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是厦门口岸进口铁矿的首要来源地。据厦门检验检疫局统计,2006年~2009年10月,厦门口岸进口铁矿总量达379批1666万吨,货值22.63亿美元。其中,进口印度铁矿231批、855万吨,货值7.96亿美元,分别占总进口量的60.9%、51.3%、35.2%。
从货物质量看,厦门检验检疫局自2006年到2009年10月累计检出不合格进口铁矿228批、904万吨,货值9.13亿美元,批次、重量、货值不合格率分别为60.2%、54.2%和40.3%。其中,经检验不合格的印度铁矿达157批、544万吨,货值5.4亿美元,不合格率分别为67.9%、63.6%和67.8%,约占所有进口不合格铁矿产品批次、重量、货值的68.9%、60.1%和59.1%。印度铁矿进口不合格数量大、不合格率居高不下,质量堪忧。
据检验检疫部门分析,目前进口印度铁矿石总体存在三个质量问题:一是品位下降。印度铁矿的铁含量多在62%~63%,60%以下矿种逐渐增加,主要指标铁、水分、二氧化硅、粒度、三氧化二铝、磷、硫不符合合同要求。二是夹带杂物。主要有生活类杂物和非铁矿类杂物。三是重量短少严重。经常出现数量短少超标问题。
印度探明铁矿石的资源量为252.5亿吨,其中可开发的基础储量为177.1亿吨,居世界第6位,约占全世界总量的6.8%~7%,属于铁矿石资源较丰富的国家之一。由于历史的原因,一直没有得到大规模的开采,矿山规模大的也只是年产几百万吨。印度矿山的大量开采则是近年来随着全球钢铁工业的复苏,特别是中国钢铁工业的高速发展,印度小矿山如雨后春笋般地出现,生产的铁矿石就地销售出口。这些小矿山质量管理落后,为图经济利益,有的在矿石中掺杂大量的非铁矿杂物,有的以低品位矿石冒充高品位出口。此外,印度的基础设施不健全,高速公路有限,最大的港口仅能停靠承运6万吨的矿石船,印度矿石的国际物流成本很高。
印度出口铁矿石80%流入中国。由于国际市场价格猛涨,部分钢铁企业为抢到货源,不仅追求货单数量,忽视原材料质量,甚至还提前向供应商开具信用证,最高支付值达全货单的100%。一旦发生不合格事件对外索赔时,供货商已拿到全款而不承认检验结果,或以停止供货拒绝赔付,国内进口商无法挽回损失。
为确保铁矿石质量安全、避免损失,厦门检验检疫局建议相关企业:一是选择规模较大、资信较好、质量管理体系完善的供货商作为商业伙伴,从源头上确保产品质量;二是签订合同前,要了解矿石的来源,掌握矿山的品位基本情况,并在合同中注明矿山名称;三是要谨慎签订合同支付条款,规定在到货检验合格后再支付货款,以免品质不合格导致索赔困难;四是在合同中订立装运前检验条款,要求指派中国检验认证集团等第三方检验机构在装货港进行装运前检验和监装,确保装船货物质量。