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山东省烟台市质监局的最新数字显示,截至目前,烟台有中国名牌产品28个,山东名牌产品184个、山东名优农产品13个、山东省服务名牌25个,国家地理标志产品8个,授权使用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企业132家,烟台汽车及零部件和烟台葡萄酒两个产业集群被省政府授予“创建山东省优质产品生产基地”。
名牌联姻——从单个名牌到“名牌集群”
名牌产品龙头带动,配套企业迅速跟进。在全市名牌战略带动下,名牌产品和创建优质产品生产基地数量的增加,极大地促进了产业集群快速发展。
以烟台2009年被省政府命名的创建优质产品生产基地为例,烟台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集群有规模以上企业177家,实现产值549亿元,销售收入532.6亿元,实现利税55.4亿元,从业人数有54461人。
在名牌战略的带动和辐射下,烟台正逐步形成名牌产品带动名优企业、名优企业拉动支柱产业、支柱产业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格局。张裕、长城、威龙等企业的迅猛发展,使烟台成为全国规模最大、实力最强的国际葡萄与葡萄酒城;鲁花、龙大、喜旺等企业的迅速壮大,扩大了烟台食品工业的对外影响,为打造“中国食品名城”奠定了基础。
名牌是一个区域经济实力的重要标志,形成一批有影响力的名牌产品和知名企业,对于加快产业升级、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具有重要作用。如今,烟台的产品名牌已由单个的名牌,发展成为了“名牌集群”。比如说,龙口粉丝集群就有中国名牌3个,山东名牌6个;葡萄酒集群有中国名牌4个,山东名牌6个;烟台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集群有中国名牌2个,山东名牌9个。再比如说,烟台市政府确立的机械、食品、黄金、电子信息四大支柱产业中,有名牌91个,占名牌总数的49.46%,烟台确定的八大振兴行业中,有名牌138个,占名牌总数的75%,其中食品行业尤为突出,有名牌47个,占名牌总数的25.54%。
名牌建设——严把质量锻造“烟台制造”
“龙口粉丝”被国家质检总局列为与欧盟互认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玲珑橡胶公司成为全国外商投资企业500强,龙大集团肉制品面对日本“肯定列表制度”出口量不降反升……这些产品驰骋国内外市场的实践无不说明:名牌是烟台制造的市场“通行证”,那么质量则是名牌产品的“催化剂”。深谙此理的烟台企业,把质量放在了企业发展的首位,靠质量的提升来进一步夯实“烟台制造”的腾飞基础。
走进新海集团,挂在墙上的一块“山东名牌”牌匾非常醒目。“这是给企业的荣誉,更是强大的竞争力和显而易见的经济效益!”总结新海的发展之路,总经理饶道苗认为两点足以概括:抓质量,树品牌;抓形象,建品牌。
质量是企业的生命,更是争创名牌的必要条件。新海坚持着“两检验,一控制”的质量管理模式,从原料入厂第一道关开始严格按照“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和“产品质量管理体系”控制产品质量。“我们一直坚持产品质量是生产过程控制出来的,不是检验出来的!所有员工在上岗前都要对食品安全和进入车间工作应注意的细节进行统一培训,确保每一个环节都不出问题!”饶道苗说。在打造优质企业的同时,新海也敏锐的意识到消费者越来越重视名牌,“名牌消费”时代已经来临。
和新海集团一样,2004年才建厂的宝源生物也尝到了名牌效应给企业带来的甜头。专业制作有机、无机肥的他们,从默默无名时到田间地头请求农民给一块地做试验田,到去年仅栖霞一地8000吨的销量,迅速的发展壮大。“一个企业要生存,必须发展名牌!而我们的顾客群是农民,他们购买化肥主要看是不是名牌,因此,名牌就显得尤为重要!”宝源生物副总裁任春宝告诉记者。
名牌兴市——做大产业是方向
“虽然现在全市名牌战略取得了可喜的发展,但是依然存在问题。有的企业不注重品牌宣传,有的企业科技创新能力不足,在当前转方式调结构的大环境下,如何把品牌从名牌做到产业,又如何把产业做大做强,既是问题,也是方向!”烟台市质监局局长岳尧说。
今年5月,烟台市质监局形成了一个深度的调研报告,报告对烟台名牌现状进行了分析。报告特别提到了烟台传统品牌张裕、三环、北极星的品牌之路对比。张裕公司充分发挥名牌的带动作用,展开全方位的国际化战略,将品牌形象提升到国际水平,产品涵盖葡萄酒、白兰地、保健酒、起泡酒四大系列百余个品种,并形成了以博物馆为中心,串联地下百年大酒窖葡萄酒庄园、葡萄园的旅游线路,2009年实现销售收入73亿元,接待中外来宾20余万人次。相比之下,三环锁业虽然产品种类较多,但销售收入主要依赖于挂锁等产品附加值较低的产品;北极星钟表虽然技术装备在国内处于先进水平,但是在现在钟表计时功能的日益减退,装饰化和礼品化越来越明显的世界大趋势之下,北极星外观设计上的创新能力不足也直接制约了企业的发展。“回顾近十余年来这三家企业不同的发展经历,能否充分开发产品的品牌内涵,形成差别优势,很大程度上也左右了企业的兴衰。”
另外,在当前全市上下都在转方式调结构的时期,个别产业结构存在问题,名牌比例很低!拿水产行业来说,烟台作为滨海城市,水产资源非常丰富,300多家水产品加工企业中只有名牌产品4个,仅占全部名牌总数的2.17%,与烟台水产加工大市不相适应!”岳尧局长对此忧心忡忡,他又列举了烟台的服装鞋类行业,他说,烟台是一个时尚的城市,但本地有影响力的品牌少之又少,烟台市场上的服装鞋类大部分都是外地品牌,除了舒朗进军国际市场外,几乎寻觅不到“烟台制造”的痕迹,这与产业结构相当不符。“当前,烟台市委市政府要求支持服务业发展,我们希望以此为切入点,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加大名牌扶持力度,把原有的发扬光大,新的开辟新天地,让‘烟台制造’昂首阔步大跨步发展!”岳尧最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