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清河县油坊镇曲方村农民曲成海尝到了标准化种植大蒜的甜头,今年,更是扩大规模,种了近10亩,虽然受气候影响,减产10%,但他按标准种的大蒜“个头大”、品质好,丝毫不影响卖个好价钱,加上今年大蒜行情好,减产却不减收,亩均收入将达到6000多元。像他这样的蒜农,油坊镇还有很多。他们种植的6500亩大蒜,售完后,将有近4000万元的收益。蒜农说:“是‘标准’让他们的钱包鼓起来了。
油坊镇种植的紫皮大蒜,上世纪八十年代,曾出口西欧、北美等国际市场。为指导普及大蒜的无公害生产,实现规模种植,帮助农民增收,2007年,清河县质监局联合油坊镇政府编制起草了《无公害食品?油坊大蒜生产技术规程》和《无公害食品?油坊大蒜质量标准》。2008年又被国家标准管理委员会列入第六批全国农业标准化示范区项目。在刚刚推广大蒜标准化种植初期,多数蒜农对“大蒜标准化生产”顾虑重重,种植管理还是“老一套”,每亩播种3万多个蒜种。但一些向往“新事物”的农民,严格按照大蒜标准化生产进行种植管理。收获时,按标准化生产种植的,蒜苔抽的多,“蒜头”个儿大;按“老一套”种植的,不但蒜苔少,而且蒜头小,销售时明显的差价,让蒜农看到了标准化种植的力量。在该县油坊镇曲方、前魏村,甚至有一些搞羊绒加工的,也卖掉了梳绒机,种起了大蒜。一时之间,采用新方法,按标准种植管理大蒜,在该镇蔚然成风,种植规模也越来越大,2007年仅3000亩,2008年达到4500亩,去年种了6500多亩。
通过几年的标准化种植,油坊镇的紫皮大蒜已小有名气,一级品率由标准化种植前的20-30%,达到现在的70-80%。由于其“蒜头”大、品质好,山东金乡的一些种植户,纷纷到这里选取“蒜种”。曲方村支部书记方有道在谈到今后的打算时说:“我们种的紫皮大蒜,由于全部使用农家肥,按标准化种植、管理,是真正的绿色无公害食品,在市场上很受欢迎。今后,要注册个商标,走品牌发展的路子,还要建网站,进一步扩大知名度,让蒜农的致富路越走越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