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了解,近年来,美国、加拿大、日本等国以对食品从农田到餐桌的生产经营全过程都实行管理为主线,以保护国民健康为第一先决条件,并相继出台了《食品安全法》。相对而言,目前中国的食品法律法规体系却无法覆盖食品产销的全部过程。因此,加强农产品的监测和认证显得尤其重要。
据农业部透露,2004年,在国家认监委实施的农产品认证专项检查中,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农产品的市场抽检合格率为100%。2004年,全年蔬菜中农药残留平均合格率比“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实施之初的2001年提高了29.2个百分点。畜产品中“瘦肉精”污染是人们非常敏感的话题,在2005年的前三次例行监测中,全国37城市蔬菜农药残留监测结果,平均合格率为94.2%,20城市畜产品中“瘦肉精”污染平均合格率为97.8%。这一切都表明,“无公害行动计划”的实施和各项监管措施的落实,有效地推动了农产品从农田到餐桌的全程管理,治理了污染,提高了质量,保证了消费安全。
但是,不可否认,面对日益增长的市场消费需求,发展绿色食品依然存在不少问题,特别是与发达国家比较,我国食品行业的差距更是显而易见的,这不仅包括食品本身质量不符合要求带来的安全问题,也包括食品生产环境恶化、合格食品数量相对不足带来的安全问题,还包括食品制造、检测、运输、仓储、销售过程中存在安全隐患,以及配套政策不完善、监管不力等带来的一系列安全问题。
因此,我国食品业急需转变发展模式,从源头上为食品工业输送清洁、无污染的原料。随着人们食品安全意识的提高和需求的增大,我国优质农产品的生产和市场供应目前还远远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特别是通过认证、有质量保证、有品牌形象的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农产品数量少、比重小。目前,我国已被认定的无公害农产品种植业产地面积仅占耕地总面积的10%,认证的无公害农产品总产量仅占农产品总量的6.2%。绿色食品除了个别种类产品占同类产品总量的比重较大以外,大多数产品只占总量的1%~1.5%。因此,从消费需求看,只有加快发展“三品”,才能不断增加有效供给,与城乡居民快速增长的安全优质消费需求相适应,实现增进消费者健康安全的基本理念;从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要求看,需要通过发展“三品”,才能发挥更大的产业带动作用;从“三品”自身发展规律看,只有加快发展速度,才能进一步提高市场占有率,增强品牌影响力,与打造整体品牌形象的要求相适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