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查询网-电话:010-62993931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创新,进取的灵魂

点击数: 【字体: 收藏 打印文章 查看评论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特种设备数量迅猛增长,使用范围也日益广泛。但是,它在造福于人类的同时,如果管理不善,也会带来灾难。所以,特种设备安全成为了人类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

国家质检总局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局局长张纲介绍说,我国是特种设备使用大国,截至2004年底,在用特种设备数量共347.7万台(套),压力管道75万公里,气瓶1.22亿只。近几年,特种设备每年增加30万台以上,平均增幅超过8%。

同时,我国也是特种设备制造大国,现有特种设备生产(设计、制造、安装、改造、维修)企业2.06万余家。其中,制造企业5253家。同时,作为一个开放的国家和巨大的需求市场,目前已有30多个国家的700多个企业取得了我国锅炉压力容器制造许可证,获准向中国境内进口相应的特种设备。

“面对这样一个复杂的形势,作为特种设备安全质量监督的政府部门,我们深刻认识到:坚持从源头抓质量,确保特种设备的安全,关系重大;把监管重点放在使用环节,确保特种设备安全运行,责任重大。”说到这里,张纲表情十分凝重。

但是,让张纲感到欣慰的是,我国已经在逐步的实践中,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全过程安全监察制度。

据张纲介绍,自国家质检总局成立以后的4年多来,我国的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工作进入了发展最快、效果最明显的时期。主要表现有五个方面:一是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法规标准体系初步形成。根据《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的规定,国家质检总局先后颁布了9件部门规章、88个安全技术规范和1100多个标准,初步形成了中国特种设备安全监察的法规标准体系。地方立法进程也明显加快;二是安全监察、检验机构逐步健全。全国现有安全监察机构2793个,安全监察人员7517人;综合性检验机构828个,检验人员23083人。机构设置和人员配置已初步满足工作需求;三是依法行政全面实施。强化安全准入把关,严格实施定期检验,规范现场安全监察,严肃查处违法行为和各类事故,提高相关人员素质,安全监管到位率大幅度提高。四是改革创新积极推进。在行政许可制度、立法工作机制、动态监管体系建立、检验机构改革与发展等方面进行了初步探索,促进了政府职能转变,提高了安全把关能力。五是科技进步长足发展。中国政府部门高度重视科技进步对管理工作的支撑作用,研究并积极推进安全管理科学化进程。不仅加强了对安全检验技术、设备监控技术等一系列重大科技项目的研究并取得了成果,同时,也十分重视管理手段与实现方式的研究,采用信息化手段实施动态监管。

“这些工作使特种设备安全状况大为好转,各类事故明显下降。20多年来,在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时期,特种设备事故率却逐年下降。以锅炉压力容器为例,从事故最高时期的1979年万台事故起数7.9起,下降到2004年的0.43起。”张纲满脸兴奋地说。

新体系

“‘中国特种设备动态监督管理’作为一个全新的管理方法,欧盟、美国、罗马尼亚、马来西亚等国认为这是一个创举,对世界各国安全监管理念都有启发,均表示将关注中国特种设备动态监管体系建设。”张纲说。

实践证明,特种设备动态监管体系是实现有效监管的基础,是建立特种设备安全监察长效机制的必然要求,也是今后一段时期内的长期工作任务。张纲透露,构建动态监管体系将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用3年左右时间,构建安全监察组织网络和信息化网络,在使用环节实现及时登记、及时检验、及时发现并消除事故隐患。第二阶段,从生产源头实现动态监管,完成生产环节监管与使用环节监管的衔接,即从源头开始实现全过程安全监察。

对今后一段时期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工作发展的对策,张纲说,除了构建动态监管体系外,还要构建两个体系,一是法规标准体系。根据我国法制建设现状和需要,力争在有关部门的支持下,用3至5年左右的时间,构建以法律法规为依据、以安全技术规范为主要内容、以标准为基础的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法规标准体系,逐步完善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特种设备法规标准体系的制修订机制,在更大程度上实现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二是构建安全评价体系。主要内容包括在量化分析特种设备安全状况的基础上,研究制订有针对性的监管方式,保障安全,降低管理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建立安全监察、检验工作状况和绩效评价方法,不断完善安全监察体制和工作机制;科学评价特种设备安全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为政府科学决策提供依据。

“而要使这些工作做到位,就要强化各方的责任。”张纲充满信心地说。

张纲进一步介绍说,首先,要落实生产、使用单位对特种设备安全全面负责的主体责任。增强特种设备生产、使用单位法制意识,健全各项安全管理制度,确保特种设备本质安全和使用安全。其次,要落实检验检测机构对特种设备安全的技术把关责任。确保特种设备检验率,实现法定检验工作的有效覆盖;确保检验工作质量,杜绝因检验失误而导致的安全责任事故。最后,要落实各级质检部门对特种设备的安全监管责任。建立完善安全监察责任制,对设备使用登记率、定期检验率、持证上岗率、现场监察率、事故结案率等实行量化考核;严把安全准入关,依法实施行政许可和设备质量监督管理;严把现场安全监察关,查处特种设备生产、使用和检验检测违法行为,建立完善部门的应急预案并适时组织演练;严把事故调查处理关,严肃追究相关安全责任。

新机制

张纲说,现在,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工作机制尚不完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影响着安全监察工作的效能和效果,亟待“在改革中前进、在服务中发展,夯实基础,创新进取”。我们也发现了一些差距。

要加快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工作机制,有六项工作要做:

一是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行政许可改革创新。大力推进审查、批准、监督三分离的行政许可改革,逐步完善许可程序严密、评审过程公开、审批责任明确、监督制约有效、工作效率提高的特种设备行政许可工作机制。

二是健全科学民主决策机制,积极实施“开门立法”的改革创新。开放法规标准的制修订过程,依托技术机构、标准化组织和技术专家等社会资源,在立法规划、起草、审议等过程中发挥重大作用,提高立法质量,形成科学民主的立法工作机制。

三是着力提高工作效能,努力探索安全监察方式的改革创新。进一步发挥社会力量,形成整体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积极采用信息技术,大力推进电子政务,实现动态监管。

四是提高检验把关能力,稳妥推进检验机构改革创新。实施检验机构联合重组、规模化发展,优化资源配置,增强综合实力,提升管理水平,形成可持续的发展机制、激励机制和自我约束机制。

五是立足科技进步,大力促进自主创新。实施“科技兴检”战略,完善特种设备科技规划、科技投入、科研立项、成果应用等科技管理机制,组织重大科技项目的攻关,提高监控技术、检验技术等自主创新能力。

六是扩大对外开放,强化与各国的交流与合作。广泛开展和参与国际特种设备安全的管理体制、法规标准、许可检验、科技进步等方面的交流,积极探索国际合作新机制。

“随着这些工作的全面铺开,我国的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工作将会出现一个新局面。”张纲兴奋地描述着他的蓝图:力争到2007年,初步构建起适应工作需要的特种设备法规标准体系、动态监管体系和安全评价体系,形成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企业全面负责、检验技术把关、社会广泛支持的特种设备安全工作格局,使各类事故起数和伤亡人数进一步保持稳中有降的平稳态势,力争特种设备万台事故起数控制在每年0.8起以下。

到2010年,初步形成规范完善的特种设备安全运行和有效监管的法治秩序,特种设备使用登记率、定期检验率、持证上岗率、现场监察率和事故结案率等特种设备安全工作指标大幅度提高,全国特种设备安全状况明显好转,重特大事故得到有效遏制,力争特种设备万台事故起数控制在每年0.5起以下。

作者:本刊记者 苟 铭 来源:中国质量技术监督 发布时间:2006年02月27日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内容
用户信息中心
本月排行TOP10
  • 还没有任何项目!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管理登录
Copyright ©2010 - 2015 北京中标金质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电话:010-62993931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后屯南路26号专家国际公馆5-20室
备案编号:京公网安备11010802008867号 京ICP备09034504号 新出发京零字第海1403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