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3月31日,广州港务局召开“以建设国际航运中心为目标的广州现代航运服务业发展策略”研讨会,邀请来自高校、航运企业的专家学者及业界资深人士,省、市政府有关部门领导等40余人,为广州现代航运服务业“把脉问诊”,“对症下药”谋发展。
会上,专家们紧紧围绕着广州实施贯彻《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和《广州现代产业体系规划纲要》,立足广州实际,以建设国际航运中心为目标,就广州现代航运服务业的发展,做大做强海港经济等问题发表见解、提出指导意见,并进行了互动讨论。
广州应大力发展现代航运服务业 首先,可以有效提升广州港软实力。高度发达的现代航运服务业是国际航运中心的重要标志与核心竞争力所在。当前世界主要港口都把发展现代航运服务业作为提高港口核心竞争力、提升软实力的重要手段。广州虽然在港口、航道基础设施等硬实力方面发展迅速,但反映在软实力的现代航运服务业却发展缓慢,突出表现在广州航运服务产业链条短而且主要集中在装卸仓储、船舶货代、船代货代等附加值较低的下游产业,中上游衍生产业开展少。因此,广州未来欲培养核心竞争力,就应该更多地重视打造软实力,创造比传统港航业更大的价值,改变广州港大而不强的现状,实现港口的转型升级。
其次,可以有力促进广州国家中心城市建设。现代航运服务业是航运业高端化、集聚化发展的主要形态。在广州以现代服务业为主导、服务经济为主体的现代产业体系发展思路指引下,发展现代航运服务业既是题中之义,更是广州作为国家中心城市对区域发展集聚辐射力、带动力的具体体现。研究表明,现代航运服务业可以衍生大量相关的新兴产业,带来强大的乘数效应,其自然对数每增加一单位能够导致广州实际GDP的自然对数增加1.1962单位,能够导致广州服务业增加值的自然对数增加1.3706单位。以广州和香港为例作比较发现,广州港虽然是现代化枢纽大港,但对经济的贡献度只有5%,港航产业主要体现在港口服务、船舶运输、航运辅助业等传统航运服务业,对广州产业发展的集聚、带动作用和对区域经济的辐射、服务功能相当有限;而香港凭借其国际航运总部中心、船舶注册中心、船舶融资中心及国际航运结算中心及海事仲裁中心的地位,尽管港口核心行业经济收入只占香港GDP的4%,就业人口占总就业人口的3.4%,但包括贸易、金融、保险等衍生服务在内与航运活动有关的经济收入却占到香港GDP的20%,相关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口的25%。可见,发展现代航运服务业给港口城市带来了产业集聚辐射力、带动力的强化和航运高端要素配置能力、航运综合服务能力的提升。
广州应立足自身谋划现代航运服务业发展 广州要立足发挥自身优势、注重现代航运服务产业链的协调配套和软环境的改善,特别是针对当前现代航运服务业主要处于产业链下游的状况,重点培育和发展中上游衍生服务业。应该顺应世界经济中心、国际航运中心向亚太地区转移、香港国际航运中心功能调整的趋势,配合国家区域发展战略、产业发展战略、海洋发展战略的实施,借力《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着眼于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和珠三角区域一体化,加强与香港的紧密合作,遵循“扬长避短、打造特色、先易后难、重点突破、分步推进”的原则打造现代航运服务产业群。及早、稳妥、因地制宜地发展现代航运服务业,目标是构建更加完善的现代航运服务体系,与高效的港口物流服务、完善的集疏运体系相呼应,形成与香港错位发展的国际航运中心。
相关链接
广州具有良好的区位优势、广阔的经济腹地、比较完整的人才、技术、产业支撑体系,也有一流的港口设施,比较完善的集疏运体系。2009年,广州港货物吞吐量完成3.75亿吨,增长4.4%;集装箱完成1131万标准箱,增长1.8%,集装箱吞吐量和港口吞吐量均列世界港口排名第六位,逐渐发展成为国际现代化大港。但在现代航运服务业软实力方面,与伦敦、香港、上海等港口比较还存在较大的差距。 广州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设是实现广州国家中心城市功能的重要载体和途径,而现代航运服务作为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快速发展对于港口和航运中心的建设具有积极作用,对于广州提升国家中心城市功能和建设国际化大都市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