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检验检疫局在“科技强检”方面取得的不凡业绩,给人们以无尽的思考:作为一个业务量并不是很大的直属局,他们为什么能在短短几年间就拥有了如此雄厚的科研力量?
与一流科研机构共建研究新单元
我国加入WTO之后,检验检疫部门被历史地推到了保障国家经济安全的最前沿,如何担负起利用技术手段保护国家利益、维护人民权益的重要任务呢?
北京局党组经过一段时间的审慎思考,决定与一流科研机构共建研究新单元,利用“三个结合”走出一条跨越式发展之路。
一是和高等院校、科研院所、高新技术企业科研工作相结合,走联合发展之路。5年来,北京局先后与原国家质检总局动植物检疫实验所等单位合作,开展了SARS冠状病毒全基因组芯片的科研课题攻关;与中国医学基金会新药基金管理委员会等单位合作开展“人用纯化SARS病毒灭活疫苗”的研究等等。同时,该局还与中国科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农林科学院、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农业大学、重庆大学、浙江大学、武汉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北京农学院等多家大专院校建立了广泛的技术交流与合作关系。
二是和参与国家“863”计划相结合,走依托发展之路。局党组执著的精神,真诚的态度,不懈的努力,使北京局在短短几年内,主持参与研究的5项课题被列入国家“863”计划。目前,主持参与“863”计划、国家“973”课题、“十五”国家科技攻关项目课题及子课题多达22项。
三是和建立博士后工作站相结合,走高端发展之路。经过积极争取,通过严格考核,北京局博士后工作站在2003年正式启动,面向国内外一些重要领域招收博士后进站开展研究工作,为吸引高水平人才、提升检测技术水平构筑起新的更高的平台。
三管齐下,共同支撑,在短短几年时间内,北京局的科技工作取得了跨越式发展,先后主持参与国家级科研课题22项,全国质检系统科研课题42项,多项成果不仅在全国质检系统处于先进水平,有的更是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聘请优秀科学家加盟研究机构
将帅式科技领军人物,对一个研究机构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和水平至关重要。
2002年6月,中国工程院院士洪涛,从北京局魏传忠局长手中接过聘书,正式出任疯牛病检测实验室高级技术顾问,为北京检验检疫局实施“借船出海,借梯上楼”战略拉开了序幕;随后,中国艾滋病防治首席科学家邵一鸣、诺贝尔奖获得者盖达赛克博士等20多位专家学者先后成为北京局的科研顾问,从而将北京局“借船出海、借梯上楼”战略推向了一个新高潮。
为了促成这些合作,魏传忠局长耗费了大量的心血。他经常利用周六、周日的时间和有关专家进行洽谈,多次在北京、重庆等地往返,从研究人员的实验室,到著名专家学者的书屋,他不知疲倦地奔波,为北京局科技的腾飞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借船出海,借梯上楼”战略使北京局网罗了一大批各个领域的科技专家,为该局向众多检验检疫技术的制高点发起冲击积聚了人才力量。目前,在国内,北京局已和很多科研机构、大专院校建立了联系,通过资源和需求的联合,充分利用实验室及人才资源和有关单位展开多领域合作和研究;在国外,该局还和美国、日本、澳大利亚、德国的相关研究机构建立了深厚的联系和合作,呈现出了全方位发展的态势。
在合作中增强自身实力
与外界合作,是建立在自身具有一定的实力基础之上的。只有如此,才能在对外合作中拥有主动权,才能在合作中不断汲取对方的优势,提升自身水平。
近几年,北京局科研工作在合作中不断创新,取得了数个第一:建立了质检系统第一个疯牛病检测实验室和第一个可用于SARS病毒检测的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第一个研制并使用环保型真空循环熏蒸设备,率先建立禽流感、新城疫病毒荧光RT-PCR检测方法;全国口岸第一个高标准的负压隔离检疫室;开创全国实施检疫犬检疫的先河,创立了“人-机-犬”的入境旅客携带物查验新模式;率先研制成功世界上第一张覆盖SARS冠状病毒全基因组芯片;等等。尤其是北京局在疯牛病、禽流感、艾滋病、植物疫病等检测技术研究方面成绩突出,以高致病性禽流感检测技术、SARS冠状病毒全基因组芯片检测技术、人用SARS病毒灭活疫苗的研究为代表的科研课题已具有国际先进水平。
在北京市科学技术奖励暨2005年科技工作会议上,北京局独立申报的科研项目“真空循环熏蒸技术及设备的研究”荣获北京市科学技术三等奖,这是北京局首次获得北京市科学技术奖励。在这次会议上,由北京局和北京市预防医学研究中心等单位共同承担的“北京公共健康安全体系资源调查、现状及其应急体系和机制建设研究”也获得三等奖。
拥抱世界,瞄准一流。北京局走出了一条科技兴检的新路。他们通过全方位、多层次的科研合作,明显提升了科研创新能力和研发能力,初步奠定了其在国内外的知名度,对全系统的科研机构进行对外合作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