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引发此次全球性经济衰退的“祸根”——西方房地产市场和金融市场的复苏前景仍很不明朗,导致全球金融市场动荡不定,经济复苏面临很多不确定因素。而全球制造业近来出现的较快复苏有望成为推动经济复苏的动力,有利于全球经济努力避免出现“双底”衰退。
随着几十年来世界经济格局和经济结构的不断变化,多年来制造业在世界经济的地位呈每况愈下之势,制造业产出在世界总产出中的比重已经不足1/5,与服务业尤其是与迅速膨胀乃至泡沫巨大的金融产业相比似乎明显处于“弱势”地位,以致被不少国家“看不起”,努力将其转移到别国为快。但是现代服务业包括金融业只能建立在现代制造业基础之上。从目前看,正是由于制造业已经迈开比较稳定的复苏步伐,才使不少经济分析人士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对经济复苏前景的担忧。
毋庸置疑,全球制造业在此次严重经济衰退中也受到不小的打击,大约在2008年底和2009年初的一段时间里处于低谷。但是,近来的许多数据已证明,制造业已经早于全球经济走出衰退谷底,并走上比较稳定的复苏之路,从而有望对经济复苏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一些主要经济体的情况均可令人感到谨慎乐观。今年1月份,美国的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已经从2008年12月的32.5迅速升至58.4。欧元区的该指数也从去年2月的33.6升至52.4。英国的该指数从2008年11月的35.4升至56.7。中国的相关指数也升至55.8。印度的该指数则已升至17个月来的最高水平。日本1月份的采购经理指数虽比去年12月份有所下跌,但仍达52.5,高于50这一衡量制造业扩张与收缩的分界点。
全球制造业的复苏除了得益于各经济体自身经济形势不同程度的好转,以及由此导致内需上升外,更得益于世界贸易的复苏和全球性需求的增长。以美国市场为例,2008年1月至11月,美国的商品进口达1.975万亿美元。而受严重经济衰退的影响,2009年同期的进口额则急剧降至1.413万亿美元。但也必须看到,2009年上半年的困难时期,美国的商品进口额大多在每月1200亿美元上下的水平徘徊,比2008年同期低1/3左右。而到2009年圣诞节前的11月份,进口已经回升至1420亿美元,与2008年同月的1518亿美元相比,差距有了明显缩小。欧元区情况也是这样,去年10月份和11月份的出口额均在1040亿至1050亿欧元之间,比年中时1020亿至1230亿欧元有了一定程度的恢复。从最近的数据看,欧洲和美国的工业生产尤其是新订货均出现较好的增长势头。比如,1月份美国的出口订单增长了4个百分点。同时,主要经济体的库存额也呈持续下降趋势。这表明,商品需求增长的恢复是全球性的。
全球制造业出现比较强劲的增长势头虽然可能称不上“一枝独秀”,但无疑是件好事。它将对经历了几十年来最严重衰退的全球经济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房地产和金融市场复苏缓慢乏力对经济复苏造成的不利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