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查询网-电话:010-62993931

发挥合力作用 构建和谐质检

点击数: 【字体: 收藏 打印文章 查看评论
 


  国家质检总局局长支树平多次强调,要围绕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促进建设创新国家谋划质检工作,积极构建和谐质检,实现质检事业可持续发展。构建和谐质检,是国家质检总局党组基于对国内外经济形势的科学研判,对质检工作面临严峻挑战冷静分析后,提出的一个战略抉择。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了“五个坚持”的基本要求,指明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努力方向和工作重点,同时也为我们质检工作提出了新的任务和要求。

  构建和谐质检是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努力增强质检工作主动性和有效性的现实需要。

  我们要认真学习中央领导对质检工作的指示精神,深刻认识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对我们加强质量工作,提高产品质量水平提出新的要求。要举全系统之力,形成一个拳头,以品牌、标准、服务和效益为重点,强化全过程质量管理体系,促进企业实现技术、管理创新,推动全社会节能减排工作,不断提高我国经济质量和效益;积极探索质检工作体制机制创新,完善市场准入和市场退出制度,加强产品质量监管,优化市场消费环境,确保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推动外贸发展方式转变,优化通关环境,促进外贸便利化,稳定发展对外贸易,巩固来之不易的国际市场份额。

  构建和谐质检是积极参与国际产业分工,不断提高我国产品国际竞争力的迫切需要。

  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国是贸易大国,但不是贸易强国;尽管我国担当着世界贸易的重要角色,但我们并没有掌握世界贸易的话语权。我国已是全球出口第一大国,但我们出口的产品绝大多数是跨国公司或外资企业的加工贸易,我们在国际产业链中处于低端,许多出口产品我们并不掌握核心技术,没有自主品牌,产品的定价权不在我方。

  我国正在成为世界贸易大国,伴随而来的是贸易摩擦的增多,一些国家不断利用反倾销调查、技术性贸易措施等手段对中国出口产品设置重重障碍。由于我们没有自主知识产权、不掌握核心技术、缺乏自主品牌,仅仅依靠低附加值、价格低廉去竞争,遭受反倾销、技术性贸易措施是必然的。

  基于以上原因,我们要扎实推进和谐质检建设,通过队伍融合、资源整合、工作联合,形成质检系统的巨大合力,进一步强化标准化基础工作,加强认证认可工作,促进中国企业向国际标准靠拢,提高中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质检系统作为我国标准化事业的主管部门,应发挥主导作用,积极联合其他部门,共同推动行业协会、社会中介组织、生产企业主动参与国际标准的推广应用和修订、制定,充分利用我国一些基础产业、装备制造业核心企业技术力量雄厚的特点,大力引进国外先进技术、标准,加以吸收、消化、创新,变成自主知识产权,培育中国自主品牌,掌握国际市场的话语权;积极引导我国企业一开始就采用国际标准,打破国际国内市场藩篱,积极参与国际产业分工,抢占国际产业链制高点,增强中国经济的全球竞争力。

  构建和谐质检是创新质检工作体制机制,强化产品质量检验监管,确保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的必然要求。

  我国经济结构和消费结构的不平衡决定了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监管的长期性、复杂性。在积极应对突发事件的过程中,各级质检部门对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的监管体制机制有了系统的思考。食品安全是一项系统工程,既涉及不同生产环节,又牵扯不同主管部门,其影响也是广泛的,一旦国内食品安全出问题,往往在国际上会产生反应,影响出口。因此,我们要按照国务院的要求,坚持地方政府负总责的原则,在地方政府的领导下,联合有关部门,按照各自的分工,真正体现“依靠政府、联合部门、抓住企业、管好产品”的大质量工作机制。

  食品安全的关键是做好风险分析和研判,强化风险预警机制,加强沟通、协调和指导,做到主动出击。支树平局长强调,我们这个部门确实风险大,确实有必要认真分析,知道哪个地方有风险,有必要的措施,能从容应对,防患于未然,消除在萌芽状态。我们要做好突发食品安全事件的信息公开,让消费者在第一时间了解事件真相,危害程度,以及政府的应对措施,提高全社会的质量意识。

  构建和谐质检是夯实质检基础工作,加强质检队伍建设,促进质检事业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

  质检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质检队伍建设的现实要求,决定了我们必须加快大质检建设,促进融合、整合、联合,建设合心、合力、合作的质检大家庭。

  一是推进质检队伍的深度融合。我们质检大家庭是由不同职能部门、不同组织机构共同组建而成,在长期的工作中,我们各自形成了不同的系统运作模式和行业文化特征,尽管我们组建了新的系统,但系统内的组织机构很大程度上是自我循环,各自为战。因此,我们必须在大质检的背景下,发扬中华文化的包容性,打破固有的思维定势和思想意识,形成共同的行为规范、价值理念、文化氛围,真正做到上下同心,同舟共济,凝聚全系统之力,推进质检事业科学发展。

  二是推进系统资源的有效整合。目前,质检系统在科研力量、标准信息、实验室建设等方面存在即分散又重复的现象,系统力量没有有效发挥。就检测机构而言,如何做到资源的有效整合?首先,对实验室建设进行科学布局,加强区域性中心实验室建设,增强检测能力,统一资质,统一认证认可。第二,推进检测实验室立法工作,将检测机构纳入依法管理的轨道,使检测机构成为相对独立的法人,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避免主管部门为其担负无限责任。第三,推进检测机构全面开放,在为质检行政执法提供技术支持的同时,承担更多的社会公益职能,成为检测市场的主体,打破部门界限,通过市场调节,实现检测机构真正的整合。

  三是推进质检系统的工作联合。首先,加强行政执法的联合,在共同的法律框架内,依据法律赋予的职责,实现不同部门之间的合作。其次,加强在科研、标准、信息、认证认可、人才培养等基础工作中的联合。第三,在地方政府的领导下,共同推进标准化建设,实施名牌战略和质量振兴规划,加强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监管,不断提升质检水平,促进地方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

作者:刘兴范 来源:中国国门时报 发布时间:2010年11月29日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内容
用户信息中心
本月排行TOP10
  • 还没有任何项目!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管理登录
Copyright ©2010 - 2015 北京中标金质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电话:010-62993931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后屯南路26号专家国际公馆5-20室
备案编号:京公网安备11010802008867号 京ICP备09034504号 新出发京零字第海1403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