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宣武区福长街一消防栓因故障漏水,喷出的水柱在路面形成三四米高的“喷泉”,很快淹没了该段路面。经过维修后故障清除,但清扫大量积水着实让周边居民忙活了一阵。(昨日《新京报》)
此新闻最终落脚在“漏水并未对周边住户造成损失”,似乎“喷泉事件”未给居民带来损失,就不用过于计较。然而,笔者却着实心疼不已。无论如何,在水资源日益紧张的京城,这样的“人造喷泉”无疑值得追究一番。
事实上,如果留意新闻报道,就会发现消防栓“意外”喷水的事还有很多。
今年6月3日,新源街西北口一处消防栓破裂,喷出的水柱达三层楼高。经过维修人员5个小时的修理,才将喷水止住。(《新京报》6月4日)而陶然亭附近的新兴里小区因消火栓未关水闸,导致一水管破裂,高达15米的“喷泉”激涌两个小时。(《新京报》7月1日)。
这些意外的“喷泉”究竟浪费了多少珍贵的水资源,恐怕难以计算,但观其水柱之高、喷涌时间之长,就足以让人对浪费之巨有个基本的认识。而且,消防栓不仅会时不时制造几起“喷泉”,还有些地方,比如笔者家附近的某些老居民小区,消防栓常年漏水不停,却总是无人理睬。
鉴于此,希望有关部门能尽快对北京市内的消防栓进行全面而彻底的检修,以便及时发现隐患,杜绝“人造喷泉”再度上演,也消灭“细水长流”的现象出现。并且,最好能采取辖区负责制,对消防栓进行定期“体检”,尤其在换季气温变化较大、容易引发消防栓破裂时,频率不妨加大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