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怕被假冒,但我们又喜欢被假冒”,在前些时间里,刚进入中国市场的某洋酒巨头对记者表示。
“怕被假冒”是因为假货横流,对企业的形象,对其市场都有破坏作用。
“喜欢”的原因则更简单了,被假冒是市场地位的象征,说明他们的产品已经在市场上有足够的占有率。对与造假者来说,有足够市场吸引力、能迅速卖掉的产品才有仿冒的价值,如果是一个默默无闻的品牌,仿冒的价值比“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还要虚无。
这种的对假货的理解放之四海而皆准。但眼下,假货的意义又有了新的延伸。假货不光是品牌影响力的一个风向标,同时也成了某些企业金蝉脱壳的托词。
在食品行业,在近段时间沸沸扬扬的掺假花生油风波中,假货更成了出现频率较高的字眼。
首先我们不得不承认,假货的存在,甚至可以说猖獗。有媒体报道,甚至有知名食用油企业的人士对记者透露,他们的名牌产品在二三级市场遭到一些不法商贩的严重仿冒,他们将劣质的散装花生油勾对别的廉价油种,混充他们的品牌来卖,价格往往连他们的一半都不到。
问题是,一些默默无闻的品牌也有那么多假冒?从年底到现在,政府有关部门、中央电视台,以及广州本地的兄弟媒体们都通过自己的途径和方式揭露了花生油行业的一些黑幕:政府通过抽检,公布了一批有问题的品牌;电视台也通过自己的调查把一种通行的行业丑闻大白于天下,我们同城的兄弟媒体包括本报都试图通过自己购买、送有关部门检测的方式为消费者做出拨开云雾见真相的努力,但结果似乎都在证实这些工作的徒劳,因为被证实的问题都可以用假货来一票否决。
按照这种逻辑,有关部门,有关媒体实在都有点笨,为什么去抽查到的、去送检的都是假货?连真货假货都分辨不清还做什么调查?
这个问题也可以有另外的解释,那就是造假者实在太高明了,骗过了有关部门,也骗过了媒体。但操作送检的媒体在文章中清清楚楚地写到是在正规的超市购买,这下火又烧到了超市了,为什么超市收那么高的进场费,还有那么多假货?这样对同样掏出大把银子的正规企业来说,如何交代?
“食用油行业的很多问题我们都知道,但不敢乱说,怕引起他们的报复。其实食用油不容易出问题,因为他的结构比较稳定不象牛奶那样容易被细菌感染,而且油一般要在高温下炒,所以对消费者身体不会造成很大的影响,因此很多不良企业偷工减料,浑水摸鱼的勾当也就有了更大的隐蔽性。对于大品牌来说,这种操作要承担更大的风险,他的品牌来之不易,所以并不值得为一点利润冒风险。”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对记者表示。
看来,在备受关注的牛奶行业、饮用水行业、饮料行业之外,食用油行业需要更多的聚光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