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质量是影响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因素,而员工质量意识又是影响产品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员工的知识层次、认识深度、日常习惯等参差不齐,质量意识也相差甚远。如何提高员工质量意识,笔者认为要做好以下几点:
一是把好入门关,提高员工素质。
知识的重要性是不可替代的。重要岗位(直接影响产品质量的岗位)的人员在文化层次上要有一定的要求,具备一定的知识,其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相对就要强一些,这对于提高他们的质量意识相对也要容易些。
二是加强员工培训,走好“三大步”。
第一步,做好新员工培训,奠定良好基础。由于近年来员工的流动性强,面对这些新员工,培训是至关重要的。首先进行质量意识和专业知识的培训。比如对食品行业的新员工,培训内容包括食品安全的重要性、相关标准和法律法规等。其次,进行规范的操作培训,发挥老员工的“传帮带”作用。最后是加深和巩固阶段。当新员工对岗位技能和食品安全知识都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再结合生产实际进行理论培训,这样可以让新员工更容易理解。
第二步,抓好培训考核。以前,员工的培训也不少,但往往培训效果不好,究其原因,主要是部分员工不重视学习,学习流于形式。而通过培训考核,对考核不合格的员工进行再培训,不合格者进行换岗等方式,就能提高员工对待培训的重视程度,加强培训效果。
第三步,班前班后进行质量意识灌输是一项长期的培训方式。班组长是生产车间最基层的管理人员,大部分时间是在生产第一线,他们可以发现很多不规范行为。在班前或班后进行通报,让员工理解此行为的危害性,防止类似行为再次发生。对于产品质量状况,也要及时告知员工,当出现不合格产品时,或许员工会提出许多管理人员不知晓的现象或好的建议,这有助于分析问题和采取相应的措施,同时也会增强员工参与质量管理的积极性。
三是管理者加强质量意识是关键。
“没有不合格的员工,只有不合格的管理者。”这句话说明了管理者意识的重要性。基层管理人员就是生产队伍的指路人,员工就按照管理人员指明的方向前进。如果我们对一些违规现象视而不见,不制止、不纠正,员工就会逐步淡化质量意识,违规现象就会不断增加。
通常人们都知道,一只狮子率领一群绵羊可以打败一只绵羊率领的群狮。这个比喻很有意思,在体力上后者要强过前者百倍不止,但我们不要忘记的是占据前者思想的是狮子勇往直前、所向披靡的王者气概,而后者其实早已退化成一群披着狮皮的“绵羊”。由此看出领导的作用是强大的,质量意识的加强应是自上而下的。管理者的意识和行为对员工会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我们应该把确保产品质量当成一种责任和使命,而不仅仅是为了完成考核指标。
四是加大质量考核力度,建立质量激励机制。
质量的重要性靠什么来体现?在市场经济时期,也许经济杠杆的作用更具有优势。如加大质量考核力度,加大奖罚额度。对于工作质量好的员工,就应该大张旗鼓地奖励;对于工作质量差的员工,理所当然应受到惩罚。如果说,干好干坏没什么差别,或者差距太小,就不能体现质量的重要性,就不能增强员工的重视度。好的意见或建议,都应该给予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真正做到全员参与质量管理,从而进一步提高质量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