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查询网-电话:010-62993931

湖北质监部门与名优企业深化打假扶优协作机制

点击数: 【字体: 收藏 打印文章 查看评论
 


  近日,湖北省质监局率17个市州执法机构负责人与53家名优企业在武汉召开打假扶优协作年会,就新形势下如何将质监部门的监管责任与企业主体责任相结合,展开深入探讨。

  据介绍,湖北打假扶优协作机制初步形成于2008年,由省局牵头主导,钢铁、石化、纺织、食品等主要行业的50多家名优企业参与协作。据统计,2010年,该省质监系统共开展省级监督抽查6988批次,同比增幅10.9%,不合格产品后处理率达到100%。出动执法人员3万余人次,立案查处案件7745余起,货值1.1亿余元;为企业和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2000多万元,为名优企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市场环境。

  湖北国宝桥米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典学说,国宝桥米被评为中国名牌产品和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后,随着知名度的不断攀升,市场上出现了大量的假冒国宝桥米,使企业的品牌形象遭到严重损害。2010年12月,湖北省质监局启动打假扶优协作机制,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了专项执法检查活动。截至目前,已查处违法案件6起,查获假冒大米货值8.5万元,既净化规范了市场,又维护了国宝桥米的品牌形象。

  洪湖市副市长刘忠诚在年会上发言说,从洪湖市2007年开展创建全国优质石化设备生产示范区以来,全市石化设备制造业得到了跨越发展。2009年共聚集企业129家,其中,规模企业发展到36家,过亿元企业5家,实现销售收入34亿元,产品辐射全国29个省市,成为湖北省重点扶持的61个重点产业集群之一。洪湖优质石化设备生产示范区的发展,充分证明了打假扶优协作机制具有巨大威力和广阔前景,是将质监部门监管责任和企业主体责任相结合的有效途径。

  湖北省质监局局长王泽洪在讲话中指出,为扎实推行2009年年会制定的“整合资源、信息共享、打扶并举、降低成本、交流经验”打假扶优协作模式,解决企业提出的规范行政执法和检验检测难等问题,省质监局专门成立了“质量技术监督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的控制与对策研究”科研课题组,积极探索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控制机制。一年来,质监部门围绕湖北“两圈一带”战略和“千亿元产业计划”、61个重点产业集群等区域经济布局,按照“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地方主导、共建共享”的原则,加快壮大了光电子、太阳能、无损检测等一批现有技术机构实力,加快筹建了节能建材、车船蓄电池、汽车零部件等一批国家级质检中心,与地方党委和政府共建了钢结构、乳制品、童车、盐化工、绿松石、石油钻采等一批省级质检中心,加快改善了一批基层局检验检测基础条件。“十二五”期间,湖北将基本建成与全省重点产业集群相配套的公共检验检测体系,企业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国内一流、国际接轨”的检验检测服务。

  国家质检总局执法监督司有关负责人对湖北打假扶优机制取得的成效表示了肯定。他认为质监部门与名优企业建立打假扶优协作机制,是真正落实监管责任和主体责任的有益探索和有效形式,对从源头监管产品质量安全、深入推进“法治质检”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李伟 李启文 张华 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 发布时间:2011年01月14日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内容
用户信息中心
本月排行TOP10
  • 还没有任何项目!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管理登录
Copyright ©2010 - 2015 北京中标金质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电话:010-62993931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后屯南路26号专家国际公馆5-20室
备案编号:京公网安备11010802008867号 京ICP备09034504号 新出发京零字第海1403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