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旦、春节将至,再加上“限放令”的出台,今年北京市民对于烟花爆竹格外关注。而上月刚刚成立的北京市烟花质量监督检验站就成为进京烟花爆竹的第一道“岗”。应该说,这道岗“站”得好不好,直接关系到今年春节首都人民的安全。
北京市烟花质量监督检验站副站长李增义告诉记者,北京市烟花质量监督检验站是由北京理工大学和北京市质量技监局合办的,该检验站拥有450平方米的室内测试场与1200平方米的室外试验场。由于北京理工大学在烟花爆竹安全检测方面有着先进的设备和丰富的经验,因此,这次从学校实验室变成一个经政府授权的检测机构并没有费太大的力气,只是引进了一批新的检测设备。“目前,我们这里的设备是全国最先进的,有36台(套)仪器,价值200多万元。检测人员的配备也是全国最好的。”
在北京市烟花质量监督检验站,每一个检测样本都必须通过10多种严格的检测才算过关。首先,检验员要对产品的标识、包装、外观和烟花尺寸进行观察和测量。接下来,检验员要提取药剂,对不同烟花爆竹的药剂种类和装药量大小进行分析和称重。然后是烟花中装填药剂的安全性检验,通过对药剂的撞击、摩擦、冲击、模拟运输和存储等实验,来检验烟花的安全系数。最后再对烟花燃放过程进行检测,检测内容包括烟花的引燃时间是否合理、引燃过程是否出现延时、燃放的音量是否超过140分贝,以及烟花燃放高度、发射偏斜角和产品烧成率等等。
“为了站好这道岗,我们做每一个实验项目都如履薄冰。”李增义透露,为了确保烟花燃放安全,北京市烟花质量监督检测站的检测标准非常“苛刻”。比如,检验员要将提取的烟花药剂分别在75℃和-25℃的环境中放置48小时,如果不出现问题才算合格。
记者了解到,今年3月,新修订的《烟花爆竹安全与质量》和《烟花爆竹抽样检查规则》两项国家标准正式实施。新标准对烟花爆竹的生产、运输、储藏等环节的安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新标准明确规定,禁止使用氯酸钾、砷化合物、汞化合物作为生产原料,并按照产品的药量和它所能构成的危险性,把烟花爆竹分为A、B、C、D四个级别,不同级别的烟花爆竹有着不同的引燃时间。另外,新标准还要求在烟花爆竹产品的包装上明确标注产品的级别、含药量、燃放说明和警示语。
从北京市烟花质量监督检测站的检测结果来看,目前进京的烟花爆竹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产品的外观标识以及引燃时间达不到新标准的要求。李增义认为,这些问题主要是因为新的烟花爆竹质量标准今年才刚刚实施,很多厂家还没来得及按照新标准生产。“比如引燃时间,其实新标准比老标准更宽松了,但很多企业还没有改过来。”
据了解,目前北京供销社已经与各地烟花爆竹生产企业签订了超过9000万元的合同,检测站计划按照批次来进行抽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