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查询网-电话:010-62993931

浅谈如何在新形势下提升反腐倡廉制度执行力

点击数: 【字体: 收藏 打印文章 查看评论
 


  经过多年努力,我们已初步建成教育、制度、改革、纠风、监督、惩治综合并用的惩防体系,反腐倡廉工作有了制度层面的保障。但要发挥制度的效用,切实提升制度执行力尤为重要。

  在实际中,反腐倡廉制度执行力不到位主要表现在:思想认识不高,执行难以到位;水平能力不强,执行无法到位;有指令不行动,执行不想到位。而反腐倡廉制度执行不到位的根源表现在很多方面,制度执行人的因素是一方面,制度的制定者、制度的监督者和制度的评价者没负起自己应有的责任。制度本身的因素也是一方面,制度设置存在一定的盲目性,使得制度的约束力得不到很好的发挥。此外,制度可操作性不强,责任追究不到位,也导致制度执行难以到位。

  针对当前反腐倡廉制度执行差的现状,笔者认为应采取以下对策:

  提高思想认识深度,理解制度执行力的重要性。首先要让民众认识到制度执行力事关反腐倡廉工作成败。仅将制度流于口头而无实际行动,就会失去应对腐败的防火墙。其次要认识到制度执行力是反腐倡廉制度建设的要求。实践经验告诉我们,制度执行力和制度建设二者相辅相成,不可偏废。如果重立轻行,制度得不到真实检验,制度建设将停滞不前。第三要认识到制度执行力是领导干部的必备素质。

  狠抓宣传教育环节,提升制度执行力的能动性。首先,宣传教育要始终注意密切联系群众,提升制度执行力参与者的广泛性。其次,教育要分层次有重点。执行制度领导干部是重点,领导干部受教育的效果,应该作为领导干部政绩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再次,教育要选准载体,形成各具特色的廉政文化。第四,教育的内容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

  夯实制度规范建设,提升制度执行力的科学性。推进反腐倡廉工作,首先要在制定好的制度上做文章。制度要富有时代特色,要紧紧围绕反腐倡廉工作的新形势和新要求,及时进行调整;制度要兼有针对性和延展性的特点。制度的针对性要求我们以实事求是态度围绕群众呼声高、关切深、腐败现象易发多发的重点环节和薄弱环节制定;制度的延展性要求我们注重制度建设的完备配套;制度还要具有前瞻性、可操作性,并建立制度执行效果的跟踪观察机制。

  落实责任追究机制,提升制度执行力的权威性。对置政令于不顾、随意扭曲变通、恶意规避等严重破坏制度者,影响制度执行效果的行为,必须依纪依法严肃处理。同时,开展作风建设,加强监督检查,完善政务公开、党务公开和办事公开制度,畅通诉求渠道,依靠群众参与监督。

  加强组织协调领导,保证制度执行力的严密性。制度执行力的好坏关乎政令的畅通,因此,必须自上而下层层抓好落实,进一步健全制度执行成效责任制。各级领导要重视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把制度执行力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有机结合。要尽量减少制度漏洞,提高制度的可操作性,注重制度的系统性,使反腐倡廉各项制度规定彼此衔接、配套完善。要充分发挥制度建设在惩治和预防腐败中的重要作用,以规范权力运行为核心,努力构建反腐倡廉制度体系。

  自觉执行制度、主动维护制度是提高制度执行力的根本,我们必须注重人民群众对反腐倡廉提出的新要求、新期待,及时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总结新经验,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中始终做到立行并举,狠抓各项制度的落实,在新形势下确实提升反腐倡廉制度的执行力。

  (河北省质监局纪检组 监察室)

作者:佚名 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 发布时间:2010年08月03日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内容
用户信息中心
本月排行TOP10
  • 还没有任何项目!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管理登录
Copyright ©2010 - 2015 北京中标金质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电话:010-62993931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后屯南路26号专家国际公馆5-20室
备案编号:京公网安备11010802008867号 京ICP备09034504号 新出发京零字第海1403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