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在中央的统一部署下,全国上下开展了轰轰烈烈的产品“质量提升”活动。“质量提升”活动是继产品专项整治行动、“质量和安全年”活动后,质检系统面临的又一项新的任务和挑战。要顺利完成这一历史使命,对检验检疫部门而言,应当做好“两手抓”。
一要抓好企业出口产品质量自控。无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还是《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等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的特别规定》等法律法规,都明确了企业是产品质量的第一责任人,从这点来讲,要促进进出口产品质量的提升,核心还在于提高企业的质量意识,抓好企业的质量自控。企业对出口产品质量自控意识不提高,产品质量的提升只能够是“海市蜃楼”。很多质量事件的产生,其最关键的原因还在于企业放纵了对产品质量的严格把关,甚至弄虚作假。正是片面追求利润的最大化,而把对产品质量的把关转移到监管者身上,最终导致了悲剧的发生。退一步讲,如果企业对产品质量失去自控意识,监管者再努力,舆论监督再得力,产品质量也难以得到保证。如何保证企业对出口产品的质量自控?“事前教育、事中监督、事后严惩”三管齐下,可以起到标本兼治的效果。事前教育不仅要正面教育,更要用大量反面典型进行教育,让企业知晓产品质量违法的巨大代价,以起到威慑作用;事中监督应将企业出口产品质量自控与检验检疫方式、日常监管频次、通关放行速度等挂钩,让企业时刻绷紧产品质量这根弦;事后严惩不仅注重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对企业因产品质量导致的违法行为从重处罚,同时还应该启动对企业的诚信评价,让企业因产品质量一次违法而“终身出局”。
二要抓好检测机构的检测水平。完全将出口产品的质量把关交给企业,既是不现实也是风险极高的,毕竟在当今的社会背景下,仍旧会有极少部分出口企业为了自身利益而不顾产品质量铤而走险。这就需要产品质量的监管支撑—检测机构,把好出口产品质量的最后一道关,即提高对出口产品的检测水平,杜绝不合格产品流到国外。打铁还须自身硬,提高检测机构的检测水平,一方面需要提高对检测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明确检测工作的主要任务,摆正检测工作的职能定位,使检测工作切实为检验检疫工作服务,为维护质量安全服务;另一方面还需要检测机构加强制度建设,完善管理,明确岗位职责,做到各负其责,对检测的核心过程和关键控制点甚至需要多人把关制度。提高检测机构的检测水平,更需要检测机构加大资金投入力度,不断提升科研攻关水平,充分发挥技术优势,对出口商品的不合格项既要检得出,更要检得准,从而提升出口产品的质量。
(作者单位:宜兴检验检疫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