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今年年初开始,在各地质检部门的倡导和引导下,许多企业广泛开展了“质量提升”活动,探索出许许多多推动产品质量提升的好做法和好经验,可以说高招、妙招、绝招层出不穷,我们借兵书《三十六计》的名字,开辟“质量提升‘三十六计’”专栏,目的是展示一些企业在生产实践中的智慧和韬略,更好地推动企业产品质量提升。兵书说:“六六三十六,数中有术,术中有数……”军事与经济隔山不隔理,在产品生产的客观实践中,同样蕴藏着质量提升谋略,然而谋略的运用也要依据本单位生产实践的具体情况,单凭主观想象去生搬硬套,很容易招致失败。我们希望传播产品质量提升中带有普遍性的规律,让大家了解规律、掌握规律、运用规律,开动脑筋,解放思想,共同促进我国产品质量水平迈上新的台阶。
信息交流对于每个企业来说并不陌生,但往往有的作用不大,有的流于形式。然而美的春花公司在今年的“质量提升”活动中,逐渐形成的一种品质例会机制,通过例会加快信息交流时速,缩短信息交流时空,对促进产品质量提升发挥了独特作用。
“我们的品质例会机制科学高效,产品质量不断提升,我已经再也不用当消防员了!”该公司品牌部张部长如是说。据了解,最初该公司是没有品质例会机制的,只是每月例行公事地开一次全部门会议,由于产品项目部门和车间生产部门缺乏经常性的有效沟通,生产过程中时有问题发生且得不到及时解决。“当时经常有产品问题发生,要么是产品与设计不符,要么是工艺达不到设计要求,要么是沟通不够造成大批次品产生,要么是同样的问题不时地重演,而且问题发生时,现场没有人能拍板解决,我就只能到处救火,别人都说我快成消防员了。”张部长感慨道,“后来我们就研究,怎样把问题用最简单有效的方法消灭在萌芽状态,而且让同样的问题不再发生。沟通,实现有效的沟通至关重要。在不断的实践中我们发现,看似平常的工作例会完全可以达到我们的目的,经过多次的改进和完善,逐渐形成了我们美的春花特色的品质例会机制。”
美的春花公司品质例会机制主要包含日例会、周例会、月例会三部分。日例会参加对象为各产品项目中心品质工程师与车间生产主管,主要反馈当天产品生产过程中发生的异常情况,并当即解决其异常问题。周例会参加对象为各产品项目中心品质主管和品质工程师,主要反馈KPI(关键质量目标)达成情况和梳理分类一周的问题点,分析查找共性和个性原因并研讨解决方案。月例会参加对象为各产品项目中心品质主管、项目中心负责人、车间生产主管及负责人,主要反馈月度KPI达成情况并对KPI进行调整优化,梳理汇总问题点和跟踪验证品质改善情况,通报4M(人Man、机Machine、料Material、法Method)变更情况,统计分析市场维修情况以明确市场质量状况。
通过当日问题当日解决、一周梳理分析问题解决方案、一月汇总整理目标进度和质量状况的良性例会机制,企业走上了一条持续改进、不断优化的产品质量提升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