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查询网-电话:010-62993931

化工行业应通过英展被逐事件审视自身在知识产权方面的认识

点击数: 【字体: 收藏 打印文章 查看评论
 


  上月底,在欧洲最大农用化学品展览会英国格拉斯哥农作物科学与技术展览会上,几十家中国参展的化工企业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尴尬:被巴斯夫、拜耳等国外几大化工业巨头以产品侵权为由逐出了展会。这些企业中包括华星化工、威远生化等国内上市公司。虽然事件的是非曲直还处于争论之中,但是,除了当事企业要据理力争,维护自身权益以外,整个化工行业都应该通过这次被逐事件重新审视我们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认识和做法,吸取其中的深刻教训。

据说,几大国际化工巨头之所以做出如此过激的行为,是因为中国企业在展会上宣传的部分产品侵犯了他们的知识产权。而国内企业却说,这些产品的专利在中国已经超过了保护期。看上去这场风波是中外企业对有关法律的不同理解所导致的,但其中却反映出中外企业在对知识产权保护方面思维方式的冲突。

在市场经济发达的国家,侵犯知识产权是一种全社会都难以忍受的行为,无异于对他人财产的打砸抢。但是,长期以来,我们国内的一些企业,特别是处于技术含量要求高的领域的一些企业,却弥漫着一种“侵权是本事”的潜意识,甚至谁能“偷技术”谁就能发财。这导致许多企业对产品是否侵犯知识产权缺乏应有的警觉性。就以这次事件当事企业所在的农药领域为例,来自各个渠道的统计资料都显示,目前我国的农药产品大多都是仿制产品,自主研发的产品不到10%,在国际农药市场中,确实还鲜有真正的“中国制造”。在这种情况下,发生专利侵权恐怕是无法避免的。以前在国内市场上就多次出现过国外企业追到中国来状告国内农药企业侵权的官司。但即使是中国加入WTO近4年了,很多企业也还没有将这一问题提高到事关行业生存的高度来认识。这回咱们跑到人家的地盘上,不出事才怪呢!要是说此次事件中被逐的企业有意拿被怀疑侵权的产品去参展肯定是冤枉他们,但是,正是因为知识产权保护的意识不够强,对国际上有关规则了解得不够,才使这些企业在选定参展产品时忽视了对是否可能涉及知识产权问题的考虑。其实,要避免类似的尴尬并不难。参展前企业只要到该国的专利网站上查询相关的信息和法律规定就能做到。但是,正是这些企业这方面的意识欠缺,使得他们没有去做这样简单却非常重要的工作。

这次事件不论最终的结果如何,都会对中国化工行业产生不小的影响。当事企业经济上的损失和产品销售上的损失还是小事,如果这一事件使国际市场形成一种中国化工企业“缺乏知识产权保护意识”的判断并因此导致整个行业今后进入国际市场时受阻,损失就大了。

这次被逐事件再次提醒我们,中国化工企业进入国际市场,必须改变观念,学习规则。

作者:佚名 来源:中国塑料网 发布时间:2005年11月17日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内容
用户信息中心
本月排行TOP10
  • 还没有任何项目!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管理登录
Copyright ©2010 - 2015 北京中标金质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电话:010-62993931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后屯南路26号专家国际公馆5-20室
备案编号:京公网安备11010802008867号 京ICP备09034504号 新出发京零字第海1403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