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沿声音 >>
2011年,江苏检验检疫局(以下简称江苏局)紧紧围绕“全面建设法治质检、科技质检、和谐质检”总体要求和“抓质量、保安全、促发展、强质检”四项重点任务,向全省系统做出建设“法治质检样板区、服务发展先行区、人才强检示范区、科技质检实验区和和谐质检模范区”的总部署。围绕“打造五区铸强局”这一奋斗目标,结合江苏动植检现有工作基础,该局动植物监管处积极探索,超前谋划,拟在十二五期间,以“数字动植检”工程为载体,全力推动动植检工作“四个数字化”进程,努力打造“国门生物安全保障体系的样板区”,全面推动全省动植检工作向更高层次迈进。
监测监控体系数字化
疫情疫病和有毒有害物质监测监控是动植检工作的基础。江苏局已全面开展检疫性实蝇、舞毒蛾、杂草以及大宗粮谷、木材等各类重点敏感产品的疫情疫病和有毒有害物质监测监控工作,全省系统的监测网络初步构成,但仍然存在各地做法不一、记录不健全、数据上报不及时、统计分析不便等问题,通过构建全省系统的数字化监测监控体系,形成工作部署、组织实施、总结上报、统计分析等环节的规范性,提高效率,为检验检疫措施的制定和实施奠定科学基础。同时,积极推广应用“植物疫情截获评价指标体系”,强化疫情统计分析,进一步营造全省系统“比、学、赶、超”的工作氛围。
检疫实验室数字化
实验室建设是动植检工作的重要保证。十二五期间,江苏局将全面实施动植检能力建设工程,其中三级实验室体系达标建设将是能力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新形势对动植检工作的新要求,尤其是现代物流便捷的通关需求,使得“检得出、检得快、检得准”的现场检疫速度呼之欲出。为适应这一新的形势,江苏局适时提出建设“数字动植检实验室”的工作设想,具体模式是利用计算机通信技术、无线网络传输等技术手段建立由数字资源系统、数字鉴定系统(辅助鉴定系统、远程鉴定系统)、数字标本系统、数字证书系统等组成的大型共享系统,达到有害生物检疫鉴定和标本资料数字化管理目标,并自动导入数字证书系统,实现网络虚拟条件下有害生物的快速鉴定、过程管理、统计分析和出证。在具体架构上,将按照“统一管理、全面覆盖、分类设置、信息共享”的原则,构建中心、区域和常规三级实验室一体化网络体系,实现全省范围有害生物远程鉴定的无缝对接,充分满足现场第一时间验放的需求。
教育培训数字化
人才是第一资源。2011年,江苏局党组提出了当好“育才”示范的目标。新的一年,江苏局动植检业务建设将坚持不懈地抓好专业队伍教育培训工作,进一步创新方式、拓展渠道、丰富内容、提高实效,促进队伍能力素质的持续提升。具体来说,将以现有网络培训系统为基础,进一步丰富数字化教育内涵,拓展数字化教育外延,全力打造“内容全面、形式鲜活、使用便捷、功能齐全”的电子教育平台,逐步实现“从定期集中培训向实时网络学习、从单一的书面形式到电子多媒体形式、从理论性培训为主到更加注重实效”三个方面的转变,力争通过数字化教育工程的实施,一方面完成有害生物鉴定、证书签证等关键岗位从业人员资格的考核认可,另一方面培育全省系统动植检条线“政策研究、检测鉴定、检验检疫、执法监管”四支专家队伍。
监管手段数字化
检验检疫工作质量是事业成败的关键。针对当前业务量增长与人员紧缺的矛盾,国家质检总局局长支树平在2011年总局工作报告中提出“增加质检工作的科技含量,促进监管手段由传统型向现代化转变,监管层次由低端向高端延伸”的工作要求。2011年,江苏局动植检工作将围绕“提升重点敏感业务监管成效”这一中心,大力推动数字化监管手段,促进监管手段的现代化转变。具体来说,将在水果、种苗、木质包装、活动物等重点品种,口岸、隔离种植场、直通式监管点等重点区域,检疫除害处理、证书核查、IPPC标识管理等重点业务三个领域推广应用电子监管,具体方式包括视频监管、数据采集、诚信管理、数码防伪、构建公共信息平台等,有效提升动植物监管工作的有效性和服务经济发展的贡献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