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查询网-电话:010-62993931

李韬葵纵论创新方向

点击数: 【字体: 收藏 打印文章 查看评论
 


  中国创造到底有没有可行性?这个问题以前在学术界和有关部门中颇有争议。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李韬葵近日在一次主题演讲上给了我们一个很有信心的答案,中国的自主创新是一条可以走下去的路,理由三个字:大、特、多。同时他也给出了如何进行自主创新的重要方向,那就是我国的大市场要真正能够现实化,前提是要很好地培养需求,需求是进行创新的最根本的动力。还有就是在人才上多花力气,自主创新需要由人才来扛起这样的重任。

李韬葵认为,对中国经济而言,提出中国创造,或者说自主创新这个概念,首先是一个客观的需要。因为如果不走中国创造的道路,那么我国在国际市场上的贸易比价会不断下降,会碰到很多贸易保护主义的阻力,这样我国的经济是很难持续性发展的。

中国创造这个概念可行是因为有三个主要原因,即三个主要特色,李韬葵用三个字作了表达,就是“大、特、多”。这几个字解答了中国创造的比较优势在哪里。

首先是“大”。按照官方估计,中国经济的规模已经是世界的第四或者第五。经济要创新,第一条就是要有一个相当大的市场需求来支持。正是因为中国经济有这么大的市场,所以对很多创新的技术才能提出更高的要求,才能够给创新技术足够的回报。

中国这个“大”的特点可以从很多方面表现,李韬葵举了一个汽车的例子。汽车工业首先在美国和欧洲发展起来并不是偶然的,因为本国本地区有很大的市场,这个巨大的市场提出了对个人交通的要求,从而提出了对汽车性能的要求,进而产生了技术进步的要求,这个大市场是促进创新的原因。再有是大型客运飞机的例子。在美国和欧洲出现了大型飞机制造公司,正是因为美国和欧洲是目前为止世界上最大的两个空中旅行市场。由于日本空中旅行市场没有美国和英国大,所以尽管日本有很高的制造水平,但在制造大型客机方面仍落后于美国和欧洲。这就是大市场的效应。

大市场的效应还体现在另一个方面。例如我国对白酒市场需求很大,就产生了对白酒市场的分割,有的贵,有的便宜。这里面怎样产生比较奢侈的、有市场影响力的名牌,就是一个创新的过程。因此市场大会产生更细的分割,更细的分割反之也促进了对创新的需求。

第二个特点就是“特”。中国经济的腾飞可以说在世界近代史上是没有过的,从来没有过这么大的一个经济体以如此快的速度赶超世界先进国家,所以中国经济发展有非常多的特殊性。李韬葵又举了个例子,现在市场上的电动自行车在西方社会是没有的,或者是很少的,但是为什么在中国出现?是因为它正好符合了中国超大型城市的特殊情况。电动自行车的骑行距离比自行车长,又不像汽车受能源价格、停车位置和人们收入水平的限制,所以出现了电动自行车这样的产品需求。

“特”还表现在文化的特殊性上,文化上的特殊性也会促进创新。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如何在中国市场竞争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可口可乐在中国的业绩至少最近一个时期不如百事可乐,就是因为百事可乐更加注重去通过创新满足中国消费者的一些特殊的需求。比如中国的父母不希望子女饮用一些他们认为不太健康的软饮料,在这种情况下,必须要开发新的产品。

还有一种“特”,反映在禀赋的特殊性上。禀赋指的是中国经济有很多先天的条件。我国自然资源比较匮乏,经济要发展就具有一些非常特殊的,外国人无法理解,更没法创新的特殊的需要。一个非常简单的例子,就是杂交水稻。杂交水稻在西方没有需求,他们就不会去研究如何解决水稻单产的问题。禀赋还使我国必须在某些方面有突出的技术,比如说煤的合理开发和使用,这里面有很多技术,煤直接转成油不见得是最佳的使用方式,煤转成气是一个更加值得研究的方向。

第三个特点“多”,就是人才多。我国每年从高等院校毕业的工程技术人员高达数十万人,十倍于美国、印度,这些人是我国技术创新的主体,而他们的工资水平还远远低于国际上同类工程师的水平,这是中国创造的一个重要的比较优势。

中国创造的概念是可行的,那么如何把优势转换成具体的创新成果?李韬葵认为,在未来10~15年,甚至更长时间,我国经济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创新,迫切需要在三个方面有所作为。

第一,是如何把大市场潜力转换为现实。中国市场非常大,可是同时中国市场又是相当分割的,很多人为因素产生了市场分割。去年某个省出台了一个文件,要求在本省内采购汽车必须要以本省一个厂的车为标准,很明显就产生了地方市场割据的局面。如果市场是割据的,创新的需求肯定会受到影响。

第二,要培育真正的对创新的需求,关键是对专利和广义的知识产权的保护。中国经济很快就会进入创新型经济,会有很多企业家和技术人员以创新为自己的主业,必须有一个很好的知识产权保护机制。

最后一点,就是人才培养的机制。我国人才很多,但缺乏有综合能力,能把技术、市场、管理结合在一起的高端人才。印度高端人才培养远比我国成功。大到在国际组织里面,印度的高端专业人才比我国多,小到公司里的经理、工程技术和管理人才也比我国多。所以印度能在制药、软件等技术领域处于领先地位,这一点值得我们关注。

作者:张晓航 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 发布时间:2006年04月25日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内容
用户信息中心
本月排行TOP10
  • 还没有任何项目!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管理登录
Copyright ©2010 - 2015 北京中标金质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电话:010-62993931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后屯南路26号专家国际公馆5-20室
备案编号:京公网安备11010802008867号 京ICP备09034504号 新出发京零字第海1403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