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4日,只有初中文化的济南钢铁集团第一炼铁厂炉前总技师贾广顺等100名在普通岗位上做出突出贡献的产业工人,领到了“山东省首席技师”证书。在4年的管理期内,他们每人每月将享受省政府津贴1000元,同时还享受相应的政治理论培训、考察、休假、健康查体等待遇(2月27日《人民日报》)。
长期以来,“首席”这顶令人羡慕的帽子,只是戴在一些关键而重要的人物头上,如“首席大法官”、“首席执行官”等等。可如今,“首席”的头衔也戴到了一线普通工人的头上。首席技师不仅仅是一种称呼和荣誉,更是一种先进的人才理念。它的实质内容是肯定了技术型工人也是人才。过去那种重理论轻技能的人才观念正在发生变化。
过去,一些企业对人才的认识存在着误区,将当官与成才等同起来,认为只有当上管理者才是成才的标志。而实施岗位首席制,就是传递出一个明确的信号:成才的道路不止一条。员工在技术专业领域求发展一样可以实现自我价值,一样能够得到企业和社会的肯定。这样做,让技术工人有了“奔头”。
从发展生产力的观点来看,技术工人的重要性是绝对不可忽视的。我们可以引进外资,可以引进先进技术,甚至可以引进先进的管理模式,但我们不能引进大批的技术工人。而现实也恰恰是如此。比如同样的手表配件,在我国工厂与瑞士工厂组装出来,就比人家缺乏竞争力。同样的汽车品牌、同样的轿车零件,设在中国的厂组装出来的整车,和国外厂家的原装品质量还是不能比,原因就在于在具体的制造中,我们工人操作技术跟不上。况且,技工队伍断层问题,在全国各省区都是一个普遍现象。
如山东省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中高技能人才仅占工人总数的6.1%,其中高级技师仅占1.5%,全省每年需要技工40万人,可实际培养不到10万人。技术工人短缺,无论是国家还是企业都将为此付出巨大的代价。
随着自主创新和“中国制造”高潮的到来,企业对技工和高级技工需求的高涨,技工的价值正在凸现,“能工巧匠也是人才”将逐渐成为人们的共识。所以,我们不妨大力推行“首席技师”的科学用人观念,进一步创新社会人才评价体系,营造一个有利于技术人才成长的社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