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闹得沸沸扬扬的“质量门”,却让丰田公司的声誉深受影响。据调查显示,截至目前,2010年国内的丰田汽车销量已经跌出前十位。
究竟是什么让一个有着70余年历史的汽车巨头深陷质量泥潭呢?
有专家们认为,是丰田公司近乎苛刻的降成本要求。据悉,丰田公司曾计划在5年内,将180个主要零部件成本降低30%。但更多人却认为问题出在了丰田的零部件供应体系上。与通用、福特等公司残酷淘汰零部件供应商不同,丰田公司更愿意保证零部件供应商的稳定,保证他们的合理利润。而正是由于没有开放式的竞争,这种相互依赖的系统性风险不断增加,“故步自封”和“养懒汉”的情况在零部件供应商中随处可见。同时,丰田公司在实力强大的零部件供应商面前也逐渐丧失话语权,无法找到合适的方式离开他们、考核他们甚至惩罚他们。
同时,随着丰田公司在全球的迅猛扩张,一些新零件供应商进入到了丰田体系中(例如这次生产油门踏板的),这些新供应商则更难控制。
质量是企业的命脉,丰田的“质量门”再次给我们敲响警钟。2010年,航天企业的民品任务不断增加,在资源有限,时间有限、目标明确的情况下,也要求航天企业必须有效开展外部协作和商业合作。
在这个过程中,如何让航天企业的商业伙伴保持活力,如何在生产、质量、进度管理中约束监督他们,如何降低相互依赖可能造成的风险,是航天企业在大力发展民用产业中必须高度关注的,这也是丰田“质量门”带给航天企业的最有益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