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查询网-电话:010-62993931

创建质量:以品质文化建设为先导

点击数: 【字体: 收藏 打印文章 查看评论
 

回顾企业的过去,衡量我们质量管理的水平,与世界知名企业相差太远,我们不仅落后在技术上,更重要的是落后在观念、管理和基础上。因此,我们必须从根本和源头抓起,也就是说,要通过“创立零缺陷、一次做对的质量工作理念,推行六西格玛质量改进方法和手段,建立TS16949质量保证体系”,形成企业的质量文化,实现质量管理的根本突破,真正实现“追求完美,锻造卓越”的企业目标。

  建立组织机构

  若想改进质量,必须改变观点,开展质量文化的革命,建立一种面向客户的,能推动和创建企业质量文化的组织机构。这种组织机构以客户为中心,由被动管理质量转变为主动改进质量,质量的观念和心态由要我抓转变为我要抓;质量部门的职责由叫人反感的管理别人改进质量转变为服务别人、帮助别人改进质量;各级人员的工作,由等待安排,不敢决策变为推向前沿,自主管理,自主决策,充分体现能力、业绩;以调动积极性提高成就感,培养和锻炼人才,发挥各级骨干作用完成日常的常规工作,同时增设质量委员会和专门推进室,配置资源,开展质量变革,表达企业的决心和态度,也使我们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开展质量变革,创建质量文化。


  推行“零缺陷”质量理念


  郑重宣布质量变革开始日,把“零缺陷、一次做对”作为企业质量工作的理念。指定并授权一名厂领导专门负责质量变革工作;设立质量委员会(应有质量、技术、财务、装备等部门),建立例会制度,每半月开展一次活动,检查质量变革进展情况,讨论研究问题,配置资源、沟通协调、解决推进难题等;成立推进办公室负责日常推进和培训工作;聘请专家对企业的高层和中层管理骨干进行洗脑,灌输零缺陷和六西格玛的质量理念和改进方法;指派几名有经验、素质较高的推进骨干进行学习,培养师资及黑带大师,然后由他们开展常年培训,并实施质量变革的具体推进工作;培训要抓住关键,以点带面,培训后要评价效果,注重实效,每名高中层管理人员都必须参加培训,并应用零缺陷和六西格玛管理理念和方法开展工作。


  建立质量成本评价系统


  过去我们对质量的衡量仅仅是产品的废品率、返工率、直接的产品废损,这种计算和统计非常局限,远远不能反映我们由于一次未能做对,需要重做、补救为企业所带来的浪费和损失。举个例子,东风公司锻造厂去年发生的022叉子事件,如果单纯计算零件损失只有3万多元,但是,为了处理和返工,我们要先后安排20多人次与客户协商,先后几次召开分析会,分析问题,制定返工、补救方案,大约有80箱的零件需要重新多次反复转运,大约有1万多个零件需要重新加热,锻打、热处理、喷丸、检查,重新消耗能源、动力、人力、时间;由于是返工,效率低下,重新锻打至少3名工人占用一台机组和一个月的时间才能完成,估算一下企业所占用的资源和产生的浪费不下20万元,这些,还未包含参与处理人员的工资,在制品积压,资金周转、保管的费用损失,以及客户抱怨、领导不满、部门矛盾、员工情绪等方面的精神损失。不算不能惊人,不算不能引起重视,不算我们会沾沾自喜,不算我们看不到问题,不算我们不知道做错事的浪费有多大。因此,要与财务部门相互合作,建立一种新的质量损失分析系统,用一次没有做对的代价,来衡量企业工作失误造成的损失,让每个人、每个单位都重视工作质量,一次把事情做对,为企业减少损失,增加利润。


  建立质量成果奖励系统


  有了一次做对的理念和六西格玛的改进方法,还要建立一个系统,衡量、评价工作和改进的成果。通过及时不断地衡量和评价,证实员工的工作热情、企业的质量变革效果。通过衡量,及时宣传好的做法,并建立奖励制度,给予物质和精神上的奖励,激发和调动员工改进工作积极性。


  建立客户信息系统和供应商管理系统


  为客户服务,获取利润是企业一切管理活动的中心,因此,应当建立客户信息系统,利用计算机网上信息管理平台,建立一个客户信息中心,将所有客户的订货要求、技术要求、质量要求,生产发货计划、反馈意见、质量投诉等方面的问题实现网上共享,集中统一管理,加快客户信息传递速度,提高信息准确性和可追溯性,防止口头传递和理解偏差,强化问题处理的力度,提高效率,提高客户满意度。


  加强供应商的管理,处理好相互的合作关系,是企业保证产品质量、保证交货期、保证客户满意的重要一环。因此,加强与供应商的信息沟通,及时有效地反馈供应商的质量状态,建立供应商管理系统;对供应商满足要求的情况进行评价;根据评价结果,管理供应商;指导、帮助、培育有价值的供应商进行改进、改善以满足客户的要求。

作者:佚名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05年11月24日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内容
用户信息中心
本月排行TOP10
  • 还没有任何项目!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管理登录
Copyright ©2010 - 2015 北京中标金质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电话:010-62993931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后屯南路26号专家国际公馆5-20室
备案编号:京公网安备11010802008867号 京ICP备09034504号 新出发京零字第海1403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