耗资5000万元、新建才一年的南京汉中门大桥,被发现有30多根栏杆裂开了口子。更有意思的是,接到投诉后,施工单位竟连夜用胶水将裂口糊上了。近日引起广泛关注的南京汉中门大桥栏杆开裂事件,再次引发了全社会对工程质量的大讨论。
见过糊弄人的,但像南京这么“糊弄”桥的,或许还真不多见。大桥上那一个个欲盖弥彰的“伤疤”,除了让人们惊叹“豆腐渣”工程登峰造极,怒斥其为“桥裂裂”、“桥糊糊”、“桥粘粘”之外,更让人们看到了质量意识的裂缝。
一个建成使用仅仅一年的大桥,就出现如此明显的质量问题,无论如何都有点说不过去。如果大桥改造建设本身并非什么技术性难题的话,质量问题的出现从根子上反映的是质量意识的淡薄。只是质量意识如果裂开了口子的话,恐怕不是胶水能够糊得住的。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就在大桥工程的围栏上,“高标准,严要求”、“质量重于泰山”、“质量是安全基础”等标语就挂在极其醒目的位置,难怪有网友感叹并气愤地说:“就这样糊弄百姓的劣质工程,这些标语写在这里简直是莫大的讽刺!”
或许对于某些人来说,这些标语仅仅只是标语,其传达的质量意识并未深入其内心,更未转化为保证工程质量安全的实际行动。如果质量意识被高高挂起,没有深入内心并变成实际的行动,再多的质量标语也只会像摆设一样挂着,被人视而不见。
更具讽刺意味的是,今年6月,汉中门大桥改造工程刚刚获得了“2009年南京市市级优秀工程勘察设计二等奖”。评选只是对施工设计图纸进行评奖,并未实地勘查过大桥的质量。更有甚者,按照要求,施工项目竣工验收交付使用一年以上才具备评选资格,而汉中门大桥参评时竣工未到一年。
如此轻率地对一个工程予以表彰,除了奖项的儿戏外,评奖者质量意识不强同样清晰可见。如果不是质量意识淡薄,就应当明白,质量的奖项只有经过严标准、高质量的审查,确认确实质量过硬才能授予,闭目评奖只会沦为笑谈。
百年大计、质量第一。这句耳熟能详的口号不仅是一句口号,更重要的在于唤醒全社会的质量意识。只有质量意识增强了,才会将这种意识变成作讲质量、重质量、要质量、有质量的行动,才会诞生质量过硬的精品工程。
从上海的“楼倒倒”、成都的“楼歪歪”,到南京的“楼脆脆”、北京的“墙脆脆”再到山东的“楼垮垮”和如今南京的“桥裂裂”、“桥糊糊”、“桥粘粘”,一个个工程质量事件无不提醒着我们,要保证工程质量,真正需要弥补的,是质量意识的裂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