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新兴的码头,福州港可门作业区自去年投入运作以来,短短一年多的时间,福州检验检疫局加大服务“功率”,为货主挤出了速遣时间近560个小时,节省了约233万元人民币的速遣费。
福州港可门作业区已经成为矿产品的新兴口岸,承担着福建省多家钢铁冶金、电力企业进口原料的接卸、储运工作。图为检验检疫人员进行舱口检视。
福州港可门作业区内拥有福建省目前最大的散杂货码头,是集储存、中转、混配加工为一体,煤炭、矿石散货兼营的大型现代化物流集散中心。可门疏港公路、铁路投运后,将实现“水水中转、水陆中转、水铁中转”并存的港口物流模式,成为辐射福建省、邻省乃至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区域性干散货物流中心和重要的能源集散基地。福州检验检疫局围绕着“降”、“快”、“促”、“先”、“优”这几个关键字,以“争第一、创一流”为目标,助推经营企业做大做强,使其发挥龙头作用,带动可门港作业区壮大发展。
简化手续求快捷
一个港口的壮大发展,卸货疏港的效率是关键。而进口散装矿产品的检验检疫,则是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从2009年开港进货至2010年上半年,福州检验检疫局在可门作业区共检验检疫进口煤炭、铁矿石95批、687万吨、货值49386万美元,其中仅今年上半年就检验检疫38批、234万吨、货值17161万美元,同比分别增长123.5%、69.6%和88.2%。
在人员有限、港口发展有待完善的情况下,福州检验检疫局及时向代理公司或贸易商了解矿产品进口动态和计划,掌握主动权,优化开验的各项安排;推行“一站式”通关服务,进一步简化流程,缩短检验周期,实现一次报检、一次检验、一次放行,证书签发后第一时间告知客户,各环节做到无缝衔接。
近期,一艘名为“安娜吉尔”号的船舶载着15.2万吨铁矿石靠泊可门码头,目的地是江西南昌长力钢铁有限公司,为了减少货物卸货环节,降低物流成本和货物中转损耗,企业提出申请货物不放堆场直接由驳船转运至工厂。通过模式创新,福州检验检疫局帮助该船铁矿石实现“不落地”,通过码头皮带系统直接输送到转运货轮上,装、卸同步进行。经过81小时的连续不间断作业,顺利完成装、卸货,实现了福建省港口有史以来第一次“船边直提”水水中转作业,为此后福建华电储运有限公司码头拓展江西等周边省份业务带来积极影响。
高效管理重规范
对进口矿产品规范采取样及准确的检测结果,不仅是树立科学、公正检验检疫形象的要求,而且也是能被贸易各方所接受、所信赖的标准,更是码头尤其是中转储运性质的码头立足发展的根本。因此,福州检验检疫局在日常施检中十分注重规范管理。该局结合口岸实际情况制定了作业规范,提前介入,以高起点、高标准加强港口硬件设施建设;建立电子平台,实现监管信息的便捷互查、共享,有利于追溯再现每个报检批货物的工作方案、检验记录和历史照片。该局的“检得准”更是为企业挽回了大量损失。码头投入运营至今,福州检验检疫局已经帮助企业对外索赔455万美元,为企业挽回了大量的经济损失,同时也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站位服务讲奉献
“管得好、放得快”,是福州检验检疫局检验人员响亮的口号,也是检验通过效率的标准。该局以“宁可人等船,不让船等人”为原则,实施“5+2”和“白加黑”工作制度,确保进口资源性商品检验检疫工作全天候进行。施检部门在人员少、业务量大的情况下,主动放弃节假日休息时间,实行现场24小时不间断轮班作业。码头投入运作以来,实现了卸货物流“零障碍”、无船舶压港,为港口业务拓展提升了商务谈判资本。
检企联动勤沟通
福州检验检疫局的检验人员经常打趣说,站在可门港区,该局绝对是“标杆”,是“焦点”。华电储运码头靠泊船舶吨位大,载货重量多、货值高,业务敏感、风险系数大,一旦检出不合格,涉及的索赔金额巨大,所牵涉的利益面更广。福州检验检疫局在检验全过程中,加强检企联动,注重沟通配合。对于重大不合格情况,特别是贸易各方有疑问的,该局主动跟踪,积极向企业介绍检验检疫取制样依据、方案和过程。通过透明公开,让企业明白了检验检疫整个取制样过程的科学性、规范性和公正性。可靠的检验把关技术也赢来了贸易方的信赖,也为港区拓展奠定了基础。
在福州检验检疫局的大力支持和助推下,码头辐射效应迅速提升,客户群已由开港之初的二三家公司逐步向周边省市地区辐射,码头业务量稳步提升。码头投入运营的第一个年度即实现了吞吐量813万吨的辉煌业绩,今年上半年已实现吞吐量500万吨,全年有望突破千万吨;自开港投入两条省内卸货能力最强的自动煤炭取制样系统后,福建省第一条铁矿石自动取制样生产线也正进入投标建设阶段。港区已经成为矿产品的新兴口岸,承担着福建省多家钢铁冶金、电力企业进口原料的接卸、储运工作。港口经营单位负责人指着塔吊上的大抓手深有感触地表示,检验检疫部门的服务,好比“大抓手”,抓出了效率,挤出了时间,掘出了港口发展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