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4日,泰国山竹在湖州浙北大厦超市的售价依然是坚挺的18元一斤,1月1日东盟关税取消,并没有如湖州人想象的那样,使得东南亚水果价格马上回落。水果区一位负责人对此的解释是,受资源相对集聚等市场因素影响,进口水果的价格下跌会有一个软着陆的缓冲期,消费者要享受零关税,估计将在半个月后。
半个月时间不算长,消费者可以等,但是有些人早就迫不及待了。据湖州检验检疫局的统计,湖州市企业争搭东盟零关税首班车,元旦之后7个工作日内全市有8家企业办理了原产地业务注册登记并为出口货物申请了各种优惠原产地证书,检验检疫局共签发《中国-东盟自贸区优惠原产地证书》33份,涉及货物金额123万美元,相较于去年同期6份、13万美元增幅明显。
经贸冷暖企业先知
“东盟关税取消对我们来说可是个大利好。”湖州地区长兴华昌进出口有限公司是湖州市率先办理《中国-东盟自贸区优惠原产地证书》的企业,这家企业的产品经常出口泰国,但是以往由于关税等原因,其在东盟地区利润非常低。前来办证的企业工作人员说,“自贸区建立后,通关成本和运输成本都将大大降低,零关税的实施可以使出口企业在保持出口产品价格不变的前提下,降低当地代理商的采购成本,从而帮助企业打开新的市场或扩大原有的市场份额。企业借助自贸区建立的机会‘挺进’东盟,将是最佳时机。”
作为湖州地区各种优惠原产地证书的签发部门,湖州局自1月1日以来受理的咨询电话以及企业注册登记数量增加明显。据统计,湖州地区进出口企业共申请签发《中国-东盟自贸区优惠原产地证书》593份,签证金额1647.29万美元,而1月1日实施的零关税新政,对这些以东盟为主要出口市场的企业来说,绝对是一块香饽饽。
从湖州市的外贸出口情况来看,欧美市场是众多外企的主要市场,不少企业并没有意识到东盟市场的发展潜力。当欧美市场在金融危机下不断萎缩时,东盟市场的优势开始显现。特别是东盟零关税这项利好,涉及湖州钢管、纺织、家具等多个行业,这对湖州遭受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处在微利、无利甚至亏损状态的众多出口企业来说,调整产品出口区域、善加利用区域性优惠贸易政策,是拓展企业生存空间的有效方式之一。
进出口企业共享零关税红利
在大量企业准备争分夺秒抢占市场的同时,还有一些企业对“零关税”的消息颇为陌生甚至明明知道却并不“感冒”。
自贸区建立后,企业要想收获零关税红利还得先费一番周折,他们必须先取得“原产地证书”这把钥匙。但进出口商人围绕这把钥匙展开的博弈,却常常令他们错失零关税。有些出口商办证积极性不高,主要是因为不愿“为他人做嫁衣”——他们为出口产品办理签证,而直接享受零关税优惠的却是境外接收这批货物的进口商。因为这个原因放弃零关税红利并不明智,而且国内有不少出口企业通过谈判达到了与进口商共享零关税效益的双赢成果。
企业应抓住机遇开拓市场
显而易见,由于自贸区优惠税率的强大作用,货物进口商会优先选择从自贸区成员国家进口货物。因此,积极开拓自贸区市场是出口企业在当前国际贸易形势低迷的情况下谋生存求发展的一条重要途径。企业只有善用零关税政策,产品才能够在东盟市场上体现出价格优势,从而获得货物进口商青睐,因为“嫌麻烦”而不为货物申请原产地证书不应该成为享受零关税红利的障碍。
据了解,按照中国-东盟优惠原产地规则的要求,原产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产品的成分占其总价值的比例不少于40%;原产于非自由贸易区的材料、零件或者产物的总价值不超过所生产或者获得产品离岸价格的60%,并且最后生产工序在东盟国家境内完成。只要货物满足这些条件,并且在各国的降税清单内,凭借《中国-东盟自贸区优惠原产地证书》即可享受7000多种产品零关税的待遇。从生产实际上来看,湖州市进出口企业生产的大部分产品都符合这些规则,检验检疫部门呼吁还未充分利用自贸区优惠原产地政策的企业要抓住机遇,积极开拓自贸区这一新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