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查询网-电话:010-62993931

CO金枪鱼被判“死刑”

点击数: 273 【字体: 收藏 打印文章 查看评论
 


  如果吃到嘴里的金枪鱼生鱼片缺乏香味,颜色均匀而无光泽,那你就要小心了,因为你吃到的金枪鱼很可能经过一氧化碳(CO)处理,业内通称“CO金枪鱼”。有关专家表示,“CO金枪鱼”会给食用者的肾脏带来危害,严重的甚至会引起食物中毒。从2006年开始,这种“CO金枪鱼”将不能在市场上销售。

CO让美味成安全隐患

金枪鱼是目前海洋中口味最好、品质最高的深海鱼类之一,无论是营养价值还是口感,都要优于目前消费者熟悉的三文鱼。金枪鱼固然美味,但其处理技术及冷冻保鲜条件却近乎苛刻。据中国渔业协会副会长胡复元介绍,由于金枪鱼肉中含有大量脂肪,在常温下保存会出现脂肪自溶现象,因此一旦捕捞上岸必须宰杀并放入零下50摄氏度的超低温冷库中保存,否则极容易变质走味。如此苛刻的处理技术及冷冻保鲜条件使得普通低温冷库无法满足储存和加工金枪鱼的需求。因此,市场上销售的大部分金枪鱼生鱼片都经过一氧化碳处理。

  金枪鱼的CO保鲜操作大都在前期生产环节——将分割后冷冻处理的金枪鱼放入塑料袋内,而后充装一氧化碳,再进行运输销售。专家介绍说,当一氧化碳与金枪鱼的肌红蛋白结合后,可使肉色呈现鲜艳的粉红色,看起来与新鲜金枪鱼差不多,即使金枪鱼已经腐败变质,颜色也可以和新鲜的一致,但食用后却会对肾脏、肝脏造成损害,严重的可以导致食物中毒。由于普通消费者没法用肉眼辨别金枪鱼质地的好坏,只有品尝时才会感到口味淡且无弹性。

  据了解,国外曾出现过多次食用“CO金枪鱼”中毒的案例。因此上世纪90年代开始,日本首先全面禁售经过一氧化碳保鲜的金枪鱼,欧盟也禁止“CO金枪鱼”出口到欧洲。而目前在国内市场上,由于处理技术及冷冻保鲜条件限制,包括不少大宾馆、饭店的金枪鱼不少是经过一氧化碳来保鲜的,这对消费者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安全隐患。

标准让消费者吃得放心

为了规范市场,全国水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和中国渔业协会等部门制定了《生食金枪鱼》标准。目前,该标准已经制定完毕,并通过全国水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评审,现已上报,预计将于2006年颁布实施。

  该标准明确规定,在加工生食的金枪鱼时,加工车间温度宜保持在10℃以下,不应使用一氧化碳保鲜。在该标准列举的生食金枪鱼产品理化指标中,一氧化碳含量也已有了严格限定,每千克生食金枪鱼中一氧化碳含量应不大于200微克。据介绍,凡是用一氧化碳处理过的金枪鱼都不会符合该标准所限定的含量值。此外,该标准还规定,口味淡、无弹性的金枪鱼都将被判定为不合格产品,一经发现,立即逐出市场。

  专家表示,消费者在食用金枪鱼生鱼片时,一定要注意识别,超低温储存的金枪鱼,其肉色一般呈红色或暗红色,光泽很自然;一氧化碳处理过的金枪鱼,其肉色呈粉红色系列的人造色,颜色均匀而无光泽,各部分颜色都无差别,切开后会变色;新鲜金枪鱼肉解冻后触摸时有弹性,吃到嘴里具有金枪鱼特有的美味和香味,一氧化碳处理过的金枪鱼则无弹性和香味。

  从2006年开始,国内出售金枪鱼产品将采取“标志化”方式,即在市场上销售的金枪鱼都将贴有(或带有)中国渔业协会远洋渔业分会的推荐标志,消费者可以来判定金枪鱼是否经过一氧化碳处理而放心食用。

作者:龙行 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 发布时间:2005年12月27日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内容
用户信息中心
本月排行TOP10
  • 还没有任何项目!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管理登录
Copyright ©2010 - 2015 北京中标金质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电话:010-62993931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后屯南路26号专家国际公馆5-20室
备案编号:京公网安备11010802008867号 京ICP备09034504号 新出发京零字第海1403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