监局的积极推进下,烟台市政府于2009年1月14日出台了《建设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标准化示范市的意见》,对参与行业标准、国家标准、国际标准起草的高新技术企业,在标准颁布实施后,将分别给予5万元、20万元、30万元的奖励,鼓励企业积极争取标准的“话语权”,提高企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能力。

  “掌握了标准,就掌握了行业话语权,它所代表的不仅是可持续获得的利润,还意味着将规范整个行业,引领行业的发展潮流。”烟台市质监局局长岳尧说。

  “十一五”期间,烟台市质监局围绕建设“海上烟台”、“山上烟台”、“田里烟台”的农业产业化发展战略,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和技术优势,深入扎实地开展农业标准化工作,建立了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联农户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格局,实现了农村发展、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农业标准化被成功地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该市先后制订发布了《大樱桃栽培技术管理规程》、《栖霞苹果栽培技术规程》、《海参鲜活品标准》等50多项地方标准,并涌现出了鲁花花生油、龙大肉食、安德利苹果汁等13个中国名牌和莱达黄金梨、芝罘岛海参等13个山东省名牌产品。2010年全市年销售收入过500万元的农业龙头企业786家,过亿元的44家,带动市内外生产基地37万多公顷,农户250万户。

  烟台海水资源丰富、水质优良、温度适宜,水产养殖一直是烟台的优势产业之一,但传统粗放的养殖方式使水产养殖处于高投入、低品质的状态。针对这一问题,烟台市质监局审时度势,因地制宜,以“突出重点、标准领先、示范创优、务实求效”为原则,协调有关单位积极申报国家大菱鲆鱼标准化示范区等水产养殖项目,研究制定大菱鲆鱼养殖等一系列水产养殖标准体系,对全市水产养殖技术人员进行标准化养殖培训,对标准体系的执行情况进行技术指导和定期监督,并依托京鲁渔业、东方海洋等水产生产龙头企业,带动各区域养殖户标准化生产的积极性,确保各水产养殖户特别是标准化示范区水产养殖完全符合相关标准要求,使示范区项目顺利通过国家验收。如今,烟台蔚蓝的大海已经孕育出423家水产品养殖和加工企业,出口70多个国家和地区,年出口水产品26万吨,出口额12亿美元。2010年,全市水产品加工总量184万吨,实现渔业总产值526亿元,分别比2005年增加10%和53%,渔民人均纯收入突破1万元,比2005年增长34%。拥有东方海洋、京鲁渔业、明波水产等30多家产值过亿元、出口额超千万美元的渔业龙头企业,其中4家企业进入“中国水产加工贸易企业25强”,7个产品被评为中国名牌和山东省名牌。

  现在,农业标准化已成为烟台农业产业化的核心竞争力和国际通行证。农产品标准已覆盖粮油、蔬菜、食用菌、畜产品等多个领域,全市农业标准化基地面积发展到23万多公顷,龙大蔬菜、安德利果汁、登海玉米种、春雪鸡肉制品、九发食用菌等一大批畅销国内外的名牌农产品脱颖而出。绿色产业”展翅腾飞,有效促进了农村发展、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夯实了新农村建设基础。农业标准化工作的扎实推进,使烟台先后获得了“中国食品名城”、“中国绿色食品名城”的殊荣。

  采访结束时,岳尧表示,2011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第一年,也是站在新起点、肩负新使命的开局之年,更是深化改革、促进发展、自我加压、奋力拼搏的希望之年。烟台市质监系统在历届班子的奋斗努力下,经过系统上下的团结奋斗和顽强拼搏,已经全面搭建起了很好的发展平台,奠定了很好的发展基础。今年,该局将继续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全面落实山东省局党组和烟台市委、市政府的部署要求,突出加快发展这一主题,围绕主体责任这一主线,深化双基工作这一重点,坚持服务大局这一核心,夯实队伍建设这一基础,努力推动全市质量监督事业不断实现新的突破,为推动全市转方式、调结构,实现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作出新贡献。

作者:孙洪安 朱文达 梁丽 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 发布时间:2011年02月16日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内容
用户信息中心
本月排行TOP10
  • 还没有任何项目!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管理登录
Copyright ©2010 - 2015 北京中标金质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电话:010-62993931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后屯南路26号专家国际公馆5-20室
备案编号:京公网安备11010802008867号 京ICP备09034504号 新出发京零字第海1403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