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越来越多的企业及其他组织热衷于IS09000、ISO14000等系列管理体系标准认证。在这股“ISO热”中,除了大多是企业外,还有学校、电台、社区及政府机关等。这是一个可喜的现象,说明了社会的进步,市场经济的发展。但也有专家表示出一定的担忧,认为许多人在对体系认证的认识上还存在着一些误区。
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专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ISO标准只是满足最低限度要求的质量要求。ISO成员国之间经济水平相差悬殊,能够被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和不发达国家同时接受的标准必定是相互协调和妥协的产物。因此,ISO9000标准并非是代表世界先进水平的最优评价。
当然,一些国家如美、日等国曾经宣布:进人该国市场的某些商品,须持有ISO9000认证证书。所以获得IS09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企业产品将比未获认证的更具竞争力。取得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是合同谈判的有利条件。事实上,即使不是生产出口商品的企业,当其质量管理达到一定阶段,也需要对自己建立的质量体系能否满足标准和有效运行进行认证。这样做一方面可以提高其产品的质量信誉,扩大市场;另一方面通过认证前的准备和认证活动,可以促进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的完善,以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改善管理方法。所以,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应成为所有具备条件企业的自觉要求,或者说是最基本的要求。
据了解,目前,世界范围内从事管理体系认证工作的认证机构所颁发的认证证书,都是标有某个国家认可标志或认证机构标志的体系认证证书。国际标准化组织在1985年成立了合格评定委员会,研究制定有关国际间互认的问题。据其安排,第一批实施多边互认的国家是中国、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法国、日本。通过现场互认评审的国家,其认证机构向获证企业颁发的管理体系认证证书在多边互认的国家中就有了证明力。可以看出,这样的体系不是国际质量认证,而是仅局限于参加了国际多边互认制度的国家之间。同时,取得了ISO9000或ISO14000认证证书并非一劳永逸,企业如不能持之以恒地保持已建立起来的管理体系,就会破坏体系的系统性、协调性、预防性和有效性,势必增加质量损失及成本,最终使企业的经济效益受损。
在一些媒体的报道中,我们经常能看到,某某认证机构共认证企业多少家,某某企业共拿多少张证书。专家认为,认证证书并非越多越好。一些组织对ISO国际标准认证不加以分析、不作选择,对ISO9000、ISO14000标准的所有条款都作为认证的要求。其实,在建立管理体系时,组织要从自己的实际出发,正确分析该单位产品质量产生、形成、实现全过程应包括的环节,只有这样,建立的管理体系才是适用而完善的。例如,中央电视台新闻评论部在进行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时,首先明确IS09000系列标准是一个通用性很强的标准,是指导组织建立质量管理体系的理论基础和依据。但媒体不同于企业,产品不同于电视节目,标准需要转化,其质量管理体系要素也不相同。因此,他们根据媒体的特点、经营方式制定了符合自己需要的质量手册,建立起适合媒体的质量管理体系,贯彻国际标准工作小组将选定的质量管理体系条款送贯彻国际标准领导小组进行审定,以保证其完整性和合理性。实践证明,其体系认证是成功的。
所以,管理体系认证并非万能,只有与组织的实际情况进行很好的结合,才能真正建立起有助于提高质量、增强竞争能力的管理体系模式。不能为认证而认证,而应把认证作为抓好组织质量管理的基础性工作去做,然后在认证的基础上,寻求组织更大的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