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查询网-电话:010-62993931

浙江检验检疫局立足新起点推进新跨越综述

点击数: 【字体: 收藏 打印文章 查看评论
 


  告别2010,我们迎来2011。

  我们有理由自豪:进出口产品质量安全宏观管理取得新进展,服务发展水平实现新提高,为维护经济安全和人民群众生命健康作出新贡献,基础建设迈上新台阶,自身建设取得新成效。

  我们有理由清醒: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要求我们担负更加崇高的使命,浙江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新实践对我们有效履行职责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促进事业发展从外延扩张型向内涵深化型转变要求我们各项工作有新的突破。

  我们有理由坚信:“十二五”发展会有个良好的开局,检验检疫综合质量、行业管理综合水平、检验检疫队伍综合素质、廉政保障综合能力“四个全面提升”持续推进,浙江检验检疫事业发展焕发新生机。

  时光的脚步总是匆匆,历史的年轮刚刚刻录完2010年的印痕。

  回头看去,这是发展态势严峻复杂、起伏跌宕的一年,又是坚持科学发展道路、百折不回的一年。这是浙江检验检疫局全面实施“十一五”发展规划的收官之年,又是向着实现把关水平、服务发展、改革创新、内部管理“四个新跨越”目标有力迈进的第一年。

  在媒体盘点年度汉字的例行节目中,刚刚送别的365天,被一个接一个的汉字折射出世态万象。如果要选择,我们会挑选“新”、“暖”、“安”、“强”、“活”五个字,来定义2010年的浙江检验检疫事业,并向2011年问候。在新的一年里,全省系统将更加深入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破解难题,以质取胜,服务大局,为浙江检验检疫事业发展新跨越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新”

  检验监管模式改革取得新突破

  “新”,意味着破除固步自封、停步不前的思想枷锁,坚持解放思想不停步;“新”,意味着不满足于已有成绩,不畏惧前进道路上的困难,顺应新形势,不断开拓创新。

  2010年,浙江检验检疫局以“质量提升”活动为载体,继续解放思想,着力推进检验监管模式改革,加强进出口产品质量安全宏观管理取得新进展。

  浙江检验检疫局根据国家质检总局确定的“质量提升”活动的目标任务,结合浙江实际,制定了实施方案,全省系统以“提升质量安全水平,服务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为主线,以“三个提升”、“六个促进”和“在九个方面取得明显成效”为工作目标,多角度全方位推进“质量提升”活动,积极进行检验监管模式改革探索,切实加强质量安全宏观管理。

  “新”,体现在进出口产品检验监管机制的探索中。浙江检验检疫局积极探索规范市场采购商品检验监管机制,深入开展出口食品安全整顿活动,建立出口农产品源头管理新机制,动植物源性产品有毒有害物质检出取得新突破,首次评选了年度进口工业品不合格检出奖。

  “新”,体现在科学的质量安全检测体系的建立中。浙江检验检疫局深入开展检测工作整顿活动,在各分支局严格对照要求自查自纠的基础上,开展了以方案的制定情况、动员部署情况、制度建设情况、所取得成效等9个方面为内容的交叉检查验收。在整个整顿活动中,全省系统做到了100%自查自纠。

  “新”,体现在分类管理新模式的全面推进中。浙江检验检疫局将分类管理制度与检验监管工作规范全面衔接,把全省系统管辖的近1.3万家出口工业品企业全部纳入分类管理,在出口食品行业全面推行分类定级管理模式。

  “新”,体现在检验监管区向示范区的转变中。浙江检验检疫局确定了“检验监管区”向“检验监管示范区”发展的新目标,先后召开示范企业授牌大会,推举出示范企业53家,制定出台了《出口工业品区域化管理考核验收办法》。2010年12月21日,平湖服装检验监管区独山港镇示范区通过考核验收,成为浙江省首个出口工业品检验监管示范区。

  “新”,体现在质量安全分析工作的不断加强中。浙江检验检疫局对大宗出口商品、重点敏感产品及其产业集群的整体质量状况进行分析,编写产品质量报告,先后就义乌仿真饰品质量安全、日本拟出台CR法规冲击出口打火机产业等专题向国家质检总局、地方政府报送信息,引起省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龚正、葛慧君副省长作了重要批示。

  “暖”

  服务企业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暖人心

  2010年11月27日,浙江省委书记赵洪祝在浙江检验检疫局报送的《我省开展“质量提升服务进万企”活动》信息上,做出重要批示:“此活动开展得好,把检验检疫工作做到了关键处”。

  进出口企业从危机中跋涉而来,蓄势待发。面对企业的需求和呼声,浙江检验检疫局充分发挥自身职能作用,打出了一套服务企业的“组合拳”,招招“暖”人心,有力地促进了浙江经济转型发展。

  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是长期悬在我国出口企业头顶的达摩克利斯剑。浙江检验检疫局乘着“质量提升服务进万企”活动的东风,认真开展出口产品质量知识解读活动,全省系统为企业培训793次,受训企业达9021家,内容涵盖了180余种重点敏感进出口产品,涉及新技术标准、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最新动态等。另外,该局深化了与国家质检总局标法中心的战略合作,并结合浙江实际,开展“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对浙江特定行业企业出口影响”等专项调查分析,及时发布预警通报,为地方政府、行业协会和出口企业提供帮助。

  全球市场的逐渐回暖,使“提速减负”成为进出口企业最为迫切的需求。浙江检验检疫局认真落实贸检和检检协作内容,坚决执行省内两关两检直通放行协议,创新举措,简化手续,直通放行工作呈现出了逐月环比增长40%的快速发展态势。截至2010年10月底,全省系统直通放行企业达3684家,共办理直通放行8.9万批,金额34.8亿美元。同时,浙江检验检疫局采取措施帮助企业减负,相继出台了《涉企收费公示制度》、《减轻企业负担专项治理方案》等文件,加强对代理报检单位的监管,组织开展治乱减负检查工作,积极落实出口农产品、纺织品等减免费政策,坚决防止借检验检疫之名搭车收费。

  哪怕在最困难的时候,浙江加快推进经济转型升级的决心和信心都没有一丝动摇,2010年,浙江经济面临“转型发展”的难得机遇和紧迫任务。

  浙江检验检疫局认真贯彻实施以质取胜战略,一方面,采用举办讲座、上门宣传、帮扶等多种形式,积极引导企业在思想上从重视出口数量逐步向重视出口质量转变,在行动上切实重视质量管理体系的规范建立和有效运行。另一方面,加强区域化管理平台建设,重点引导出口企业开展技术研发,加快产业升级换代的进程,加大对自主品牌出口工业企业的帮扶力度,2010年帮扶3家企业实现免验资格延续,完成对6家推荐企业的免验初审。

  “安”

  加强口岸核心能力建设保障国门安全

  一场在家门口举办的世博会,开创了世博会第一次在发展中国家举办的历史,参展的国家和国际组织数量之多创下了历史纪录。

  浙江检验检疫局把服务世博、确保安全作为2010年口岸把关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全面加强口岸把关工作,不断提高口岸卫生检疫监管的有效性,确保了浙江辖区口岸安全。

  毗邻上海的浙江,无疑是世博会的“大后方”。为了做好口岸把关工作,浙江检验检疫局建立了由局长阎震任组长的检验检疫指挥体系,形成了畅通的工作机制,突出抓好备降机场———杭州萧山国际机场的安保工作、“服务世博、绿盾护林”检疫执法专项行动等重要活动,完善各项预案,落实各项优惠政策和便利措施,确保与世博会相关的各项检验检疫工作运转高效、监管到位、方便快捷。

  口岸检疫和疫情疫病防控工作进一步加强。2010年,浙江检验检疫局认真做好口岸传染病检测工作,做好地方疾控部门通报的输入性传染病的查验、追踪、调查和通报工作。在我国取消对患有艾滋病、性病、麻风病外国人的入境限制后,该局积极配合国家质检总局、卫生部等部委,联系省教育厅等单位,开展调研,提出措施,为下一步全国口岸艾滋病防治策略的调整完善提供借鉴。

  浙江检验检疫局认真贯彻国家质检总局关于全面加强口岸卫生检疫核心能力建设的相关要求,在开展口岸自查和调研的基础上制定了建设方案,从基础设施、技术设备、人员队伍和体制机制等方面着手,加强与口岸所在地政府以及相关部门的联系与协作。通过开展自查摸底、制定方案、建设实施、督导检查等一系列工作,进一步完善工作体制机制建设,加大了资金、人员、技术、设备和科研投入,各口岸卫生检疫核心能力建设基础水平上了一个新台阶。

  进出境动植物检疫监管工作亮点频出。2010年,浙江检验检疫局积极发挥进境动植物检疫审批制度作用,有效防止疫区产品进入该局辖区,疫情监测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通过定期通报增强工作紧迫感、培育专家提高鉴定水平和效率等措施,实现了截获有害生物及检疫性有害生物总批次、种类等各项指标均创历史最高水平。

  “强”

  夯实基础强身健体再迎挑战

  刚刚经历过风雨的浙江经济需要有足够健康的体魄,才能再次迎接挑战。同样,任务艰巨、责任重大的浙江检验检疫局必须练好内功,才能为浙江经济的再度起航保驾护航。

  2010年,浙江检验检疫局高度重视做好内部管理工作,持续夯实依法行政、认证认可、科技、信息化等基础工作,实行精细化理财,加快推进基本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

  加强依法行政工作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浙江检验检疫局认真贯彻国家质检总局依法行政工作会议精神,参与总局和地方近30个规章制度合理化建议提交或审核工作,开展全省系统规范性文件清理工作,以抓好“双打”等专项工作为重点,加大了对大案要案的查处力度。截至2010年11月20日,全省系统共立案1191起,涉案金额1.7亿元人民币,罚没款金额132.8万元人民币。

  认证认可工作对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性进一步凸显。浙江检验检疫局围绕低碳经济、战略性新兴产业等重点,大力加强食品、节能环保、信息安全等领域的认证工作,不断强化各类检测机构的资质认定和能力验证,完善认证执法监管体系和长效机制,深入开展管理体系、食品农产品认证有效性检查,提升了出口产品的质量安全水平。

  2010年9月1日,浙江检验检疫系统“实验室开放集中展示月”活动启动,在一个月内多方面展现了全省系统的检测技术实力和科技水平。2010年,该局编制了“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大力推进检测资源整合,加强基层检测机构能力建设,组织开展了检测技术大比武,参与承担国家质检总局和地方多项科研项目和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发布各类标准、法规和技术性贸易措施信息470余条,共申报各类计划项目224项,获国家质检总局“科技兴检奖”两项,浙江省科技进步奖1项。

  综合实验用房建设是浙江检验检疫局2010年的大事之一,该局以此为契机,推进信息化建设上水平,在保障CIQ2000核心业务平台安全的前提下,加强信息资源整合,完成信息化硬件设施更新、调试和技术人员配备,做好信息化应用建设,研发部署多个实用信息化平台,加强信息安全工作。

  2010年5月13日,浙江检验检疫局首次在省政府平台召开新闻发布会。这是该局加大对外宣传力度的缩影,宣传工作呈现出聚焦重点、亮点突出、全面开花的特点,政务公开持续深化,门户网站信息公开、在线服务、公众参与的功能得到进一步提升,塑造了检验检疫系统开放、透明、公开的社会形象。

  “活”

  “创先争优”活动激发党员干部活力

  10月27日,浙江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茅临生赴浙江检验检疫局专题调研,对该局以“创先争优”活动和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为重点,加强自身建设的主要做法给予了充分肯定。

  2010年,浙江检验检疫局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并与履行职责紧密结合起来,努力开拓自身建设的新境界。

  活力,展现在全省系统的“创先争优”活动中。浙江检验检疫局根据国家质检总局党组和浙江省委的部署,制定实施意见,建立由局党组书记任组长的领导机构,扎实有力地推动“创先争优”活动。各级基层党组织和全体党员按照七个环节的步骤安排,突出抓好党员公开承诺、基地示范引导、强化检查点评等环节,在全省系统党组织中形成争难事、让易事,争奉献、让利益,争一流、让荣誉的浓厚氛围。

  活力,写在了广大干部职工的脸上。浙江检验检疫局丰富载体,开展各类群团文化活动:深入开展第二届“读书月”活动,营造了“快乐学习、享受学习”、“时时学习、处处学习”的良好氛围;举行浙江检验检疫系统首届“国检文化周”活动,通过国检文化建设纪录片、“读书月”征文、书画摄影作品、廉政警句格言展示评选和演讲比赛等活动,有力地促进了国检文化工程建设向纵深发展。

  活力,体现在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的建设上。浙江检验检疫局切实加强领导班子思想建设,严格执行领导干部选拔任用规定,积极推进人事干部制度改革,持续推进干部异地交流和上挂、下派锻炼工作。按照“学教养乐”有机结合的要求,创新活动方式,推进老干部事业发展。

  活力的背后,是党风廉政建设的有力保障。浙江检验检疫局逐级签订并落实“党风廉政责任书”,以多种形式深入开展党风廉政教育,针对一线检验检疫人员等重点敏感岗位,专门出台廉政监督管理办法,完善党风廉政监督网络建设,发现不良苗头全力核查严肃处理,有力地维护了全省系统风清气正的良好氛围。

  进入“十二五”,浙江检验检疫事业推进新跨越的任务更加艰巨,2011年,我们会看到更加宽阔的道路,担负更加艰巨的责任,怀有更加执着的梦想,迈出更为自信的步伐,

  闻颦鼓而思进,听号角而前行。站在现代化进程的接续点上,我们相信,浙江检验检疫局有理由、也有实力书写新的传奇!

作者:蒋雨哲 来源:中国国门时报 发布时间:2011年01月06日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内容
用户信息中心
本月排行TOP10
  • 还没有任何项目!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管理登录
Copyright ©2010 - 2015 北京中标金质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电话:010-62993931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后屯南路26号专家国际公馆5-20室
备案编号:京公网安备11010802008867号 京ICP备09034504号 新出发京零字第海1403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