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好消息也能让人们忧心忡忡。这是一个把外国人都给“镇”住的场面:一些中国游客像买菜一样疯狂购买奢侈品。有报道说,去年仅中国内地富豪就购买了全球1/4的奢侈品。对于全球的奢侈品品牌而言,中国客户成为既年轻又强大的消费群体。另有统计数字表明,有60%的奢侈品都是他们在国外购买的。很快,一些西方人士“表扬”说,中国将取代美国成为全球第二大奢侈品消费市场。
外国人可能还不完全清楚,在中国,享受“青菜萝卜”待遇的,还有豪车豪宅呢。人们对豪车的钟爱之情,在去年广州车展显现得淋漓尽致。据悉那次售出有劳斯莱斯、法拉利、玛莎拉蒂、兰博基尼等顶级豪车,成交价突破数千万元,而选购它们的并不是报道一般意义上的“成功人士”,富二代才是购买主力军。什么迈巴赫、法拉利、保时捷、宾利、劳斯莱斯、兰博基尼,统统被扫入富翁的“菜篮”。其中包括售价800万元以上的迈巴赫62,全球限量发行350辆的兰博基尼超级跑车,售价638万元的劳斯莱斯幻影6.7加长版,以及售价550万以上的宾利GT超级跑车等。去年国庆黄金周的楼市,富人更是上演了疯狂买楼的一幕,他们购买上百万元甚至几百万元的房子跟玩儿似的。 有目击者称:一位款爷买房,当有人问他月供款多少时,此人竟然说:“我还没顾上看呢。”而一旁的销售人员告诉他:“月供2.6万元。” 豪车豪宅在这些人眼里,不过是市场上的两盘“菜”。
将奢侈品消费喻为“买菜”, 真的很酷。不过,此举看似潇洒,但后果却很严重。富豪们可能对此观点很反感:我花我的钱,与你何干?该不是犯了“红眼病”吧?然而事实没有这么简单,一位评论人士称:中国人对奢侈品的需求加速增加,这是一个好消息。它反映出中国不少人的财富在继续上升,购买力在继续增加。但是这种购买力的增加,并不代表国家实力的相应上升。和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富豪并不是更富,而是比较喜欢炫富,所以才会对奢侈品有如此旺盛的需求。拼命购买奢侈品并不是本事,有本事的要能够自己制造出奢侈品,去赚人家的钱。
不过,上述说法的境界还是低了点儿。还是听听批判的声音吧——专家预计,中国奢侈品消费者最终将达到1亿人,与日本不相上下,也会成为全球最赚钱的奢侈品市场。经分析,中国的奢侈品消费者多数在40岁以下,他们主要追求的是个人奢侈。而在发达国家,主导奢侈品市场的是40岁到70岁的中老年人,主要追求的是家庭生活奢侈。这种对照证明中国还不是一个富裕国家。因为从财富积累的角度看,目前的中国消费带有明显的畸形色彩。与奢侈品热销的现象相辉映,奢侈的“连续剧”也在上演。有报载,北京一对青年在九华山庄举办豪华婚礼,轿夫抬着礼轿,8名摄像师现场直播,还出动直升飞机跟踪航拍。据说,这场婚礼至少开支100万元。江苏一位徐姓亿万富翁给妻子操办生日宴会,花费了20多万元。摆出99桌生日酒宴,每桌花费近2000元,鲜花花费6000多元,燃放焰火花费1万多元——真令世人振聋发聩。活着花钱如水,死了也要“得瑟”。云南省安宁市思邑村有一处国家级林场,当地富豪刘某的母亲去世后,刘耗资百万在国家级林场里建了一座占地0.2公顷的豪墓。这些奢侈“连续剧”,有的已经激起强烈民愤。
有识之士指出,奢侈品不是洪水猛兽,但也不是我们的“至爱亲朋”。要紧的是赶快终结“消费神话”,收紧国人的“节约神经”,使适度合理的消费转入正轨。众所周知,一件奢侈品的制造成本远远高于普通消费品,而且会加重环境污染,付出更多的资源。现在,一些发达国家正在兴起低碳生活,在瑞典连首相都不坐汽车改骑自行车了。而在我们这儿,哪怕是一位处长或普通商人,屁股都舍不得离开汽车车座。本人预测,“买菜”,很有可能成为市场流行语。尽管这种流行语很容易激起民族自豪感,但更大的可能是带来悲哀和遗憾。所以,对有些突如其来的“好消息”,要学会反着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