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查询网-电话:010-62993931

公开对话方能驱散地铁安全隐患疑云

点击数: 【字体: 收藏 打印文章 查看评论
 


  针对广州地铁三号线北延段工程虚假验收疑云,施工方回应时承认检测结果“未达标”,但“安全没问题”。对此,地铁公司的解释与施工方基本一致,并于11日发布通稿称,三号线北延段检测结果确实与设计标准存在偏差,但隧道结构安全,将于10月30日如期开通。

  不过,这并没有说服举报者钟吉章。12日,他在本报就地铁公司的通稿,连提五点质疑,并坚称“这就是不合格,根本不是所谓的偏差”。另外,华南理工大学土木系教授房营光等工程专家也强调“达不到设计标准肯定有安全隐患”。地铁安全隐患的疑云仍然没有散去。

  地铁公司的通稿无法消除公众的疑虑,在于其没有正面回答钟吉章提出的同时也是公众最为关心的问题,例如工程验收报告究竟有没有造假,复检委托方究竟是地铁公司还是施工方,存在偏差又如何证明为“安全”?所有这些问题都是公众焦虑情绪的根源,如果得不到一个正面而有说服力的回答,地铁公司的通稿就无法不让人视之为一种将“不合格”美化成“正常偏差”的文字游戏。

  诚然,地铁工程的讨论存在着专业壁垒,普通公众无力直接参与,但正因为如此,地铁公司才应该在如何释疑上做得更多,而不是仅以一纸通稿,或者说回答媒体几个问题进行简化。地铁公司曾表示会以新闻发布会的形式直面社会的质询,本来有机会创造一个与质疑者直接对话的机制,但随即却以新闻通稿的形式代替,不能不让人怀疑其正视问题与直面公众的诚意。

  事实上,即便通稿表述的事实能够成立,也仍然无法消除这样一些疑问:施工方既然事先知道“未达标仍属安全”,又为何要拼凑出一份假报告?如果没有造假,地铁公司在通稿中为何又没有正面回应?地铁公司随后在接受采访时透露,其对工程检测结果“不合格”的情况“始终知情”,那么地铁公司对施工方是否存在宽大为怀甚至纵容包庇的嫌疑呢?

  地铁工程承载着千百万人的生命安全,兹事体大,再小的质疑也应该给予足够的警觉与重视。事实上,从举报者上网发帖到媒体曝光前的一个多月时间里,有关地铁安全隐患的传言与恐慌已经存在,地铁公司的声音始终缺位,直到媒体曝光后才被迫以新闻通稿的间接方式出现。显然,这不是直面质询应有的诚意。

  一个关乎千百万人生命安全的地铁工程究竟有没有安全隐患,至今没有达成一个普遍共识,公众仍然一头雾水。无论如何,这不该是解决问题应有的观感。地铁公司如果确实理直气壮,就至少应该和举报者钟吉章平等对话,正面回答所有质询,消解他的疑虑。试想一下,如果连钟吉章这样的专业人士都无法说服,又怎能真正说服公众消除内心的不安?

  公众的不安源自信息的不对称,但地铁工程存在专业壁垒并不意味着质询与争论就没有必要。在这个问题上,公众是感性而敏锐的,任何一个不足道的疑问都需要引起足够重视。这个时候,尤其需要细致与耐心的公开对话,在看得见的过程中,解答每一个疑问,说服每一个质疑者。而这个过程即便慢一些、拖沓一些,又何妨?

作者:佚名 来源:新快报 发布时间:2010年10月14日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内容
用户信息中心
本月排行TOP10
  • 还没有任何项目!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管理登录
Copyright ©2010 - 2015 北京中标金质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电话:010-62993931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后屯南路26号专家国际公馆5-20室
备案编号:京公网安备11010802008867号 京ICP备09034504号 新出发京零字第海1403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