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查询网-电话:010-62993931

创新适应科学发展的特色质检体制

点击数: 【字体: 收藏 打印文章 查看评论
 


  □以文化理念创新为先导,拓展大质检思路。

  □以质量安全监管体制创新为主线,完善大质检体系。

  □以工作方式创新为途径,搭建大质检平台。

  □以技术保障体系创新为支撑,强化大质检基础。

  □以宣传教育机制创新为导向,营造大质检环境。

  进一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质量水平和质检事业快速发展的基础上,适应经济发展转型的新要求,抓住新机遇,全面推进质检新一轮创新,加快构建和谐高效的大质检体制,是提升质量安全水平,服务科学发展的客观要求,是质检人的重大使命。

  以文化理念创新为先导

  拓展大质检思路

  文化是一个群体在一定时期形成的思想、理念、行为和习惯,以及由这个群体整体意识所辐射出来的一切活动。大质检文化具有特殊的背景,反映了质检改革和发展的客观进程。倡导和建设大质检文化是时代意识、责任意识和忧患意识的集中体现,是拓展大质检思路的客观需要。

  大质检文化具有明显特征。一是反映了市场经济环境下质检工作的广泛性。质量安全涉及国内国外,涵盖各行各业,贯穿工农业生产、商贸经营和日常消费,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和保障。无论是增强国家综合竞争力,维护国家经济安全,还是满足人民群众对健康和生活质量的需求,都离不开质量安全工作,这是建设大质检文化的重要基础。二是反映了质检事业发展进程的特殊性。质检部门是在我国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加速与国际接轨的形势下应运而生的。国家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和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合并,实现了质量安全工作的统一和内外一致,在履行加入WTO承诺的同时,也奠定了我国特色质检体制的基本框架,这是建设大质检文化的体制条件。三是反映了科学发展对质检创新的新要求。当前,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已成为经济工作的主旋律。质检工作必须抢抓机遇,进一步融入大局,深化内外融合,加强整合和协作,在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

  以质量安全监管体制创新为主线

  完善大质检体系

  质量安全是统一体,质检部门作为质量安全的监管部门,必须进一步理顺内外关系,明晰自身定位,加强制度建设,这是创新质量安全监管体制,构建大质检体系的核心问题。

  一是正确处理质量与安全关系,明确质检核心工作。国务院领导关于“质量是基础、安全是底线”的要求,集中概括了质量与安全的内在联系,不仅表明了质量与安全都是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而且表明两者之间互相制约、相辅相成的内在关联性。要充分认识和把握好质量与安全的内在关联性,把质量安全作为整体,并从体制和机制上促进提高质量与保障安全的内在统一。

  二是正确处理宏观与微观关系,合理配置质检资源。在国家公共管理体系中,质检部门是履行质量安全综合管理和行政执法双重职能的政府机构。必须进行创新,建立健全以质量安全战略规划、法制建设、科学决策、综合协调、监督检查、信息管理、宣传教育、对外合作等为主要内容的质检宏观管理制度,实现从重执法、轻管理向管理与执法并重转变,合理配置机构、人才、投入等资源,增强质量安全监管的有效性。

  三是正确处理部门与地方关系,发挥条块结合优势。在质检体系形成过程中,质监与检验检疫在体制上具有差异性,形成了条块结合的质检体制。必须从管理和运作两个层面,对条块管理制度进行科学安排和必要修正,确保信息通达,政令一致,配合默契,相互借重,以避免条块分割的不利影响,真正在实际工作中发挥出条块结合的优势。

  四是正确处理对内与对外关系,深化质检工作融合。质检成立初期,由于我国经济、技术发展水平与西方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国外质量安全对国内的质量安全呈“倒逼”之势,这种趋势必然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生产技术水平的提高而改变,国内外质量安全水平不断趋于平衡。这是内外检之间深度融合的客观基础和有利条件。

  五是正确处理有限与无限关系,有效履行质检职责。监管与服务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主体和对象都具有同一性,差异在于,监管的职责依法规定,属于有限责任;而服务是对质检履行职能的基本要求,属于无限职责。在深化质检体制改革创新中,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好有限监管责任和无限服务职责的关系,建立健全明确的质量安全工作责任制度,促进依法履责,全面履职。在明确区分责任和职责的前提下,注意做到以有限的责任来考虑问责,以无限的服务职责来考核评价实绩,从加强责任制度建设上,促进质检部门积极主动地有效履行质量安全监管与服务的双重职责。

  以工作方式创新为途径

  搭建大质检平台

  发展实践证明,质量安全工作具有很强的渗透性和感染力。目前,一些产业管理部门已大张旗鼓抓质量管理,说明质量工作已融入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领域,已发挥着重要的基础保障作用。应以此为契机,进一步总结分析,理清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主要平台和载体。

  主要有七个方面。一是配合立法机构加强质量安全立法,辅助国务院加强质量安全方针政策的决策。这是质检部门的重要职责,也是加强质量安全管理的最有效途径。二是加强质量安全发展战略规划,开展质量安全状况分析并进行发布,组织进行对主要行业和区域的质量安全状况的评估。这些工作需与相关国家综合管理部门密切配合,才能有效开展。三是加强质量安全技术法律、标准和风险信息管理。及时为有关部门、行业和企业提供法规、技术和信息服务。四是组织开展具体的质量监督和检验检疫工作。这是质检部门最基本的,也是最经常的工作业务。五是配合外交外贸和开展质量安全对外合作交流。这是国家赋予质检部门的重要工作任务。六是服务地方、行业、企业和消费者加强质量管理,促进经济发展和保障消费者基本权利。七是加强质量安全宣传教育和促进质量安全环境优化。以上工作都具有相应的形式和载体,都是质检发展大平台的重要组成。

  以技术保障体系创新为支撑

  强化大质检基础

  质量安全监管工作与现代科学技术密切相关,需要先进的检验检测技术和信息化手段为保障。必须立足于质检大发展的需要,进一步整合资源,有效克服重复建设,小而全,分散化发展的弊端,构建以检验检测和信息化技术为重点,统一规划,合理布局,支撑有力的强大技术保障体系,不仅有效保障质检工作,而且能够满足国民经济、国防建设和航天事业等发展对质检现代技术手段的要求。

  一是提升计量、标准化、认证认可工作,为质检发展夯实基础。从结构、质量、速度、效益和管理上促进标准化科学发展。建立健全包括国家、行业、地方和企业标准,涵盖一、二、三产业,符合我国实际的国家标准化体系。加快国家计量基准体系建设步伐,加强分子计量标准建设,完善量值传递和溯源体系。大力推进民生计量工程。加强能源计量,促进节能减排。加强计量服务,推动计量校准资源整合,形成优良、可靠、集约的计量校准网络。加强认证认可监管体系建设,提高认证认可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发挥地方认证监管部门作用,增强执法监管实效。大力推进与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和资源节约型社会紧密相关的新型认证领域。加强实验室统一管理,完善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体系。开展从业人员和机构的信用体系建设,大力推动认证认可结果采信,促进认证认可结果的国际互认。

  二是提升质检科研和检测技术能力,为质检发展提供技术支持。会同有关部门,研究提出我国深化检测机构改革和加快发展方案。加强国家级院所的能力建设和实验室基地建设,加大对科研创新能力建设的支持力度。加强国家质检中心、国家重点实验室能力建设,加大技术装备投入。规划建设一批保障公共安全和支柱产业发展的国家质检中心、计量测试中心和重点实验室。搭建公共检测技术服务平台,积极整合系统内外的国家质检中心和实验室,提倡同类技术机构和实验室形成检测联盟,发挥整体优势,提升竞争力,满足对外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加强国家标准院、计量院、检科院、特检院的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加大对质检科技领军人才的培养力度,提升质检科技创新水平和支撑能力。重视加强面向一线的市县两级和分支机构的检测机构建设。加强技术性贸易措施工作,完善体制机制,健全工作体系,提升应对能力,促进外贸发展。

  三是提升信息化建设水平,提高质检工作效能。加快推进“金质工程”和中国电子检验检疫建设,加强网站和信息服务系统建设,发挥信息化对质检事业发展的促进作用。

  以宣传教育机制创新为导向

  营造大质检环境

  建设大质检体制需要全社会的理解和支持,必须创新全方位、全覆盖、各层面的质量安全宣传教育机制,增强全社会质量安全意识,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创造有利于加强质量安全监管,提升质检水平的社会环境。

  一是发挥主渠道作用,及时传递质量安全信息。二是加强质量安全教育,增强全民质量意识。注意发挥理论界、学术界、教育界等专家学者对于质量安全的宣传教育作用,充分运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教育阵地,加强对质量安全法律法规、方针政策、重点技术等进行解读和教育,分层次向不同人群传播质量安全知识,提高全社会质量安全意识。

  三是坚持正面宣传,正确引导社会舆论。

  四是完善机制,不断扩大质检宣传效果。建设质量安全宣传工作队伍,完善宣传网络,健全组织机构。坚持新闻发言人制度,完善新闻发布程序及应急预案,规范质检宣传。建立健全与新闻媒体沟通协调长效机制,增强宣传效果,为优化有利于大质检发展的社会环境服务。

  (作者单位:国家质检总局进出口食品安全局)

作者:徐明焕 来源:中国国门时报 发布时间:2010年11月04日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内容
用户信息中心
本月排行TOP10
  • 还没有任何项目!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管理登录
Copyright ©2010 - 2015 北京中标金质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电话:010-62993931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后屯南路26号专家国际公馆5-20室
备案编号:京公网安备11010802008867号 京ICP备09034504号 新出发京零字第海1403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