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忘记比记忆更明智
随着年龄的增长,世人多为自己的记忆减退而烦恼,也对一些记忆惊人的年轻人羡慕不已。的确,人人都希望自己有个好记忆。但是,有些时候,有些事情,忘记比记住更好。
据说,南非前总统曼德拉在被关押了27年之后出狱并重新就职。在宣誓就任总统的典礼上,他邀请了曾经看守他的三名狱警,并向他们致谢。尽管这三名狱警并不曾友好地对待他,甚至还虐待过他。在大家不解的目光中,曼德拉发出了这样的感慨:“当我走出囚室,迈过通往自由的监狱大门时,我已经清楚,如果自己不能把悲痛与怨恨留在身后,那么我其实仍在狱中。”
不管此事是否真实,这位总统的那句感慨,都令人深省。他说出了人类的一种通病:对自己的不幸总是记住不忘,怨恨别人,而且耿耿于怀。这样想的结果,“其实仍在狱中”。给心灵加上了一道人为的紧箍咒,并把咒符的控制权交给了别人,既不利于向前看,也不利于健康。
世间有两种牢狱,一是有形的,高墙铁网,身陷其中;二是无形的,没有围墙,但把心灵困在了其中。前者是因为违法犯罪被依法逮捕入狱的,是强制执行的;后者是个人作茧自缚,自投这个无形的罗网。人们不希望有更多的人坐牢,国家更是采取多种措施力求减少犯罪。但是,对于心灵陷入无形牢狱的人,则很少有人关注。其实,这后一种人比前一种人的人数多得多,他们在思想上承受的煎熬也并不比前者差。人如果长期陷入怨恨和失衡的负面情绪中不能自拔,当然只能是自作自受,但是,给社会、家庭、本人带来的损失是相当大的。人呀!何必总是“计量”自己记住了多少烦恼和怨恨呢?
懒惰与勤快的辩证
有个看似反常的现象:猛兽大部分时间是慵懒的,而羚羊、野鹿等草食动物都是勤快的。人类社会也存在着相似的现象。在胡宗南奉蒋介石之命大举进攻延安的时候,中央机关的人员心急火燎,毛泽东处理完军务后,还不慌不忙地点燃了一支烟;在淮海战役打得最激烈的时候,邓小平还在下棋。这真是:王者坦然!那些整日伏案苦读、紧紧张张开夜车的学生,较少考上一流大学。相反,那些会玩、会学而且“不太用功”的学生,不仅能考上大学,而且容易成功。市场上,奔波忙碌的人,一般赚不到大钱;不慌不忙、稳操胜卷的人,往往成为大老板。一个称职的大企业的董事长,他绝对不干总经理该干的事,更不干中层管理人员该干的事,只是一心谋划投资项目和用人决策。一个人成功与否,并不完全取决于他付出了多少,而在于他会“计量”付出与收获的比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