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中国正成为举足轻重的“世界工厂”, 对世界经济的影响日益增大。现在,很多大的跨国公司都在中国建立生产基地。不久前一位著名的华尔街分析员直言,要把七大工业国组织改成五大工业国组织, 美日英保留, 把中国加进去, 把德法意合并成一个, 把加拿大排除在外。最近一段时间来,中国企业如联想、TCL、中石油、海尔等对外国公司的收购动作更是使相当多的西方人士震惊。
可是,在中国企业开始四处出击立业扬名的背后,却隐藏着能源危机的巨大阴影。20多年来,中国大量吸收了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转移的制造业,成为“世界工厂”。如今,制造业占中国经济的比重高达54%。中国自1993年起成为石油进口国,石油需求量连年暴增,2003年起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石油进口国和消费国。2004年夏天,中国面临二十多年来最严重的能源危机,电荒、煤荒、油荒,全面爆发。现在一方面是需求的急剧增加, 另一方面却是资源的严重缺乏,以致中国人一向自诩的“地大物博”再也难以说得出口。
能源紧张,一方面固然与产业结构、能源消耗结构不同有关,另外也反映出中国企业能源利用效率偏低的事实。以单位能源每千克油的使用所产生的国内生产总值计,中国大约是0.7美元,能耗强度约为日本的6.58倍,德国的4.49倍,美国的3.65倍,巴西的2.35倍,印度的1.24倍(2001年数据)。从宏观上看,我国能源经济效率明显低于发达国家的水平,也低于印度、巴西等许多发展中国家。中国企业中的能源利用效率之低由此可见一斑。但能源的浪费也仅是各种形式浪费中的一种而已。由于中国企业在工艺水平,管理水平方面的局限,各种形式的浪费简直可以用触目惊心来形容!
按照精益生产的分类,企业生产中有7类浪费:等待的浪费,搬运的浪费,动作的浪费,不良品的浪费,加工的浪费,库存的浪费,制造过多过早的浪费。如果再加上人才的浪费,中国制造企业的浪费实在是惊人,说得直接一点就是很大程度上是依靠出卖廉价的资源和初级产品来挣钱。全球消费市场的快速变化以及中国紧张的资源状态决定了中国企业不可能再走单纯的大规模生产的发展道路,精益生产成为中国更上一层楼的必然选择。如果把建立在低廉的劳动力成本上的大量生产看成是中国企业过去成功的屠龙宝刀,精益生产则是中国制造业将来跻身世界经济的倚天剑!
源于丰田生产方式的精益生产,简而言之就是用尽可能少的资源在适当的时间和地点生产出适当数量的产品,核心思想就是彻底消除浪费。精益生产已经从生产制造业发展成一种管理思想体系,广泛应用于汽车、航空航天、机械制造、建筑、食品零售、邮政服务等行业。精益管理是企业追求效率的极致表现,这种管理体系以及相应的精益工具可以有效应对中国企业现在遇到的困境。中国企业引进精益管理从小处说可以有效地消除浪费,降低运作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和产品质量,提高企业快速反应能力;从大处而言,可以节约国家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增强中国企业整体竞争力,使中国真正地成为世界级的巨人。这也是每一位中国企业人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