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建立规范的建筑市场 除了加强法制和监管外,建筑企业建设信用文化也是规范市场的必要条件。企业信用文化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用以支配和调节企业与社会、企业与企业、企业与个人之间信用关系和信用行为的一种基本理念和规范,其最本质内涵是它的共赢性,即在追求自身利益的同时,尊重他人利益,诚实守信,按约办事,不损害对方和公众的利益。信用文化依赖于一个国家的制度文化、法制文化和道德文化,是社会道德规范和制度规则的内化整合。
建设领域信用体系的建立是一项社会综合工程。其中公共信用是关键,个人信用是基础,而企业信用则是整个信用体系建设中的重点和突破口。健全企业信用文化体系可以使企业信用信息公开化,降低信用风险产生的可能性,提高市场交易行为的透明度,保证市场的正常运行。
从信用文化的角度审视当今建筑业企业,我们要走的路还非常远。现阶段,依法诚信经营还未成为所有企业的最高原则,整体品牌价值不高、凝聚力不强和服务质量低劣等也是我们的劣势。我们的一些企业无论是招投标、融资、施工用料和支付民工工资,屡屡发生信用缺失的行为。
如何构建建筑企业信用文化 建立企业内部信用文化管理制度,提升自身信用形象,重要的是要强化自律和健全防范机制,建立一套旨在激励诚信、鞭挞不正当竞争、奖优罚劣的信用管理制度。例如拖欠民工工资的主要原因是建设方拖欠工程款以及垫资施工等原因。然而,从本质上讲,这一问题折射出建筑企业实力和信誉的表现,因为每个建筑企业都面临相同的市场环境,而表现却大相径庭。例如广厦建设集团明文规定:民工工资必须按月、按时、足额、公开发放,否则就对责任人通报警告或扣发年终奖金。因此要努力做到信用文化建设规范化、制度化。实践证明:这种规范和制度,不但使企业树立自身信用形象,赢得更高的市场美誉度和顾客信任度,而且增强了企业的凝聚力和市场竞争力。应当认识到,今天的声誉,就是明天的市场!
强化企业自我约束机制 在市场经济的竞争中,建筑业已成了高风险行业。据了解,浙江的建筑企业至少有15%已到了亏损的境地。一些企业为了生存,走向了弄虚作假的邪路,以致陷入恶性循环。企业必须建立风险回避、风险转移和风险分担等信用防范体系机制,把风险集中度控制在目标内,把信用风险管理贯穿企业生产经营全过程。同时要建立一种理念:企业凭声誉揽业务,靠实力闯市场。
营造诚实守信的良好氛围
在当前的工程招投标中,常见施工企业以高资质的项目经理和优秀施工企业班组参加投标,以获取更高的企业荣誉分,提高中标率。一旦中标,进场施工,就以种种理由抽走投标文件标明的项目经理和工程技术人员,换上“招兵买马”临时雇用的人员,这就难免影响工程质量。由此看来,企业的诚信经营,应作为一项根本性原则,长期坚持,抓出成效。要作为长期的任务,教育员工牢固树立诚信守法意识,重视社会、企业对自身的信用评价,增强对各类失信行为的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形成知法守法、诚实守信、兑现承诺、失信必惩、奉献社会的良好氛围。企业的信用文化建设,关键是拥有一支既有先进科学技术又有良好文化道德素养的人才队伍。
提高信用管理和技术水平 建筑企业的信用文化建设既是现实急需,又是历史课题,它与我国建筑业的整体发展水平紧密相连。建筑企业应积极配合政府有关部门,建立以信用现状调查、信用评价、信用监督和自律、信用档案管理和信用信息公开等信用信息系统。
总之,在当前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新形势下,信用文化已成为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法宝,企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迈入世界大舞台,就理应对它加以更多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