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查询网-电话:010-62993931

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中心2009年工作综述

点击数: 【字体: 收藏 打印文章 查看评论
 


  2009年6月9日,国家质检总局局长王勇(左二)、国家认监委主任孙大伟(左一)、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主任王凤清(左三)共同启动“认证认可与质量安全暨国际认可日”系列宣传活动。

  2009年3月19日,国家质检总局局长王勇(右一),在国家质检总局党组成员、国家认监委主任孙大伟(右二)的陪同下,到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中心考察工作。

  2009年,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中心按照国家质检总局和国家认监委的总体要求,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回头看”活动,根据“质量和安全年”相关要求,围绕中心任务,紧扣主题,突出重点,认可工作取得了新成绩。

  一、2009年主要工作进展

  (一)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

  自2008年10月至2009年3月,紧紧围绕国家质检总局“提升质检水平、服务科学发展”和国家认监委“科学监管、有效服务、夯实基础,全面履行认证认可工作职责”的要求,认真扎实地开展了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完成了学习实践活动三个阶段11个环节的各项工作。在学习实践活动中,共细化出42项、149条整改措施,对需要完成的各项工作进行了详细分解,明确了整改落实目标和时限。截至11月30日,整改工作进行一次自查,在整改任务149条中,累计完成91条,完成率61%。在整改落实“回头看”工作满意度测评结果中,群众满意率达到99%。

  在学习实践活动落实整改阶段,认可中心组织对认可本质和作用进行研究,在认真研究国际上有关认可本质与作用认识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国情特点,广泛征求相关方的意见,形成了《关于认可本质和作用的分析报告》,并于9月27日召开了合格评定认可高级研讨会。经过征集各方专家意见,于2009年12月形成阶段成果,并印发关于认可本质和作用的宣传册。

  (二)认真落实“质量和安全年”重点工作

  认可中心积极落实上级机关关于开展“质量和安全年”活动的各项部署,及时组织成立专门机构,制定实施方案。积极营造氛围,编辑“质量和安全年”简报22期。在网站上开辟“质量和安全年”专栏,发布相关信息近百条。

  在国家认监委的领导下,与委机关和认证认可协会联合举办了历年规模最大、层次最高的宣传活动———列入国家质检总局“质量和安全年”重大活动平台的“认证认可与质量安全暨国际认可日”系列宣传活动,并承办了国际认可日·中国论坛主论坛。国家质检总局领导出席会议并讲话;国际认可论坛(I?鄄AF)和国际实验室合作组织(ILAC)发来专门贺电表示祝贺。发放认可宣传招贴画8万余套,发送认证认可宣传册3000余册,收集院士和各方贺词85份,收集征文279篇。此次活动引起了强烈反响,中央电视台、新华社、中国新闻社、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经济日报、中国质量报、中国国门时报等各大媒体进行了广泛报道,掀起了“认证认可与质量安全暨国际认可日”系列宣传活动的第一个高潮,也标志着全国质检系统“质量和安全年”认证认可系列宣传活动成功启动。论坛举办期间及活动结束后,编制了多块宣传展板、国际认可日宣传邮册及大型画册《脚印》。

  积极落实列入国家质检总局“质量和安全年”重点工作“大力提高认可有效性”,取得较好效果。一是改进了认证机构认可风险分级管理和红黄线规定;二是针对近年来实验室认可数量发展较快等问题开展了《实验室认可速度、结构和质量》的研究;三是针对风险高的实验室和检查机构进行了非例行监督检查;四是研究解决了一批评审不一致的问题和简化评审方法的问题。

  (三)认可业务工作有序开展

  截至2009年12月底,累计认可认证机构123个,累计认可实验室3893个,累计认可检查机构165个。截至2009年11月底,获得认可的认证机构颁发的现行有效认证证书共244105张,暂停认证证书14747张,撤销认证证书30242张。

  新认可领域开展方面。完成信息安全管理体系认证机构认可制度的研发,并完成4家认证机构试点认可。医学参考实验室认可、实验动物评价认可、温室气体审定/核查机构认可及科研管理信息化平台建设等项目目前正在研发。

  在认可制度推广上有所突破。全国标准样品技术委员会发布的《国家标准样品项目管理程序》明确了对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标准物质/标准样品生产者(RMP)能力认可结果的承认和利用,并鼓励各标准样品生产者积极获取CNAS的RMP认可。CNAS RMP能力认可结果首获国家标准样品(RM)管理系统承认。

  与上海市卫生局合作,组织开展了2010年上海世博会医学实验室认可专项工作。2009年12月21日,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检验科和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检验科获得ISO15189认可,成为世博会医学实验室认可专项中首批获认可的两家医学实验室。

  (四)在防控甲型H1N1流感工作中积极发挥作用

  发挥在实验室生物安全方面的技术专长和优势,做好防控甲型H1N1流感工作:一是按照国家认监委指示,组织专家对已认可的相关生物安全实验室进行了专门核查或提前安排现场评审,及时向卫生、农业、检验检疫主管部门提供了26家安全合格的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为国家的防控工作提供了相关实验室的技术基础条件;二是积极参与甲型H1N1流感病毒实验室活动生物安全管理规范制定工作;三是响应国家质检总局号召,组织4名同志赴上海和广州口岸一线参加了国家质检总局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

  (五)完善认可约束机制,提升认可服务

  继续完善分级管理工作,截至10月31日,共对79家认证机构进行了分级评价,其中A级17家,B级57家,C级5家。进一步加强了信息通报管理工作,严格信息通报纪律。开展了小范围的具有认可市场监督性质的确认审核试点工作,先后派出4个工作小组,对16家获证组织实施了确认审核。发布新版“红线、黄线”管理办法,增强可操作性。建立长效机制,加强技术研究,解决评审一致性方面的突出问题。

  提升认可服务。进行了客户满意度调查,从总体上来看,2008年认可服务满意度指数88.34分,较上一年提高0.84分。

  (六)科技工作取得新进展

  2009年认可中心自立科研项目完成立项9项,完成项目验收5项。研究制定了两年期科技发展计划,编写了2002~2009《科技发展报告》和《科技成果汇编》。制定认可规范文件3项,修订认可规范文件两项。积极推进ISO9001:2008换版工作,顺利完成了等同采用ISO9001:2008新版国家标准认可转换政策研究及相关具体工作。11月9日,成功召开了首届科技大会,在认可中心内部营造了良好的科研氛围。

  (七)认真开展专项监督检查与申投诉工作

  专项监督检查方面。2009年针对认证机构派出21个评审组,900余人日,组织了对10家认证机构、3家分支机构、10家办事处的办公室现场检查,与地方局联合对12家获证企业现场实施了专项监督检查,暂停1家认证机构认可资格。对实验室和检查机构进行了专项监督检查,撤销了两家实验室和1家检查机构的认可资格。

  在投诉调查方面。截至10月底,共接到投诉18个,受理并组织调查15个。经调查,有5家实验室被暂停认可资格,两家实验室被撤销认可资格;有两家认证机构、两家实验室存在问题要求其认真整改;有4项对实验室的投诉正在调查过程中。对5家实验室进行了暂停资格恢复验证工作。

  行政稽查方面。承担国家认监委认证部专项监督检查工作,投入约1600个人日;承担认监委认可部专项工作,投入200多个人日;并进行了实验室和检查机构专项监督检查机制研究工作。

  (八)积极推进国际合作与两岸交流

  中国认可在国际组织的领导地位迈上了新台阶。10月20日,在国际认可论坛(IAF)第23届全体大会上,CNAS秘书长肖建华当选IAF副主席,体现了国际认可界在更高层次上对中国认可的信任。

  11月3日和4日,认可中心接受了美国FDA的严格考察。5日至13日,FDA对5家获认可实验室进行了严谨、细致的审核。通过系统的考察,FDA考察团对中国的认可制度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表示要长期与中国认可机构合作,对于认可机构对获认可实验室良好的监督和管理实效建立了信心。

  2009年3月与印尼国家认可委员会签署了技术合作谅解备忘录。赴俄罗斯访问,为中俄检验计量标准及实验室认可工作组第七次会议做了积极的准备。积极推进中国大陆大闸蟹输台问题的解决工作;为使两岸认证认可合作工作制度化、常态化,按认监委要求,2009年7月6日至10日在成都承办了两岸认证认可研讨会。9月,王凤清主任率团访问了台湾,加强了两岸认可合作。

  截至2009年11月,认可中心共接待10多个访华代表团,接收、答复各类组织机构对认可实验室的问询300余件,为我国出口产品获得国外承认提供了帮助,促进了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

  截至2009年10月底,共新签署ILAC-MRA使用协议401份,目前签署该协议的机构已达2567个。

  (九)积极做好委员会工作

  全体委员会、专门委员会以及各专业委员会会议制度和沟通机制基本建立。目前全体委员会、6个专门委员会、3个技术委员会下设的33个专业委员会委员人数超过900人。

  2009年,两次对最终用户委员会通讯委员单位及部分委员单位进行问卷调查和现场走访,反馈问卷46份。调查显示,委员们肯定了认证在提高企业内部管理水平、有效保证产品质量、提高并赢得客户和市场信任、为政府和社会采购以及产品进入国际市场等方面发挥的积极作用。通过调查,委员们反馈了目前在认证审核等方面存在的不足和问题。这次调查了解了委员对我国现行认证认可制度的意见和期望,为做好2010年工作提出了很好的建议。

  (十)大力加强自身建设

  一是完善体系运行。2009年8~10月,对内部质量管理体系进行了一次全面而深入的内部审核,结果证明,管理体系基本稳定并满足审核依据的要求。12月举行了管理评审会,形成了7项管理评审措施,以此不断完善和改进认可体系。

  二是加快信息化建设步伐。组织实施了全新业务系统开发,初步完成需求调研;不断改进和完善现有两套业务系统;在已完成调研方案基础上,正式启动电子文档系统开发工作;加强网站建设,2009年1~10月,网站访问量超过54万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长24.7%。

  三是加强队伍建设。2009年,新聘人员35人,面向认可中心内部人员进行各类培训17次。

  加强评审员管理与培训。截至2009年11月15日,新聘各领域评审员481人次,新聘技术专家96人次。设计评审员队伍建设方案,明确了建立带岗评审队伍的工作思路,制定了坐班评审员的政策,强化了专职评审员管理的制度。加强评审员管理制度的完善,初步设计了认证机构评审员需求分析系统的方案,起草了认证机构评审员培养管理方案。共举办认证机构评审人员培训班10期,培训各类人员共计300余次。与培训合作方配合,首次将认证机构评审员初始培训班社会化,拓宽了参加培训学院的渠道。组织了10个培训课程的研发。

  四是加强班子建设。加强学习,切实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进一步增强决策的民主性和科学性。11~12月,分别召开了班子与中心四个层级员工的座谈会,收集了大量意见、建议,并在12月30日召开了专项工作总结会,通报了班子对主要问题的反馈意见。不断改进领导作风,严格落实各项制度,推进班子执行力,班子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进一步增强。

  五是加强党组织建设和廉政作风建设。9月23日,召开党委、纪委成立大会,选举产生了中共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中心第一届委员会和纪律检查委员会。认真学习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开展纪律教育月活动,加强党建工作,贯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进一步完善党内监督机制,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

  六是加强综合管理和服务工作。2009年计划工作实施良好,截至11月30日,综合计划完成率约为94.7%,会议计划完成率约为71%,培训计划完成率约为80%。

  加强财务管理,被评为质检系统2008年度企业财务会计决算工作先进单位,获得国家质检总局的通报表彰。按照国家质检总局的相关要求,积极开展了“小金库”专项治理工作。

  加强宣传工作。截至2009年第三季度,认监委网站采用认可中心信息25条,国家质检总局关于认可中心的报道共计10条,中央级媒体刊发认可中心稿件十几篇;配合认监委策划了医学实验室认可专题宣传。

  总体来看,认可工作在2009年保持着良好的发展态势,但是认可工作面临的一些深层次问题依然存在:认可的速度、结构与质量发展还不够协调;认可风险管理机制还不够健全;认可评审监督机制还不够完善;评审资源紧张现象在各个业务领域均不同程度存在;基础建设与能力需求还不相适应。这些矛盾和问题还有待进一步解决。

  二、2010年重点工作

  2010年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中心将按照上级要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一步推进我国认可事业持续向前发展。

  (一)加强战略研究,明确工作方向

  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紧紧把握认证认可工作发展趋势,关注国家宏观布局和战略重点,找准同国家政策和行业发展的结合点和切入点,根据国际合格评定领域发展的最新态势,结合国家对重点领域和重点产业的发展要求,适时启动认可工作“十二五”规划的制订工作,积极跟踪研究国际上新兴的认证认可制度。

  (二)加强制度建设,完善认可体制

  学习国外先进经验,结合我国实际情况继续研究和改进认可与评审制度。根据认可发展状态,进一步加强认可速度和质量的协调发展,提高认可的质量和有效性。重点开展认可发展速度、结构、质量、效益分析与控制机制研究,实施整体规划、分步推进的原则,设定远期目标和阶段性目标,形成常态化机制。处理好改进现有制度与开发新制度的关系。

  (三)强化监督检查,创新工作机制

  适应认证认可的发展形势,认可约束的措施需要进一步完善,效果需要进一步增强。从认可工作的角度开展行政监管、认可约束、行业自律的互动机制研究。加强服务意识、态度、条件、机制建设。

  加快实施确认审核的工作步伐。不断完善认可风险分级管理机制。充分发挥最终用户委员会作用。加强风险控制机制。

  (四)加强国际合作,做好2010年IAF和ILAC联合年会承办工作

  2010年10月,国际认可论坛(IAF)和国际实验室认可合作组织(ILAC)联合年会将在上海召开。作为承办方,认可中心将精心准备,为联合年会的召开提供高质量的服务,并利用这个难得的机会和平台,充分展示中国认可的良好形象,切实扩大中国认可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五)加强队伍建设,提高服务水平

  着力加强队伍建设,优化技术和管理人员的结构,深化评审人员的管理措施,强化专职评审员队伍建设。全面建立和完善中心岗位聘任模式,控制人员引进过程,严把人才引进质量关。加强培训工作的统筹规划和管理,改进监督考核,强化责任机制和激励机制。加强人才培养计划研究,在专职评审员队伍建设上取得新突破,不断改进工作作风,进一步提高认可评审的一致性和有效性,进一步提升认可服务的水平。

  (六)加强信息化工作,提高工作效率

  开展信息化建设大会战,整合形成统一的认可业务信息化系统,做好档案电子化工作以及办公自动化系统开发工作。围绕工作重点,及时开展信息采集和整理工作,做好数据和信息综合分析工作。

  (七)加强认可宣传,营造良好环境

  加强本质定位与效果作用的正面宣传,宣传认可的作用以及所取得的成绩。加强同各类媒体的合作,开拓渠道,加强策划,突出重点,做好宣传工作。组织开展以“全球承认”为主题的“2010年世界认可日”活动。

  (八)加强文化建设,创造良好氛围

  加强大局意识宣传和贯彻工作,树立正面典型。加强管理知识和沟通技巧培训,创造良好工作氛围。发挥党组织、共青团、工会等组织作用,改进俱乐部管理,积极组织活动,活跃职工文化生活,提高认可中心凝聚力、向心力和战斗力。适时邀请专业公司对认可中心文化建设进行“诊断”,本着突出重点和循序渐进的原则,不断推进和加强认可中心的文化建设。

作者:刘春潮 来源:中国国门时报 发布时间:2010年01月07日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内容
用户信息中心
本月排行TOP10
  • 还没有任何项目!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管理登录
Copyright ©2010 - 2015 北京中标金质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电话:010-62993931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后屯南路26号专家国际公馆5-20室
备案编号:京公网安备11010802008867号 京ICP备09034504号 新出发京零字第海1403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