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电子标签、红外光谱等高科技产品将应用到奥运食品安全保障的措施中,而一套完整的奥运食品安全应急预案也将初步成形。
这个看似普通的小标签,就是将在奥运期间加贴在大米、面粉、油、肉、奶等食品上的“电子身份证”。标签采用了先进的非接触性无线射频识别技术,它将对食品的种植、生产、加工、运输进行全程跟踪监控,实现了从“农田到餐桌”的安全保障。
有了电子标签以后,这个食品所有的档案,从哪儿来的,流经哪儿,到哪儿去,被谁吃的,到哪个饭店了到哪个餐桌了, 都会非常具体地时时在线去控制。
据了解,奥运会期间北京将接待各国代表团、工作人员、记者、观众等近800万人,预计供餐超过1300万份。为此,本市设立了97个食品安全监测点,对65类3900多种奥运备选食品的供应基地进行为时两年的跟踪检测,并初步建立了完整的奥运食品安全应急预案。
预案里面,把人员、物质储备、技术分工、操作流程、组织协调、报告救治一套体系全部像网一样联系好了,在第一时间内把事态控制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