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O9000标准是一种工具,也像其他所有工具一样,只有使用得当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否则不但不能带来效益反而带来危害。为了避免陷入各种误区,使各个贯标组织都能借助ISO9000标准取得预期效果,笔者结合几年来对标准的学习和实践谈点感受供参考。
首先,按ISO9000标准进行质量体系认证是个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不能急于求成。ISO9001标准对被认证的组织提出了20个方面的具体要求。由于我国质量管理工作比较薄弱,与先进国家的水平差距较大,企业的管理水平更是落后,要达到标准要求,每一个方面都需要做大量的工作。
其次,贯标认证不是高不可攀,无须望而却步。ISO9000标准仅是对企业的一般要求而不是最高要求。美国的企业除贯彻ISO9000标准外,从1987年开展了鲍德里奇国家质量奖评奖活动。据统计,美国国家质量奖的覆盖范围是ISO9000标准的10倍。日本也在搞戴明国家质量奖,日本的全面质量管理效果得到了包括美国在内的举世公认。ISO9000族标准仅仅是针对质量管理体系提出要求、业绩改进指南和评价方法,而这些优秀管理模式则适用于组织的全部活动,不仅是质量管理体系。
第三,从贯标到获证所需时间的多少取决于企业的管理基础、人员素质、重视程度、投入资源。多数企业贯标伊始都希望获证越快越好,但随着工作的深入企业也就越来越认识到,贯标认证实际上是一个学习和实践的过程,必须经过一定的时间才能完成,要想急于求成,就得囫囵吞枣,品不出真正的味道,或吃夹生饭。没有几个月的运行时间也无法实现质量体系的改进和完善,要想顺利通过质量体系认证并取得效果,学好标准是前提,编好文件是基础,有效运行是保证,而这每一个环节都需要时间作基本保证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