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湖南省长沙县质监局始终紧扣适应市场、服务经济、兴工惠农的指导思想开展标准化工作,有力促进了该县经济社会的又好又快发展。
一是以技术创新和双采工作为抓手,建立工业产品标准体系。指导企业开展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工作,在工程机械制造、汽车及零部件、新材料、水泥建材等支柱产业中全面开展产品的采标工作。同时及时为企业收集、提供标准技术信息,加强对采标的咨询服务与引导工作,帮助企业完善标准体系。三一重工、远大空调等企业率先在行业内采用国外先进技术标准和先进管理标准,成功实现了产业升级,印山台水泥等企业通过双采工作实现了节能减排预期目标。
二是以特色农产品为重点,建立农产品标准化体系。为规范农业生产、经营各个环节,长沙县质监局针对县域内农业产业布局特点,以生态农业和特色农产品为重点,在建立完善适用区域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标准化体系方面狠下功夫。在贯彻执行国家、行业和地方标准的基础上,根据该县实际情况,在创建国家级、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基地工作中,组织制定了良种茶苗繁育、机械采茶、无公害鲜食葡萄等14项农业操作技术规程,初步形成了适合该县特色的农业发展的标准化体系。同时从规范农产品及其深加工产品标准入手,加强农产品质量标准制修定工作。近年来,共制修定农产品及其深加工产品标准56个,其中饲料标准24个、素食菜标准6个、果蔬标准7个、其它19个。标准覆盖茶叶、中药材、畜牧、豆制品、竹木加工等十余类产品,保证了农产品质量安全。
三是以物流和休闲旅游业为切入点,建立服务行业标准化体系。长沙县重点组织物流及涉旅部门与企业参加了县政府主办的物流及旅游服务标准化专题知识讲座,组织召开了两次旅游服务标准化示范单位会议,对15个试点单位进行了业务辅导,指导各试点单位建立健全涵盖游客接待、安全保卫、游客投诉、环境卫生、服务质量等全过程的旅游服务标准化管理体系。
四是以积极推行标准化示范区建设为载体,促进农民增收和农业增效。长沙县质监局以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为载体,积极扶持县内首个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百里茶廊”标准化生产示范区建设。从抓茶叶质量入手,建立了种子育苗、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摘、烘烤、工商交接的综合农业标准化体系。通过层层宣贯、远程教育,将茶叶质量管理和标准化管理理念、方法、措施普及到广大茶农中间,茶叶优质品率提高了5个百分点,为打造“湘丰”茶叶品牌提供了技术保障。通过茶叶标准化示范区建设,为本地茶农提供了茶树栽培、茶叶生产加工技术指导,带动了4万茶农增产增效,农民每亩茶叶增收550元,推动了农村经济发展,还辐射带动了无公害鲜食葡萄、红薯种植、高产优质稻等标准化基地建设工作。
五是以企业节能标准化工作为重点,实现节能降耗。长沙县质监局在联合开展节能调查的基础上,重点选择了2家水泥生产企业开展节能标准化工作试点。通过深入宣传,广泛发动,试点企业认识到位,组织到位,措施落实到位。据统计2家试点企业平均万元产值消耗标准煤下降到了1.5吨左右,较去年相比节能在1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