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掌握了标准,谁就掌握了市场的主动权,这已经成为现代商业文明的一条名言。2005年中国在IPTV、3G、WAPI等多个标准领域都取得了长足进展
WAPI、EVD、TD-SCDMA,中国企业已经越来越不满足于只在产业链下游卖产品了,而是更加希望在技术标准上有自己的声音。尤其是在一些关系到国计民生等重大技术标准的扶植和选择上,中国更是表现出从未有过的支持“自主标准”的决心和勇气。
标准丰收元年
行将过去的2005年,中国在标准征程上收获良多:WAPI和WIFI的较量中, WAPI尽管受到了来自国际上的诸多压力,但还是成为中国的强制国家标准。
IPTV作为2005年的一个新兴热点,H.264、MPEG-4和AVS三大标准的最后裁定工作已经纳入中国标准委员会的工作议程。目前,中国通信标准协会受委托正在加紧制定《中国IPTV标准体系》。但AVS产业联盟相关人士透露,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标准AVS“肯定”会是IPTV标准体系中之一,是国家推荐标准而不是强制标准,而两个国外标准H.264和MPEG-4目前还难以定夺。
曾经让国人千痛万痛的DVD专利,也得到了中国政府的强有力支撑:2005年2月23日,中国信息产业部正式把简称为EVD的《高密度激光视盘系统技术规范》颁布为中国电子行业的推荐性标准。随后,尽管EVD遭受到来自HD-DVD等国际标准的冲击以及岁末的EVD技术持有者的换股风波,但EVD标准在行业的地位已经确立起来。曾经无数被迫关闭生产线的DVD企业的冤情终于有望昭雪。
同样,取得胜利的还有在2G时代就饱受标准专利之困的通信行业标准。
作为一个通信大国,中国等国家在2G时代付出的专利费成就了如美国高通这样的专利巨人。可喜的是,中国在2G时代一直受困于标准的问题在2005年也将划上一个圆满的句号。此前一直困扰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3G国产标准”经过几轮TD测试,终于在2005年12月底收官。承载着中国通信巨大希望的TD—SCDMA,达到了商用要求,产业化也不会成为问题。
更鼓舞国人的是,这一标准已经率先在国外进行商用。2005年11月中旬,中国3G标准首次走出国门,在罗马尼亚获得了突破建设——TD-SCDMA商用试验网。这是中国标准TD-SCDMA第一次走向世界,也可以看作国外运营商对中国自主标准的第一次“考试”。
掌握标准掌握市场
这些高科技行业标准在支撑着中国企业达到一个高度。也折射出中国在吃尽了标准苦头之后的真正醒转:标准的制定并不仅仅国际企业的游戏。
中国要想从制造大国到创造大国迈进,标准必须是个要跨越的坎,跨过了就能成为中国企业的脊梁。
多年来,中国在知识产权领域所遭受的不幸有目共睹,中国的企业很早就开始在自我反省中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但遗憾的是,知识产权意识落后、专利申请脱离实际、自主标准匮乏等原因,中国的企业在面对国际标准竞争和压力时,如何在困境中寻求突破,保护中国企业和国家利益的标准。
谁掌握了标准,谁就掌握了市场的主动权,这已经成为现代商业文明的一条名言。为改变中国在国际标准化中的弱势地位,打破发达国家在国际标准化组织中的垄断,如何将中国的优势技术转化成国际标准已成为中国标准化发展战略的主要目标之一。
未来的标准雄师?
曾几何时,中国在标准问题上已经吃尽了苦头。根源就是中国的企业尤其是高科技企业没有先进技术,在标准和知识产权等方面不具备发言权。
目前在中国高科技产业发展过程中,标准已经成为提高综合国力、使民族尽快自立的保证,但是既得利益的跨国巨头和发达国家“会通过标准和标准背后的专利,为中国企业设置层层铁幕,以扼杀中国民族企业的发展”。
和曾经的“Made in China”一样,“中国标准”问题由来已久,成为中国企业未来发展、走向世界必须要跨过的坎。“谁掌握了标准,谁就掌握了未来产业发展的主动权”的观点已经得到了广泛认同。我们已经不再热衷于中国是一个制造大国的帽子。
在市场争夺中,标准已经成为核心的竞争优势。标准使得产业利益分配朝先行的跨国公司倾斜,从而让追随者使用跨国企业的标准的成本越来越高。与此相随的是,后发企业的低成本制造优势慢慢消失,后发企业的成长空间更加狭小,成长过程更加艰难。
这一点,尤其是在中国加入WTO之后:要么遵循国际巨头的标准游戏,要么就是建立具有国际话语权的中国标准。前者会让中国的企业越来越成为国际企业的加工厂,然后就会和中国的大多数DVD企业一样,慢慢“享受”着专利费交纳之累,然后慢慢的死掉。而后者,则能让中国企业得到世界范围内的尊敬。
中国企业在标准上的奋起,已经正如拿破仑预言的那样,中国是一头沉睡的雄师,当它醒来的时候,它将会使全世界感到震惊。
2005年,中国已经用实际行动证明了,标准游戏并不只是国际企业的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