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查询网-电话:010-62993931

内蒙古额济纳检验检疫局成立三周年

点击数: 【字体: 收藏 打印文章 查看评论
 


  胡杨,沙漠里生长的一种树,耐旱、耐碱,抗风沙,抗严寒,坚忍不拔,执著向上,需要的少,奉献的多,生命顽强,百折不挠,辉煌灿烂,大美无言,被誉为“生一千年不死,死一千年不倒,倒一千年不朽”,胡杨精神闻名天下。

  在内蒙古西部著名的胡杨故乡阿拉善盟额济纳旗,有这样一群检验检疫人,他们在胡杨精神的鼓舞下,面对风沙、面对荒漠、面对寂寞、面对艰苦的环境和生活,面对繁忙的检验检疫工作,不辱使命,无私奉献,开拓进取,奋发有为,严守大漠边关,一展国门卫士的风采……

  2007年11月22日,内蒙古检验检疫局局长周永生(右一)参加额济纳检验检疫局建局剪彩仪式。

  不辱使命 进大漠边关

  2007年11月22日上午,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额济纳旗的达来呼布镇居延大街额济纳检验检疫局新建的检验检疫办公大楼前,额济纳检验检疫局建局仪式正在进行,内蒙古检验检疫局局长周永生、内蒙古自治区口岸办公室副主任于双喜、阿拉善盟副盟长李超英、额济纳旗书记乔金加布、额济纳检验检疫局局长戎子斌共同为新大楼剪彩,内蒙古检验检疫局局长周永生、内蒙古自治区口岸办公室副主任于双喜共同为额济纳检验检疫局挂牌揭幕,经过一年零两个月的艰苦紧张的筹备,额济纳检验检疫局正式成立。

  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的额济纳旗,位于内蒙古的西北角,因其路途遥远和道路艰难被称为“天边的额济纳”,这里地处著名的巴丹吉林沙漠,风沙较大,每年都有200多天的风沙天,狂风肆虐,黄沙漫天,自然环境恶劣,生活环境艰苦。

  额济纳旗与蒙古共和国相邻,距旗政府所在地达来呼布镇78公里就是国家一类口岸策克口岸,2009年以前这里一直是季节性临时过货,2005年国家批准了这里正式成立额济纳检验检疫局。谁来担任这个局的局长?对此,内蒙检验检疫局党组把搜索人选的目光在全局上下搜了个遍,最后锁定在植检处处长戎子斌的身上,且目标一致、意见统一:担此重任,非他莫属。

  2006年8月的一天,刚刚到任不久的内蒙检验检疫局局长周永生找到了时任植检处处长戎子斌,开门见山地说:“组织上决定派你去筹建额济纳检验检疫局,担任那里的局长,这也是我们前后两届党组的意见,有啥困难吗?”闻听此言,戎子斌这个典型的北方大汉,回答得爽快干脆:“感谢党组信任,请组织上放心,我一定把工作干好,没有困难!”就这样,两个北方汉子之间的简短的谈话结束了,戎子斌作为额济纳检验检疫局的第一任局长,没有来得及做更多的准备就匆匆忙忙上任了,这是他第一次踏上额济纳这片陌生而又神奇的土地。

  临行前的那个晚上,戎子斌彻夜难眠,想了很多很多:组织上把额济纳检验检疫局这副担子交给你,你能胜任吗?那里环境艰苦气候恶劣,你能适应吗?你这一走至少要几年的时间,家里的事情都放在了爱人的身上,她能承受的了吗?你身体有病正在治疗中,你能抗得住吗?孩子就要考高中了,你这一走能不受影响吗?一个一个问号在脑海里出现。你一定能行!你是个受党教育多年的老党员了,共产党人天生就与困难相伴,有组织的领导,有同志们的支持,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爱人和孩子会理解的,他们一定会支持你!身体有病没啥了不起的,你身体底子好,把药带上边吃药边工作两不耽误,你会挺住的!一个个的问号又被一个个的感叹号回答和解释……

  2006年8月30日,戎子斌领着4个刚刚经公务员考试进入额济纳检验检疫局的大学生加上司机小杨,和内蒙古检验检疫局派出的最后一班4人监管组一起,踏上了去额济纳的路途,呼和浩特距离额济纳1400公里,路况不好,一路颠簸,汽车开了整整两天,31日的晚上夜幕中他们走进了额济纳旗,从这一天开始,他们就成了真正的额济纳检验检疫人。

  2006年9月1日,他们来到额济纳的第二天,顾不上休整一下,这只年轻的队伍就在四名经验丰富的“老口岸”的指导下投入到了紧张的检验检疫工作之中。

  当时这里的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十分艰苦,他们工作在距离额济纳旗所在地达来呼布镇76公里以外的策克口岸上,吃住在口岸上一个不大的二层小楼里,进口的商品主要是煤炭、废铁,出口的主要是边民用的轻工产品。白天他们紧张的工作,每个人都在现场,工作量大,人手不够,一个人当几个人用,戎子斌也身先士卒,到现场一线顶岗值班,口岸上的4条出入境通道,车来车往,几个人在现场忙得不亦乐乎,有时忙的中午吃饭都顾不上吃。白天晚上连轴转,没有上班和下班的界限,白天忙了一天,晚上还要去货场监卸拉煤的车辆。货场距离口岸还有17公里,口岸上的风很大,煤灰粉尘漫天飞舞,对面看不清人。在这里监卸的检验检疫人员浑身上下沾满了煤灰,只有一张嘴的时候看到牙是白的,洗澡的水流下来都是黑的,要洗好几遍才能洗干净。这里是沙漠地带水的碱性大,洗完澡之后身上掉皮屑,一脱衣服白花花的一层,皮肤干燥得像要裂开一样。

  这里工作很忙很累,生活更是单调,没有电视、没有网络、没有及时的报刊,业余时间寂寞难挨,信息时代,这里成了信息的死角。生活用品几周去一次旗里采购,物价较高,所用的商品都是用汽车运到这里的,而且品种不全,就算有钱有的东西也买不到。临时借住的房子暖气不好,屋子里冷得待不住人,钻进被窝里还冻得直哆嗦,每个人睡的小床只有一米宽,经常有人睡梦中掉在了地上,被褥都是用过的旧被褥,常常是一不小心脚就伸进了被套里。

  艰苦和寂寞让这几个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年轻人思乡之情油然而生,毕竟是刚刚离开家乡不久,想念家乡、想念亲人、想念家里的温馨舒适,人之常情,情有可原。作为领导的戎子斌把这一切看在眼里,记在心上:“是我关心的不够,是我的工作没有做好,让这些孩子们受苦了遭罪了。”戎子斌一直把身边的这几个年轻人看作自己的孩子,他想方设法的帮助这些“孩子”消除寂寞,营造快乐的气氛和生活。八月十五中秋节,他带领着这几个孩子点起了篝火,年过不惑的他和“孩子们”一同载歌载舞,歌唱得有点跑调,但真情投入,感人肺腑。篝火晚会跳到半夜,孩子们感动的都哭了,戎子斌的心很痛很痛。他想办法让“孩子们”搬出了冰冷的暂租房,亲自往返900公里到嘉峪关市给“孩子们”买来了恒源祥的被褥,亲手为孩子们铺上。他俨然成了这些“孩子们”的家长。

  检验员王公明的未婚妻,为了支持他的工作放弃了家乡优越的工作环境,考到了额济纳旗法院工作。原以为这样可以经常相聚,但是没想到两个多月也见不上一面,一个人孤单单地住在单身宿舍里。为此,她感到很委屈,一天和王公明吵了起来,双方都很激动,吵闹着要分手。戎子斌听说以后,亲自买了一大包吃的东西给小王的未婚妻送去,还用车把她接到口岸上住了几天,一方面让她看看口岸上的检验检疫工作;一方面他们有空间有时间沟通,增进了解和理解,让双方和好如初。

  2006年11月11日那天,民间俗称“光棍节”,程占元、史纳新两位部队的转业军官奉命到此,加入了额济纳检验检疫人的行列。那天戎子斌领着“孩子们”欢迎这两位转业军官,过了一个欢乐的名副其实的“光棍节”。就在那一天,一个想了很多天的想法在他的心里酝酿成熟,他要让这些临时的“光棍”们成家立业,他要看到这些“孩子们”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他要让额济纳检验检疫人有一个属于自己的真正的“家”。

  无私奉献 守大漠边关

  在额济纳旗,在策克口岸,一提起检验检疫局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地方的党委、政府、机关、企业、老百姓对检验检疫局都赞不绝口。“检验检疫局那可是个好单位,老有名了,不信?你去看看人家盖的楼,那可是我们额济纳标志性建筑,也是我们额济纳的骄傲。”这是记者采访时听一个普通老百姓说的。

  2008年以来,额济纳检验检疫局加快了基础建设步伐。昔日,房屋一间地无一垄;今日,两座近13000平方米的附属楼和实验楼平地而起,再加上地方政府提供的办公楼,个个都是优质工程,在额济纳最好的地段,成为额济纳旗的标志性建筑。有人开玩笑地说,那是北京“人民大会堂”搬到额济纳来了。在额济纳这样一个小地方,能有这样规模的建筑,检验检疫局让人刮目相看,赞不绝口。

  为了搞好基础建设,实现百年大计,让检验检疫事业可持续发展,戎子斌和他的同志们,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和汗水,这期间他们没有休息过一天,除了正常的检验检疫工作,施工现场就成了他们的主战场。那段时间里,工地上经常可以看到戎子斌的身影,满身泥巴的他几乎就住在了工地上,每天天不亮就来到工地上,对每一道工序都严格检查,他是一个不是监理的监理,不放过一丝一毫的质量问题,有时候还伸手干一些力所能及的,经常都是午夜一两点他才回去。他手里拎着一个塑料的水瓶子,身上的衣服被阳光晒变了颜色,浑身上下都是灰,头发一拍直冒烟,看上去俨然就是一个民工,一点也看不出来是个局长。有一天他回到办公楼,遇到几个企业人员在楼里打听事,他主动上前打招呼,对方看了看他居然没有理他,真以为他就是个民工,后来听说他是局长戎子斌,很不理解检验检疫局的局长怎么会是这个样子。那段时间,旗里的领导和部门要找戎子斌,都不到办公室去,直接到工地上来找他,准能找到。戎子斌还动员全局的职工都上工地,业余时间来当监工,干一些力所能及的活。

  工程结束了,戎子斌和他的同事们都成了“基建专家”,水泥标号、混凝土配比、钢筋粗细、原材料价格、格局调整、绿化硬化、房屋装修等等,样样门清,成为行家里手。三座楼都是优质工程,都是样板工程,都成了额济纳的标志性建筑,都成了额济纳的一景。可是戎子斌和他的同事们都累瘦了一圈。有一次,戎子斌因劳累过度突发心脏病就昏倒在工地上……

  额济纳检验检疫局积极融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发挥检验检疫的职能作用,努力提高工作的有效性和贡献率,在口岸上实行“白加黑”、“5+2”全天候服务,全体人员没有休息日,没有节假日。口岸过货量猛增,由过去的每天几千吨不到100台车,增加到每天接近4万吨、400多台车,工作量增加了,可人员没有增加,还是那几个人,他们靠的是什么?用戎子斌的话讲:靠的是我们额济纳检验检疫人的精神,我们这里是胡杨的故乡,胡杨的精神让我们感动,我们把胡杨的精神吸纳延伸为我们额济纳局的精神,那就是“无私奉献、坚忍不拔、吃苦耐劳、团结向上”,有了这种精神的支撑,我们团结一致,迎难而上,奋发进取,各项工作都有了很大的进展,取得了可喜成绩,我们的工作得到了地方党委、政府、进出口企业等各方面的认可,额济纳检验检疫人在这片荒漠里站稳了脚跟……

  2010年夏季,额济纳旗遇到了历史上时间最长、温度最高的一次高温天气,最高温度达到42℃,旗里中暑死亡的有5人,口岸现场地表的温度达到76℃,现场的检验检疫人员热得喘不过气来,身上的制服都让汗水湿透了。进出境的拉煤车就像一个小火炉,每天几百台拉煤车进出境,稍不留神就被滚烫的铁皮车厢烫伤,连续四十多天,口岸上检验检疫人员有中暑的、感冒伤风的、拉肚子的,还有昏倒在口岸现场的,但没有一个人叫苦,没有一个人掉队,没有一个人请假,他们都能克服各种各样的困难,忍受着高温酷暑,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圆满地完成了高温期的检验检疫任务。

  额济纳检验检疫局建局之初就坚持“两手抓”,重视精神文明建设和文化建设,积极开展文明单位创建活动,提炼精神、建章立制、规划方案、明确目标、依托载体、辟见场所、学习研讨、文体娱乐、文明单位创建活动搞得有声有色,丰富了职工干部的精神世界,也为检验检疫工作提供了精神和智力支持。他们把《团结就是力量》这首歌当作额济纳检验检疫局的局歌,每一次高唱都充满激情,都感到力量倍增。三年来,他们的文明单位建设一年一个新台阶,先后获得了旗里和盟里的文明单位和文明单位标兵,被自治区授予“全区共建文明口岸先进单位”,被自治区团委授予“自治区级青年文明号”并申报为“全国青年文明号”,还被旗里授予“民族团结先进集体”、“对地方经济发展作出突出贡献先进单位”,被内蒙古检验检疫局授予“内蒙古检验检疫系统先进集体”……一系列的荣誉称号接踵而来。

  开拓进取 铸大漠边关

  额济纳检验检疫局建局至今,坚持把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己任,坚持把关与服务相结合,千方百计为地方外经贸事业的发展服务,积极贡献检验检疫人的力量。他们积极开展业务建设,尤其是实验室建设工作,从无到有、从有到强,较好地发挥了技术保障作用。针对策克口岸进口煤炭的特点,他们建立了煤炭常规实验室,增加实验设备十几台套,有关煤炭检验的灰分、硫份、热量、磷份、全水、内水等所有指标都可以做。改变了过去煤炭样品要送往1200多公里以外的包头市的局面,为企业减轻了负担,提高了工作效率,缩短了检验周期,得到企业和地方政府的好评。他们在口岸上独立自主的几项便利工作的发明,受到了口岸部门和企业的好评。策克口岸风沙大,流沙满天飞舞,地秤经常被流沙淹埋,影响地秤的准确性,对此,他们开动脑筋,几经试验,设计了地秤流沙沟槽,解决了流沙掩埋地秤的问题;与有关部门联合设计安装的门式交通工具消毒通道,有效提高了通关速度,解决了过境车辆多耽误通关时间的问题。为了避免交通工具撞坏口岸消毒通道设施,他们借鉴高速公路的环岛理念,设计规划了缓冲带,解决了一直难以解决的交通工具撞坏设备的问题。

  为了进一步提高和加快口岸通关速度,提高信息化含量,他们积极与有关部门联合运用出入境车辆人员射频卡读取感应系统,对进出境车辆、人员的各种信息瞬间读取,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加快了通关速度,还减轻了企业负担、减少了劳动强度、节省了人力物力,加快了口岸信息化建设的步伐,进出口企业和地方政府举双手欢迎。

  为了加强与蒙古国检验检疫部门的沟通联系,他们积极与蒙古国的西伯库伦检验检疫机构建立友好合作、互利共赢的合作关系,每月定期开展会晤,通报进出境检验检疫情况,及时解决口岸上影响通关的一些问题。蒙方的检验检疫部门对额济纳检验检疫局的人员素质、工作作风、仪器装备等各方面都给予了高度的评价,还委托额济纳检验检疫局为他们培训技术人员,每逢年节假日,双方的检验检疫人员在一块载歌载舞,开展联谊活动。

  “不要采访我,我没有做啥,工作是大家做的,我只是尽到了我应尽的责任。”这是局长戎子斌对记者说的话,他对自己闭口不谈,但是谈起检验检疫工作和他身边的同志们却是滔滔不绝:这些“孩子们”个个都很出色,他们家都在外地,所以有人管我们叫“移民局”。这些孩子有的结婚了,有的刚刚有小孩,还有的至今没有找到对象;有的职工夫妻两地分居,双方父母均在近千公里外的遥远他乡,妻子怀孕后丈夫无暇照顾,孩子出生后只能从照片上看到父亲的样子;有的同志奶奶、姥姥病故,考虑到口岸一线人员少,放弃了回去处理后事……副局长程占元一家三口三个地方,孩子几个假期他也没有回家看看,一直坚守在岗位。副局长史纳新身为孩子的母亲,常年坚守口岸,说到远在呼和浩特的家及孩子,心中充满歉疚。当记者与他们座谈时,副局长程占元说道:“一晃几年了,我们朝夕相处,相依为命,这里环境艰苦,气候恶劣,但是他们都能安心工作、敬业爱岗、无私奉献,他们的事业心责任感和敬业精神,感动着我,也激励我们这几个老同志把工作做好,我要对他们负责,我们要当好这个‘家长’。”

  一个叫曹枝扬的小伙子,半夜敲开了记者的门,对记者说了以下一番话:我来说说我们局长戎子斌,要说不容易最不容易的就是他,他领着我们几个刚来的时候,他的股骨头坏死正在治疗中,每天都要吃几种中药,大药丸子每天吃一小堆,他也不觉得苦。为了联系工作与当地蒙族干部打交道,他不能喝酒就用喝水代替,最多的时候他一顿饭要喝7大瓶矿泉水,肚子都灌大了。他爱人高血压犯病,头晕得站不起来,一个人在家里没人照顾,孩子中考和高考他都在这里工作,没有回去看看,孩子两次考试的成绩都不理想,没有考上好学校。为了让我们安居乐业,为了额济纳检验检疫局的建设,他天天在工地上,人累瘦了一大圈。我们谁有了困难他都主动帮助,他自己有困难从来不说,他也是一把年纪的人了,身体不好,干起工作来不要命,他办公室的灯每天都亮到半夜。他既是我们的领导,也是我们的朋友,更像是我们的父亲,我们的家长,我们为有这样的领导感到骄傲,他的人格魅力在激励着我们,我们没有理由不干好工作,我们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

  额济纳旗的一位领导这样评价额济纳检验检疫局:这是一支特别能战斗的队伍,特别能吃苦的队伍,他们的平均年龄只有28岁,个个都是好样的,他们为额济纳旗外经贸事业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功不可没,他们也是我们额旗的骄傲……

  2010年10月16日来额济纳检查工作的内蒙古检验检疫局周永生局长对额济纳检验检疫局的领导班子讲道:你们在自然条件恶劣的环境中团结奋进,一年上一个新台阶,一年有一个新变化,在当地树起了一面旗帜。

  进口的煤炭是策克口岸的大宗商品,从以下的数字就可以看出仅一个商品的数量的巨大变化,2008年额济纳检验检疫局检验进口煤炭367批,货值3770万多美元,进口数量178万吨;2009年共受理进口煤炭报检1188批、338.5万吨、货值13047万美元,同比分别增长210%、86%和235%;今年以来,截至11月11日,进口煤炭702.5万吨,超出全年600万吨原煤进口计划目标102.5万吨。进入今年10月份,口岸开关期间日均进口煤炭400多车、3.2万吨,今年策克口岸全年进口煤炭将突破800万吨。优质完成这样的检验检疫工作,是在全局只有15名干部职工的情况下实现的。

  目前,额济纳检验检疫局以学习贯彻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为契机抓队伍,通过创先争优提高整体素质、抓思想,通过创先争优历练意志品质、抓表率,通过创先争优提升战斗力、抓制度,通过创先争优实现科学管理、抓保障,通过创先争优强化吸引力和凝聚力、抓业务,通过创先争优创品牌树形象,全面推进当前各项工作。继续发挥“胡杨精神”,在把关服务方面做出更加突出成绩。

  额济纳检验检疫局建局短短三年,实现了快速、跨越式发展,他们发扬胡杨精神,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赢得了来自各个方面的掌声,也向党和人民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作者:刘安平 王珂珊 来源:中国国门时报 发布时间:2010年12月22日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内容
用户信息中心
本月排行TOP10
  • 还没有任何项目!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管理登录
Copyright ©2010 - 2015 北京中标金质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电话:010-62993931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后屯南路26号专家国际公馆5-20室
备案编号:京公网安备11010802008867号 京ICP备09034504号 新出发京零字第海1403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