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查询网-电话:010-62993931

摒弃合资惰性

点击数: 【字体: 收藏 打印文章 查看评论
 


  近日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一位官员在中欧汽车产业论坛上公开表示,整车企业中外合资股比50%底线放开对市场化竞争有利。尽管这是旧话重提,但时值“十二五”中国汽车产业新政策制定的敏感期,这种带有官方倾向性的表态还是在业内引起不小的震动,一时间,“破五”争论搅动车坛。

  事实上,就在这位官员发表讲话的会场里,当时就立即分出了两个阵营:(按某媒体的说法)对未来股比“破五”,黄头发、蓝眼睛的老外们点头鼓掌,黑头发、黑眼睛的中方老总摇头不语。当然,会场上的阵营对垒尽管为车界争论划出了一条分明的界线,但由于利益和出发点不同,支持和反对的态度背后却站着不一样的人群,他们与上述中外老总们有着完全不同的价值判断标准。

  既然是“旧话重提”,支持或反对的理由也难免有“旧”的成分。从反对的一方看,这群人当下的主要担心与先前并无两样:股比放开后靠合资生存的国内主流大汽车集团将有空心化之忧。国有大型汽车集团“空心化”之忧事实上早就不是什么“忧”而已经是铁打的现实了,那么他们强力反对“破五”的真实目的,应该不是忧心技术、管理的“空心”,而是既得利益被“抽空”。有分析人士一针见血地指出,如果一开始就放开股比限制,完全竞争,那么在这个市场上国有汽车企业应该是最没有话语权的。哪怕是现在,如果把合资公司去掉,把合资企业相对应的零部件利润去掉,很多国有大型汽车集团其实已经是一个“空壳”了。如没有合资政策,大型国有汽车集团很难竞争得过外资,甚至是像奇瑞这样的新兴自主品牌车企。

  50%的股比政策实行了16年,时间已经足够长,其对中国汽车产业的保护作用应该发挥得差不多了,但“保护”之下,这16年里那些国有大型汽车企业都干了些什么,有什么长进吗?人们看到,合资企业的中方根本不关注自主品牌的发展,没出什么有影响力、有竞争力的车型,即使是同款合资品牌车型,国产与原装进口相比,也是“品质降一截,价格加一截”,这几乎是所有合资车企的普遍表现。何以至此?原因再简单不过:合资后出资的各方都成了中国汽车市场上的既得利益者,而其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在行业、政策或其他方面的相对垄断,并因此坐享其成,长久之后便产生惰性,不思进取。有业内人士感叹:让人悲哀的是,当年合资的中方,都是原来中国汽车市场上的翘楚,而在16年后的今天,他们差不多都沦落为三等货色。倒是哪些当初被认为是胡折腾、原本以为会自生自灭的企业如奇瑞、比亚迪等,现在却还倔强地活着,甚至成了人们的希望。

  有人说,防护屏和天花板有时候是一件东西。从某种程度上看,50%股比政策就是这样,在保护了中国民族汽车工业的同时,也成为困扰其发展的瓶颈。我们必须承认,这一政策跟发展自主品牌,没有太大的关系。而事实也证明,若以市场利益为目的且能达到这一目的,这反而不利于发展自主品牌。把别人的车型拿过来生产就可以财源滚滚了,为什么还要发展自主品牌呢?除非是政治需要。而前不久,一家国企老总在反思了这些年的合资之弊之后,发出感叹说:国资车企不能只做投资公司!

  中国的汽车工业要发展壮大,必须要告别以前只重市场、只顾利润的幼稚阶段,转到真正的重技术、重管理、重实力培养的阶段。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尽快转变发展观念,摒弃市场惰性,通过真刀真枪的市场竞争,建立自己的市场地位、形象和尊严,用响当当的自主品牌与对手抗衡。而正视并期待股比“破五”的到来,是我们思想上迈出的第一步。

作者:胡立彪 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 发布时间:2010年11月09日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内容
用户信息中心
本月排行TOP10
  • 还没有任何项目!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管理登录
Copyright ©2010 - 2015 北京中标金质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电话:010-62993931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后屯南路26号专家国际公馆5-20室
备案编号:京公网安备11010802008867号 京ICP备09034504号 新出发京零字第海1403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